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要】在目前高教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研究出一套以應用技術型高校現實基礎為起點,突出職業能力教育,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為指導,以達到培養復合型日語人才為目的的旅游日語課程職業能力培養模式,并在具體的職業方向教學中進行實踐是旅游日語教學的重中之重。本文嘗試從職業能力培養的現狀及改革方向進行思考,力求設計更加合理的職業能力培養模式。
【關鍵詞】旅游日語;職業能力;評價標準
一﹑引言
自2014年起,國家教育部已經明確高教改革方向,推動一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建立中國高等學校的分類體系,鼓勵一部分高等院校轉型為應用技術型高等院校。此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的是技術技能型人才。可見,未來轉型中的應用技術型高等院校中,職業能力培養將會是改革戰略中的關鍵詞。職業能力是指個體將所學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在特定的職業活動或情境中進行類化遷移與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職業任務的能力,是人發展和創造的基礎,也是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戰略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
二﹑當前旅游日語職業能力培養及研究現狀
如今,蓬勃發展的涉外旅游市場已經成為眾多外語專業人才的就業趨向。從目前的日語就業市場需求來看,社會上需要純粹的日語文學和語言學的工作較少,需要的是與其他相關學科相結合培養出來的具有職業能力的日語人才。因此,目前全國各高校非專業日語課程開設除了英語專業的二外日語之外,還包括旅游日語、酒店日語等相關課程,其目的是實行“日語+專業+職業能力”的培養模式。然而,從目前絕大多數旅游日語方向的課程設置及教學實踐來看,絕大部分只注重了學生日語專業知識的培養,并沒有建立把專業知識教育和職業能力教育結合起來的培養模式。例如,缺乏“復合型日語人才”的明確“培養目標”;課程設置中普遍缺少“相關專業知識”的課程;教學內容和教材知識結構單一,長期規劃不足,與社會需求差距較大;教師本身的職業能力教育意識和實踐能力欠缺等。以上種種弊端都造成了人才培養與市場不對接的扭曲局面。由此可見,改革傳統的日語課程教學模式,建立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主要目標的新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國內已有學者在探索科學的日語職業能力教育模式。然而現有的研究存在以下問題:其一、內容只是提出方向性的引導,沒有進行具體的、系統性的培養模式構建;其二、期望通過單一的課程設置改革來解決問題;其三、職業能力評價標準有待完善;其四、缺乏對日語市場需求及畢業生職業實踐的大面積跟蹤調查。
三﹑關于職業能力培養改革方向的思考建議
關于職業能力的培養,杜威的“五步教學法”中提出:(1)需要有一個真實的經驗情境;(2)需要產生一個真實的思維刺激物;(3)必須占有知識材料,從事必要的觀察;(4)有條不紊展開解決問題的方法;(5)有機會驗證其觀念的有效性。也就是必須在教育和職業界建立一種新的伙伴關系,以滿足在教育與產業部門以及其他各個經濟部門之間形成協同作用的需要;以促進一般能力、職業道德、技術的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針對畢業學生的職業實踐做大規模的跟蹤調查
通過電話聯系、網絡調查的方式回訪畢業學生,了解畢業生的工作現狀、對就業的看法及其工作中職業能力需求的真實情況,征詢他們對學校人才培養方式的評價、滿意度及建議,客觀地了解在人才培養方面的薄弱之處。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為建立適應市場需求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提供參考。
(二)完善日語職業能力評價標準
日語職業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內容:能夠適應日語職場工作需要的語言能力、社會語言能力、語篇能力、策略能力;課題完成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及學習能力。現有的研究成果中、日語職業能力評價基準以國內外《日語課程標準》中的測試與評估標準為基礎,從“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對日語職業能力進行了設定。此設定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夠對職場上日語的應用能力進行評估。但此評價標準未能體現跨文化交際方面的能力,且缺乏實證考察下市場需求方和職業實踐方的事實依據做支撐.
(三)提高師資水平
目前從事旅游日語教學的教師大多畢業于專業語言高校,對旅游行業的情況并不熟悉,更加沒有旅游行業相關從業背景,教學缺乏專業針對性。高校必須對旅游日語的任課老師進行旅游服務專業培訓,增強授課水平。同時積極引入社會化師資,邀請經驗豐富的日語導游或領隊來校進行實踐環節教學,促使學生掌握旅游日語導游服務能力。
(四)設計合理規范的課程體系
旅游日語課時通常較少,一般為32~48課時,然而受傳統外語教學模式影響,教學過程中片面強調學習基礎語法知識,學生在課程結束時仍依然無法無法從事日語導游與解說服務。因此,改革的當務之急是改變傳統的教師講述式的教學模式,應加強鍛煉學生的講解服務能力。采用小組合作,交互式教學模式,將旅游日語教學情景融入到課程中,側重培養學生日語會話能力,使學生在課程結束后能夠直接進行日語導游服務。例如,在模擬送機服務的教學情景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定具體場景,分配角色和任務,讓學生在聽說為主的氛圍中將送機服務的相關內容反復磨練及消化。模擬教學情景的創設,能有效地實現交互式教學在旅游日語教學中的應用,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位置,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旅游日語教學中來,從而提高旅游日語課堂教學效率與效果。
四、結語
目前我國的日語導游人才還比較缺乏,特別是一些把旅游業作為重要產業的地方省市,更是急需包括日語導游在內的小語種導游人才。關于日語職業能力的培養模式,尤其評價基準及模式構建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時間和社會需求的檢驗,其具體性、科學性、可行性和實效性還需要進一步證實、完善。今后筆者將對旅游日語職業市場需求及畢業生的職業實踐進行大面積跟蹤調查,根據結果進一步完善日語專業職業能力教育模式構建。
參考文獻:
[1]崔亞蕾.關于開設旅游日語課程的思考[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8,5:47-55.
[2]龔先潔.旅游日語教學問題探析[J].亞太教育,2016,12:284.
[3]楊紅.旅游日語課程改革新論[J].科技信息,2013,7:181-182.
基金項目:
應用技術型高校旅游日語課程職業能力培養模式研究,項目批準編號:HNNY18YBKT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