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開培
摘要:森林資源是凈化大氣污染,以及防止水土流失的最重要保障,保護好大自然的森林資源就是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然而,由于近一百年來,人類由于工業化進程的發展,大批量砍伐了森林,導致水土流失、大氣污染以及南北極冰雪融化等自然問題的加劇,嚴重威脅著人類幸福安康。本文主要進行對我國森林資源現狀的探討,對如何以不過度砍伐森林資源的前提下,在進行開發的時候保護好我國的森林為研究目標。盡量將具體措施合理化,在對森林資源的破壞與需求上尋求一個平衡,并以此為社會提供有更多價值的東西。因此,本文將參考韶關市的森林資源現狀,并且在不破壞我國對森林資源的要求下進行研究與思考。
關鍵詞:森林資源;保護;合理開發;思考
我國關于森林資源上的改革與突破在近幾十年來不斷地在進行提升,貫徹落實可持續性發展這一道路,不斷維護好森林資源的開發與保護之間的平衡關系。在近幾年的發展之中,不僅我國的社會發展在不斷擴大,人們對于森林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加強,如今的森林規模與以往已不能同往日而喻,與此同時,與森林資源相關的一系列體系也在不斷完善與加強,例如保護與管理體系等,都逐漸提升當中。
一、森林資源保護砍伐存在的問題
雖然在面對森林資源的開發與保護中尋找了許多具有針對性的方法,達到了互相平衡的狀態,為森林資源的合理開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由于我國當今現狀對森林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出現了需要提高大量資源資源,但是資源卻匱乏的情況,使我國城市發展的步伐和資源的提供量產生矛盾,以此矛盾為背景,進行探討和研究本市因資源供給量引起的矛盾及問題。
(一)林分條件差
大部分的森林資源都散落在以往棄采的林班中,這些林班可采的集中度低,所處的位置高而陡,面積不大,基本上沒有超過5平方公頃,最小的甚至達到0.5平方公頃,而多年前的老設計小班基本上都在20平方公頃以上。以目前這種情況來說,不僅加大了調查設計的工作量和成本,而且由于林班集中度低,平均集材道距離遠,部分距離甚至在3000m以上,就連伐區的坡度近年來也逐漸增大。在采伐作業條件如此惡劣的情況之下,采伐成本在大幅度地增加。并且,由于大部分的平均坡度遠遠大于集材拖拉機所允許的爬坡上限,還會導致采伐作業的危險性增加。在進行多次采伐后,新的資源生長緩慢,在密度降低的同時,林中天窗也開始頻繁出現,極大地破壞了森林的生態平衡,導致森林的自我修復力逐漸下降。
(二)可伐森林資源日益減少
經過統計,本市與此資源所相關的產品達到三千多萬,由此可見需提供大量的森林資源。在偏遠地區不計算在內的情況下,本市的近成過熟林數量可達一千五百萬,可使用的資源經過統計后只占據一千三百萬左右,雖然可使用的占比高,但是缺點分布卻非常零散,不利于采伐使用,進一步導致可用資源的減少。而導致這些因素誕生的罪魁禍首則是因為沒有進行合理開發,過度采伐后導致惡性循環,使資源量日益減少,甚至達到枯竭的狀態。
(三)普遍采取擇伐方式
經調查發現,我市以及偏遠地區上在采集資源的方法中主要著重于使用擇伐這一方法,擇伐指的是選擇性采伐,擇優而先。首先,擇伐這個方式對于資源的采取是一個破壞式的方式,會導致森林資源越來越少,并且,還會導致林分質量下降,破壞生態平衡,看似還留有許多樹種,實則已差不多被破壞殆盡的情況出現。
二、森林資源保護的措施和建議
(一)堅持預防與治理并重的森林資源保護方針
森林資源不僅在大自然的生態系統中占據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對于每一個國家來說,也是不可取代的一個存在,所以,應更加對保護森林資源這一塊進行加強,在人為方面進行控制,例如伐木等等,對古老及名貴的木種在伐木時應進行嚴格要求,不盲目地為了當下的盈利而去破壞森林資源。在自然方面上,則應特別注意森林病蟲的預防和整治,相關林業部門需制定完整的監督方案和提高管理水平,在雙管齊下的情況下,將預防和治理合并的保護方針推行到底。
(二)堅持培育資源
在林業工作的基礎中,以培育資源為重中之重。在做好培育工作的前提下,保護好森林資源,才能進行長期的可持續性發展,帶來林業相關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等三個效益。進行完善的保護,才能將維持生態平衡中占據重要位置的森林發展穩固,為林業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三)堅持依法治林
促進森林資源穩步增長。要重視關于森林資源開發的一切條例與規范,保護森林資源以及對森林資源的開發都應建立在遵守法律法規的基礎之上,將森林資源更好地進行合理應用。不僅需要遵守我國的法律法規,還需要對采伐方式和控制采伐量上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研究,要根據各個地域的不同來進行選擇和規劃。在管理森林資源上,應在進行嚴謹的統計后進行合理的開發使用,將濫砍濫伐,濫用森林資源的現象盡可能地進行杜絕,并且,對經營商業要嚴加要求,禁止出現亂收以及浪費資源的現象再次出現。
三、結論
雖然森林資源相比于化石燃料,屬于一種可再生資源,但如果我們不遵從自然規律,對森林資源濫砍濫伐,那么一片綠水青山,不出數年勢必成為一片黃沙。早在兩千多年的戰國時期,儒家荀子就提出了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諸侯才能實現擁有千秋萬代都用不完的自然資源。因此,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必須要保護和合理地采伐森林資源,不斷發展農林科技,培育出更為優良品種和更適合多種氣候環境的植被,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堅信我國未來的森林覆蓋率將呈現更為寬廣的趨勢。森林資源更是地球之肺,人類如果想應對好氣候問題的重要課題,那么做好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是屬于全人類共同的任務,任誰也不法逃避的命題。因此,我國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并且堅定不移地將經濟發展與森林資源保護融為一體,不可因為經濟發展,就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否則人類將會受到自然更為可怕的懲罰。
參考文獻:
[1]孫寶元.森林撫育采伐問題探究[J].農技服務,2015(4):147-148.
[2]胡浩然.現階段森林采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綠色科技,2014(11):47-49.
[3]李達武.森林資源保護與開發林下資源的探討[J].生物技術世界,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