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潔
【摘? ?要】? 我國人口基數龐大,其中農村人口占比更為突出,伴隨著農村逐步向城鎮靠近,農村的教育也逐步進入大眾視野。小學作為啟迪孩子思維的一個重要階段,對教育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小學數學是一門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孩子邏輯性的學科,因此在新概念的教育理念下,讓學生從活動中學習,在活動課上探索數學知識是有必要的。小學數學活動課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關鍵詞】? 小學數學;農村;活動課
小學是為孩子建立自主學習探索能力的最好時期,數學是一門啟發孩子的思維,具有神秘色彩,吸引著許許多多的孩子進行探索的學科。然而由于農村的教育資源落后,教育設施相對陳舊,導致農村小學數學活動課的展開并不樂觀,也未達到理想效果。
一、農村小學數學活動課的重要性
小學是啟迪學生思維,挖掘學生智力,發現學生的興趣的最好時期,而數學作為一門傳承千年的學科,其內涵深厚,內容多樣,解決方法多變,可以很好地開發學生的腦力。現如今強調素質教育,活動課由此誕生。在數學中開展活動課,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舉一反三,積累數學知識,同時在活動中培養出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農村小學數學活動課存在的問題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移門學科,從某種角度看屬于形式科學的一種,其中有著大量計算,需要舉一反三,活學活用。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計算公交車的到來時間,菜市場購買蔬菜等等都離不開數學。數學也并不單單只是單純的計算,它更多的是教會學生如何使用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同時學會現學現用。但是在農村小學開展小學數學活動課時,仍然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
農村數學活動課的開展往往存在著以下問題:一是資源不充足。在農村,資源的豐富度相比城鎮而言較為稀少,可用資源不夠充足,導致活動課的開展存在局限性。二是教師的教學理念陳舊,仍舊停留在過去的照本宣科的模式中,導致教學方法單一,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三是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不足。開展活動課前,沒有設計一個合理的教學方案,使得活動課的目標不突出。四是由于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許多學生往往沒有學習數學的良好方法,沒有擺正數學學習的態度,導致教學活動開展困難。
三、有效開展活動課的策略
在提出活動課這一專有名詞后,許多地區、學校、教師采取各式各樣的方法開展活動課,而我們一直在不斷摸索、磨合如何高效地開展數學活動課。
1.利用有限資源。農村小學的教育資源相對城鎮而言較為缺乏,因此應該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資源,為學生創造出一個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課。譬如在講授加減乘除法則時,可以讓學生跟父母去采購,在購買蔬菜、水果時幫助父母管賬,及時復核支出情況。如:土豆1.5元/斤,5斤土豆的總價是多少?學生可以通過將1.5拆分為1和0.5分別乘以5再相加,如此只需要簡單的口算就可以快速地得出結果,通過這種活動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大多數學生一提到數學就頭疼,看到數學這座高山就望而卻步。其實,如果從小就將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學生自己就會摸索,自主探尋這門學科的奧秘。因此,老師不能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地灌輸學科的硬知識,而是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引導學生,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樂趣,為學生指明前進的道路。一堂生動的活動課離不開一個精美的教學方案,這就需要教師通過不斷地學習、探索、發現,制定最適合小學生的方案。因此,教師不能局限于以往的教學模式,需要通過不斷地學習,跟隨時代的步伐,迎合教學理念,制定一個合理的教學目標,以此來激發學生對數學這門神奇學科的興趣。
3.室外活動課的制定。活動課簡要來說就是需要在行動中進行學習,數學是一門操作性極強的學科,簡單的對照文本學習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從而達不到活動課的目的。教師需要制定一系列合理的目標,讓學生通過活動汲取知識。譬如,在講到圖形、測量以及重量的單位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活動課的形式來展開這一課程的教學。在室外進行簡單的測量,進行單位的換算,通過模擬稱重環節,讓學生自主進行稱重,將重量的單位在活動中傳播,以此達到活動課最初的目的。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真正地體驗到數學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不僅存在于我們的學習中,生活中也隨處可見。通過活動課的形式,激發出學生對數學真正的興趣,減輕學生的抗拒心理才是開展活動課的真正意義。
現如今,城鄉之間的差距在慢慢縮小,教育是我國發展的重中之重,數學是培養人才最重要的學科之一。總而言之,數學的奧秘需要學生自己去探索,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真正地進入還需要依靠學生自己去領悟。因為教師是一盞指路燈,所以教師需要依據新時代的教學理念傳授知識,開展適合農村小學的數學活動課。
【參考文獻】
[1]李昕輝.小學活動課初探[J].學周刊.2014(25).
[2]張廣源.農村小學數學活動課探思[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