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強



摘 要:傳承紅色基因意義重大,山東商務職業學院結合實際,依托具有區域特色的膠東紅色文化資源,認真高效的實施紅色文化傳承工程,通過打造紅色教育基地、紅色文化進校園、推進紅色文化進課堂等工作,推進紅色文化傳承研究,探索傳承紅色基因的培養模式,不斷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紅色基因;思想政治教育;膠東紅色文化
一、工作背景
紅色基因是我黨在長期的革命戰斗和新中國建設中煉成的優秀品質和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植根與于先烈們用鮮血染紅的泥土中、傳承于英雄人物用行動譜寫的事業中的一種革命精神的傳承。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強調傳承好“紅色基因”、發揚革命精神的重要意義。
中共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在全省教育系統實施紅色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魯教工委字[2019]2號)文件要求進一步加強全省各級各類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四個自信”,山東商務職業學院結合實際,依托具有區域特色的膠東紅色文化資源,認真高效的實施紅色文化傳承工程,探索傳承紅色基因的培養模式,不斷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傳承紅色基因的經驗做法
(一)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
學校成立以黨委書記、院長任組長,黨委副書記和分管教學、科研和教輔的副院長任副組長,宣傳部、思政部、學生處(團委)、基礎教學部、組織人事處、教務處、科研處、安全保衛處、圖書館、公寓管理中心等部門負責人和各系部黨總支書記任成員的領導小組,統籌指揮紅色育人工程各項工作開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宣傳部,負責協調、調度紅色育人工程工作運行。制定《山東商務職業學院紅色育人工程實施意見》,《意見》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主題,以膠東精神這一“紅魂”為主線,以建立紅色基地、研究紅色文化、開設紅色課程、建設紅色場館、組織紅色活動、打造紅色典型為載體,在學校人才培養中實施紅色育人工程,實現全程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紅色工程工作目標,助力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建設紅色場館,打造育人基地
打造特色“紅色場館”——山東商務職業學院黨性教育基地。在充分挖掘膠東紅色文化資源的基礎上,學院黨委著力將展館打造為全校黨員和師生的黨性教育基地,使之成為加強紅色文化教育新基地、團結師生的新載體、凝心聚力的新堡壘。基地建設為三層,占地面積500平方米,于2019年10月完工投入使用。
(三)紅色文化進校園,帶動紅色新輸出
學校依托“十進一核心”商務學子核心品質培養工程,重點推進紅色革命文化“進校園”活動。精心挑選紅色文化進校園內容和形式,不斷提升紅色文化進校園質量。
(1)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劇——《英雄膠東》
2018年6月12日,學院音樂廳迎來了由煙臺市歌舞劇院帶來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劇——《英雄膠東》,演出以歌頌“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英雄的戰士”為主題,表現了賦有“忠誠堅定、不畏艱難、敢為人先、無私奉獻”光榮傳統的膠東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為商務學子上了一堂震撼心靈、生動感人的思想政治課,激發了商務學子傳承膠東紅色基因的歷史使命感,營造了濃郁的紅色育人校園文化氛圍。
(2)“聲韻悠長”朗誦音樂會
2018年9月28日,舉辦“聲韻悠長”朗誦音樂會,活動由煙臺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煙臺市朗誦藝術家協會承辦,山東商務職業學院思政部協辦,通過朗誦藝術的形式,傳承紅色基因,針對全校師生進行一次極具觀賞性的愛國主義教育。
(3)成立膠東紅色文化大講堂
建設“膠東紅色文化大講堂”,大講堂是由我校獨創的特色系列講座,致力于宣傳紅色文化,讓大學生和社會聽眾能從老一輩共產黨人那里繼承革命精神和堅定信仰,立志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膠東紅色文化大講堂”的主講人都是膠東知名紅色文化研究專家、老一輩共產黨人代表或者本校優秀教師代表。通過他們的講述,讓大學生和社會聽眾重新了解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真切感受老一輩共產黨人的艱苦奮斗歷程。此外大講堂主題涉及十八大、十九大以來歷次全會精神、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兩會”精神、“五四”精神等有關國家大政方針和政策法規的知識內容。
(四)堅定“四個自信”,推進紅色文化進課堂
(1)將紅色文化教育納入思政課教學
切實提高紅色文化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通過理論凝練、課堂講授、系統學習和實踐教學,讓學生了解紅色文化,深刻領會歷史和人民為什么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實現了國情教育,省情教育與地方文化教育的有效結合,在講好“中國故事”“山東故事”的同時講好“煙臺故事”,充分發揮高校在地方服務和弘揚地方文化中的獨特作用。
(2)開展豐富多彩的“紅色文化主題”思政課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一種切實提高紅色文化教育時效性的教學方式,為加深同學們對于紅色文化的認識和理解,組織“品讀紅色經典征文比賽”、“紀念改革開放70周年征文比賽”、“膠東紅色文化知識競賽”、“紅色文化話劇比賽”等活動,切實提高了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的實效性。
(3)發揮思政類學生社團在紅色文化宣傳中的帶動作用
充分利用思政類社團—知行社在宣傳紅色文化中的獨特作用,激發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興趣,提升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大學生提供學習、宣傳的平臺,通過社團成員的成長,帶動一批學生、輻射身邊學生、影響全校學生,讓紅色文化宣傳成為全校上下都重視的一項工作,充分發揮大學生朋輩引領的作用。定期舉行理論學習、專家講座、基地教育、志愿活動、三下鄉活動等主題活動和社會實踐,為紅色文化宣傳提供了實踐基礎,提高了紅色文化宣傳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