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堅志
【摘 要】本文闡明學校體育教學與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關系,分析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必要性,論述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做法,為高中體育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教育 體育教學 終身體育意識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8B-0161-02
終身體育意識就是人們在體育鍛煉過程中形成的按照自身需求持續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通過體育鍛煉能提高人們的生活適應力,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對保障社會大眾身體健康產生著相應的積極影響,但是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指導長期推進。因此在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活動中,要全面加強對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視,積極探索教學改革措施,爭取能將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融入體育教學中,發揮高中體育教學的效能,為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提供有效的教學引導。
一、學校體育教學與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關系
在全面推進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情況下,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已經逐漸成為我國體育運動和體育教學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能促進人們逐漸發展成為終身健身者,有助于在體育鍛煉活動中發揮體育運動的價值,使人們的身體健康保持在積極和良好的狀態。從學校體育教學角度進行分析,開展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是強健學生的體質,維護學生的身體健康,為學生的身心發展做出積極有效的引導。科學穩定地開展學校體育教學活動能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在引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情況下,借助科學有效的教學指導能強化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實現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終身體育習慣和能力的目標,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堅實的保障。由此進行分析,學校體育教學與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存在緊密的聯系,發揮終身體育意識作用能對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做出積極正確的引導;將終身體育意識融入學校體育教學活動中,也能增強體育教學活動的科學性和其對學生群體的吸引力,實現學校體育教學活動和社會體育教育的有機銜接,進而為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創造良好的條件,為我國終身體育運動的普及提供相應的教育保障,對國家深入推進終身體育意識培養工作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
二、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必要性
通過對高中體育教學基本情況進行分析,發現受應試教育思想的消極影響和傳統體育經濟觀念的制約,高中學校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存在思想偏差的情況,即過于重視體育運動技術的傳授,忽視學生體育運動興趣和良好鍛煉習慣的培養,對體育運動過程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學生普遍沒有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明顯偏低,不利于學生實現終身體育發展的目標。而在學校體育教學活動中,高中體育教師將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作為重點,既能彰顯體育教學改革的現實要求,又能有效解決當前高中體育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學校體育教學的發展,有效實現學生健康成長的目標。同時,以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作為核心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教師更加關注教學的趣味性和科學性,能幫助學生樹立參與體育運動的信心,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在未來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因此,必須高度重視高中體育教學活動中對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并將其作為新時期高中體育教學改革的重點,以此為基礎進行深入的探索,確保能對學生實施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引導,全方位改善高中體育教學現狀,為學生實現全面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和輔助。
三、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措施
在對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性形成初步認識后,為了全面發揮高中體育教學的價值,要對教學活動進行優化與創新,多角度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創造良好的教學條件,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維護學生健康成長。
(一)激發興趣,強化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
興趣對行為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良好興趣的培養能促進學生相應體育運動習慣的形成,使學生能在生活中始終堅持體育鍛煉。在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體育運動興趣的培養,通過趣味教學、合作教學等方式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使學生能在體育運動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進而提高教學有效性,為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培養創造理想的條件。
如在對“奧林匹克運動”相關知識進行講解的過程中,為了有效激發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教師可以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緊密結合,對學生實施有效的培養。在教學實踐活動中,一方面,教師使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我國運動健兒在奧林匹克運動中勇于拼搏的情況,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另一方面,教師通過視頻展示,組織學生對相關運動技術動作進行模仿,如田徑運動技能模仿、球類運動技能模仿,在趣味模仿訓練中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和技能的了解,使學生產生學習相關技術動作的興趣,有效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在趣味教學活動的作用下,學生逐漸養成了良好的終身體育意識,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也進一步增強,對學生個性成長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從而為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提供相應的支持。
(二)優化引導,培養學生自我鍛煉習慣
在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中,學生良好體育運動意識的形成離不開學生自我鍛煉意識和習慣的培養,只有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指導,深化學生的思想認識,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煉活動中,才能為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服務。在教學指導活動中,教師要對教學引導工作進行優化和創新,整合多種差異化的教學引導方式,對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加以培養,有效發揮高中體育教學活動的重要作用和價值。
如在體操類運動教學活動中,教師為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實現自我鍛煉的目標,首先要認識到思想引導的重要性,通過合理的教學指導使學生明確體操鍛煉在健美體型和強健體魄方面的重要性,明確體操運動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手段,加深學生對體操運動的理解,使學生逐漸養成終身參與體操運動的良好習慣;其次教師要重視信息反饋,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調整教學方法,并按照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情況對學生實施積極有效的評價,確保學生在有效引導的基礎上養成自我鍛煉的良好習慣。在信息反饋環節,教師可以根據“自主創編消除疲勞操”教學活動進行探究,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針對自身實際情況創編相應的體操內容,為高中階段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創造條件。
(三)營造氛圍,全方位促進學生終身體育運動意識的形成
高中學校體育教學承擔著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任務,學校應該加強對終身體育教學的重視,并以此為基礎營造良好的體育氛圍,使學生加深對終身體育意識的理解,突出教學組織效果。在具體教學實踐活動中,學校可以加強與家庭教育、社會體育教育的聯合,鼓勵家庭支持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活動,從社會角度對學生體育鍛煉運動場所進行開發,為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活動創造良好的條件,形成終身體育鍛煉培養體系,在發揮高中體育教學效果的基礎上,有效推動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
如在開展乒乓球教學時,可以盡量聯合社會體育運動場館,為學生開放假日乒乓球訓練的場地,使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參與乒乓球運動,有效增強學生體育運動的意識和能力,促進學生良好的終身體育運動習慣的形成,為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提供相應的支持,進而加快我國終身體育運動發展和普及的進程。
綜上所述,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能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體育運動的價值,產生深入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思想,感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因此,要將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作為教學重點,并以此為核心優化體育教學,為高中階段學生身體素質的強化提供積極有效的引導。
【參考文獻】
[1]洪阿池.淺析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策略[J].才智,2019(9)
[2]周建忠.略議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8)
[3]孫小玲.淺析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培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8(47)
[4]黃想成.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策略[J].學周刊,2019(9)
[5]紀 俊.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J].才智,2019(1)
[6]許友明.中職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
[7]李慧娟.淺析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
[8]王 敏.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生體育意識的策略研究[J].田徑,2018(12)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