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生本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高中物理教師在傳統教學方式的框架中,不斷實現對教學方式的創新。高中物理是一門比較難的科目,物理知識的概念比較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夠掌握全部的概念,就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物理知識的運用。混合式教學強調多種教學方式并舉,將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以及現代化信息技術有機結合。本文秉承著推陳出新的教學態度,嘗試以混合式教學方式開展高中物理教學,希望通過混合式的教學形式,能夠改善高中物理課堂沉悶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運用物理知識的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物理;混合式教學
一、 前言
高中物理課程主要是想通過對物理問題的探究,培養學生必備的物理知識,滿足學生不同的物理需求。高中物理教學大綱明確提出,高中物理教師應該要在物理課程中運用信息技術,并且提倡在物理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混合式教學方式,但是就目前來說,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教學現狀依舊不盡如人意。本文側重探討物理核心素養的教學現狀,探討基于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物理混合式教學方式。
二、 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教學現狀
(一) 教學方式落后
盡管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但是現階段依舊有很多高中物理教師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由于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一個教師通常要教幾個班級的物理課程,而教學的時間相當有限,所以教師不能與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與互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趕教學進度,將知識往學生的腦子里灌,而不是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這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積極參與到相關的學習過程中去,極大地降低了高中物理知識的教學質量。高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相當有限的,教師不能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導致學生無法在教學過程中掌握物理知識。
其次高中物理知識的概念性比較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是能讀懂物理知識的概念,卻不懂物理知識的原理與內涵,這導致學生經常在做題的時候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對物理概念的實際運用效果。
(二) 學生的實踐能力比較低
由于受到傳統的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于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如果不太理解物理知識的概念,這就會形成一個學生似懂非懂,迷迷糊糊的惡性循環,導致學生的物理成績總是上不去。
其次高中物理教師忽視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高中物理教學中有很多需要做實驗的內容,但是這些內容也主要是由教師單方面做實驗,展示給學生看,然后為學生補充相關的理論知識。這導致學生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物理的基本知識,但是輪到學生去實踐的時候,學生不會運用相關的物理知識去做實驗。學生的實踐能力非常缺乏,嚴重影響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效果。
三、 高中物理混合式教學的注意事項
(一) 不能喧賓奪主
雖然經過研究,混合式學習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學習效率。但是混合式教學方法最終是為物理教學課程本身服務的,教師不能將重心放在教學方法上,而是要將重心放在教學目標上。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白混合式教學方式不是重點,重點是讓學生掌握高中物理知識,如果教師顛倒這二者之間的關系,就會導致浪費時間與精力,學生也沒有學到物理知識的結果。
(二) 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建設,現階段絕大多數高中都已經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信息技術發展迅猛,各種新型技術層出不窮,這些新型的技術運用到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能夠讓理論知識的教學變得生動形象,另一方面新型的信息技術往往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愛上學習。所以高中物理教師應該要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 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
教師想要充分的運用混合式學習方式,就必須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有很多教學方式都是比較適合高中生的,比如翻轉課堂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項目學習法等等。教師應該要根據物理教材,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只有用對了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效率才會大大地提高。
四、 基于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物理混合式學習研究
(一) 變被動為主動,實現學生主體地位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生本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采用混合式教學方法的根本目的是要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滿堂灌的現象,要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教師作為物理教學的引導者,要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引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比如在學習速度快慢的描述的時候,教師可以傳統教學模式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相結合,引導學生在課前結合初中階段的物理知識與實際的生活情況,對動作快慢的描述進行一個全面的預習,并且在教材中勾畫出自己不太明白的地方。然后在教學課堂上,教師利用多媒體帶領學生將知識過一遍,側重于幫助學生講解課前留下的問題,幫助學生內化知識,答疑解惑。這樣一方面教師能夠將學習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另一方面師生之間深入的交流與溝通往往能夠拉近師生的關系,能夠讓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大膽找老師詢問問題。
或者是教師采用課前五分鐘預習的方法,讓學生利用五分鐘的時間進行自學,在自學過程中,教師密切觀察學生的學習進度,適時的給予學生啟發和引導,在自學之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享與交流。這樣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 講授與合作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傳統的高中物理課堂通常是以教師講授為主,而新課改背景下的課堂,更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在新課程改革逐漸深入的過程中,高中物理老師不能一下子摒棄傳統教學方式,而是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與傳統方式結合起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學生也需要有一個逐漸轉變的過程,只有在這個過程中重視講授法的運用,在教師講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通過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學生在小組內部相互學習,往往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比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講解課程之前,為學生準備好相應的玩具小車、光滑的木板、帶有摩擦的木板,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學生一邊做實驗,一邊觀察實驗的結果,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動手感受一下。然后進行思考,為什么小車在光滑的木板上運動速度快,而在凹凸不平的木板上摩擦運動速度慢,如果一個木板是絕對光滑的話,小車的運動會停止嗎?學生在動手操作之后,往往會在討論的過程中盡情發表自己的看法,做出更多的假設。然后教師再對牛頓第一定律進行講解,這樣既可以解開學生實驗中遇到的難題,又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質量與效率。通過這種方式,教師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 運用多媒體技術
高中物理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采用微課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拍攝微課視頻,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攻克物理教學的重難點,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幫助學生預習、復習,加強學生的記憶。
五、 總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高中物理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是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只有以學生為主導,以多媒體技術為輔,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切實提高高中物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曲桐.基于混合式學習的高中物理教學策略的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7.
[2]廖慶天.混合式學習理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
潘建峰,浙江省湖州市,浙江省湖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