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丹杰 安永倩 郭翠竹 宋亞萍
摘 要:互聯網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迅速普及和廣泛應用,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它所帶來的變革涉及經濟、杜會和政治等各個領域。對于一國經濟活力具有重要影響的創業活動,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互聯網的影響。創業作為一種經濟決策,要受到創業環境的影響。而網絡會對創業環境產生一系列的影響,從而影響創業決策,改變創業行為。因此,對網絡環境下創業行為以及決策的機制研究就顯得十分必要。
本文側重敘述網絡環境現狀、網絡環境的不確定性可以帶來的創業機會、創業環境的改變、創業者自我效能感的變化、創業機會識別、創業者在實行創業行動中出現的問題、創業者的決策邏輯和認知過程以及對新企業決策機制的形成與演化規律。以此對新創業企業提供參考,使其可把握目前網絡現狀且了解在這種特定環境下的創業者的決策邏輯和認知過程,將有助于新創業企業高效決策以及提升創業價值。
關鍵詞:網絡環境;創業;創業決策
目前已有許多的研究表明網絡環境改變了當前的創業環境,在技術和信息角度的改變使得創業者的創業自我效能感、風險感知等發生改變,這直接影響著創業行為及決策機制的改變,同時在創業機會識別、創業意愿的轉化等方面也在發生著改變,因此網絡環境下的創業行為及決策機制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創業者以及創業項目的發展提供參考的依據,更有助于其做出正確決策。
一、網絡環境下的創業
網絡環境是指將分布在不同地點的多個多媒體計算機物理上互聯,依據某種協議互相通信,實現軟、硬件及其網絡文化共享的系統。目前,由于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互聯網遍布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路,因此也出現了很多機會。越來越多的創業機會在網絡環境下出現,同時越來越多的選擇依據互聯網來實現創業。但是網絡環境的不確定性又給此種情況下的創業帶來了與傳統創業不同的挑戰。
二、基于網絡環境的創業者思維
1.創業者自我效能感的變化
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推進科技創新的社會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創業浪潮中。Boyd等(1994)將創業自我效能感定義為“個體相信自己能夠成功扮演各種創業角色并完成各項創業任務的信念強度”。同時Boyd等(1994)還研究表明創業自我效能感是決定創業意向和最終采取創業行動可能性的一個重要變量。相關研究表明創業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更愿意選擇富有挑戰性的任務,更愿意努力探索、獲取相關信息,感覺到有更多的能力去把握機會從而獲取成功。因此創業自我效能感在創業過程中起著穩定積極的作用,對創業績效有著良好的預測作用。而在網絡環境下,由于網絡環境的不確定性可能會給創業者帶來更多挑戰,在這些挑戰中創業者的自我效能感可能會隨著一次次成功而不斷遞增,也有可能出現相反的情況。所以在網絡環境下創業者的自我效能感是如何變化的,我們并沒有得到一個很準確的答案。
2.創業機會識別
在網絡環境下,創業機會識別是包含著經濟和認知的復雜過程。機會識別是一個階段性模型,包括機會發現階段和機會形成階段。機會發現階段包括準備、孵化和洞察;形成階段包括機會的評估和深加工。縱觀學者們的研究,他們都將創業機會識別的過程總結為機會的感知、發現、評價和開發這樣一個過程,是一個不斷調整、適應的過程。根據我們的訪談發現,許多創業者在進入網絡市場時都是處在發現階段,在發現某個創業機會并決定實現時,就著手準備然后孵化,這一過程中會有洞察的行為。但是始終到不了機會形成階段,因為網絡環境的多變使他們不能每一次都十分準確的拿捏市場,所以做不到機會評估這一層次。
3.創業者在實行創業行動中出現的問題
我們在來自各行各業的五十位創業者以及河北金融學院大學生創業基地的金院小Q、呆呆攝影、星火咖啡等創業企業中做了一個隨機調查,由此斬獲了一
系列問題,這些問題都是他們在創業初期和成長時期親身經歷過且在事后看來十分重要的。根據調查總結,我們發現在創業的每個階段大多數創業者們都會遇到三個關鍵問題。
(1)建立一個有創造力和活力的團隊是重中之重
對于創業者來說工作質量很大程度上是由他們背后的團隊所決定的,這一點尤其是在創業早期階段表現得十分明顯。一個好的團隊能給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利益,更是企業文化形成的關鍵。
(2)如何獲得客戶的初步認可和指導是一個大難題
所有創業者們都會面臨的一個挑戰是:“如何讓客戶使用我的產品或服務?”
(3)判斷力和決策力是創業必備
創業者需要具備許多能力,其中判斷力和決策里是必備的兩個能力。擁有敏銳的判斷力可以使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精確的識別機會,果斷的決策力可以使創業者不拖泥帶水,盡快決策。
4.創業者的決策邏輯和認知過程
決策在創業過程中居于重要地位,創業者的創業決策對創業企業的發展存在長期影響。
通過對許多創業者的訪談調查,最終結果表明創業者的創業決策邏輯兼具因果與效果邏輯。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資源導向,資源導向是指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會從自身已有資源手段出發去進行決策。這一特征體現在創業過程的多個環節。在Sarasvathy(2001)的理論中她將資源導向分為三個部分:我是誰、我知道什么和我認識誰。資源導向的三個部分就是創業者對自我認知的過程,通過這樣的自我認知使創業者能夠明白自己又怎樣的資源,然后根據現有資源做出相關決策。
三、新企業決策機制的形成與演化規律
網絡環境下的創業型企業大多是通過互聯網來創造商機。而經過調查研究發現,這種類型的企業大多數是由從事IT行業的青年人創辦,所以網絡創業也是一種具有勃勃生機的創業形式。同時網絡創業與網絡營銷是不可區分的整體。因為網絡創業本身具有網絡的性質,所以很多時候網絡創業的本身就是網絡營銷,此種形式以網店為主,網站經營也有部分網絡營銷的成分在內。
基于互聯網的特殊性,基于互聯網的企業的創造和發展絕大部分依賴于技術人才,因此這種類型的新企業的合伙人多包含IT人才或是懂得互聯網運作的人。由于這類企業具備這樣的特性,所以就會形成依據董事會或合伙人團隊為核心的決策機制。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初創型企業來說董事會和合伙人團隊可能會使一個團體(同一群人),但是后期發展來看,有可能合伙人會提名董事進入董事會,那么董事會的人員就會擴大。
從總體上來說,現在是一個蓬勃發展的時代,互聯網的發展更是在不斷的攀登,基于網絡的創業行為是值得關注也是值得思考的。決策根據現實情況,企業發展緊跟公司戰略,這才是發展的硬道理。
作者簡介:
高丹杰(1998-),女,2016級,人力資源管理
郭翠竹(1998-),女,2017級,人力資源管理
安永倩(1997-),女,2016級,人力資源管理
宋亞萍(1997-),女,2016級,市場營銷
[項目來源]
河北金融學院大學生科學研究基金資助項目
項目編號:DXSKYY201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