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運用思維導圖,可以使英語語法教學更加順暢,能夠幫助學生從內到外完成閱讀知識框架的構建。同時,在思維導圖的帶動導學下,學生能夠清晰地理出本文的大框架,從而理解文章內容。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思維導圖;運用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0-0020-02
引 ? ?言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方法,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它簡單卻又很有效,是一種實用性的思維工具。多年的初中英語教學實踐表明,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合理運用思維導圖,可以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
一、運用思維導圖,加強英語語法學習
當前有很多學生為學不好語法而苦惱,厘不清語法規則頭緒,進而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而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不僅可以使英語語法教學更加順暢,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程開始前進行英語語法預習對學習效率會有很大的提高作用,但是如果語法預習學習方式不對的話,效率則會大打折扣。但當前大多數學生缺乏相應的預習方法,對預習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學習顯得十分被動,學習興趣自然也就降低了。而教師運用思維導圖來設計預習任務,不僅可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其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1]。
例如,初中英語中的時態學習,主要包括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過去進行時、現在進行時及將來進行時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一般現在時為中心,對其他時態展開思維擴散性拓展,如一般現在時“I watch TV at 7:00 every night(我每天晚上7:00看電視)”表示經常會做的事;而一般過去時表示的是已經做過的事情,如“I watched TV at 7:00 pm yesterday(我昨天晚上7:00看的電視)”;一般將來時表示將要做的事情,如“I will watch TV at 7:00 pm tomorrow(我打算明天晚上7:00看電視)”;現在進行時表示現在正在做或者進行的一些事情,如“They are playing basketball now(現在,他們正在打籃球)”“They're having a test this week(這一周,他們在進行一次考試)”;將來進行時表示要在將來某一時間開始,并繼續下去的動作,如“I will meet him tomorrow(我明天和他會面)”“Tom will be cutting grass tomorrow(湯姆明天將一直割草)”。語法過于復雜,所以教師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建立一個以一般現在時為中心,向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過去進行時、現在進行時、將來進行時擴散的思維導圖,以形象、直觀的方式進行整合,能夠將復雜的語法知識簡化,讓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更加清晰,使學生清晰地看出語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從而加深對語法的理解、記憶和掌握。同時,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教師能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高效地完成語法的教學任務,提高課堂效率,擴大課堂容量,從而使教學效率更佳。
二、運用思維導圖,加強英語閱讀學習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加強對閱讀的訓練。初中英語閱讀理解的主要內容是敘述一個小故事、一些著名的人物及生活中有趣的事情,大多都是通過記敘文的方式反映出一些道理。由于篇幅比較長,其涉及的知識相對來說更加寬泛,所以對于學生詞匯量、語法等要求特別高。教師應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一種解題思維,使其按照這種思維去實現英語閱讀理解的學習和訓練。同時,教師應用線條、詞匯、符號和圖像,可以幫助學生從內到外完成閱讀知識框架的構建,從表到深地讓學生學習閱讀理解中各方面的知識,進而提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關于“family(家庭)”相關的閱讀時,學生可能會想到“father、mother、work”這些詞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上下文推測生詞的含義,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和故事情節,盡可能獲取大量的文章信息,留心首末段;抓住中心句;注意關鍵詞,以這個思路構建思維導圖。在構建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構建思維,有了思維才能進行下一步。其次,在閱讀理解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從文章的結構層次展開分析,明確文章屬于哪一種結構類型,然后將閱讀分段,了解每段講述的大致內容是什么,從而了解文章核心是敘述哪方面的事情。最后,明確文章核心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從每一段的詞、句進行分析,重點看一些能夠表達作者觀點的詞、句,可以將每段的內容連接起來,讓閱讀更加清晰。在閱讀理解教授過程中,教師一開始就需要幫助學生建立這樣一種閱讀理解思維導圖,如此才能幫助學生厘清閱讀理解的脈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運用思維導圖,加強英語寫作學習
初中英語寫作屬于綜合性英語學習,不僅需要學生應用到平時記憶的詞匯,還對語法具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英語作文最能夠檢測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除了詞匯和語法,在開始寫作時,學生還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審題。面對一個話題,怎樣用英語將這個話題展現出來,這時構建思維框架尤為重要。在面對一個話題時,學生從這個單詞中獲取一定的信息,然后將這些信息拓展開來,再用一些英語修飾語修飾一下就可以完成作文。在沒有學習這種英語作文思維框架寫作的前提下,許多學生在面對作文話題時,都會呈現出腦中一片空白或是不知道從何下手的無力感,就算寫出來也沒有框架性,完全形成不了一篇完整的英語作文。教師在教授英語寫作時,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去進行英語作文學習和訓練,以話題為中心,尋找關鍵詞、句,在寫作時盡量使用自己熟悉的單詞,不要使用不確定的單詞,否則很容易出現錯誤;如果有把握可以使用一些生僻詞,這可以為作文加分;一定要緊扣話題,使用與話題相關的詞句,避免出現跑題的情況。
例如,在“How to learn well”為課題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建立思維導圖,延伸出“First(good beginning)、Second(Body)、Last(Good ending)”,以此作為思維導圖展開英語寫作。在思維導圖的帶動導學下,學生能夠清晰地理出本文的大框架,很容易完成文章的寫作。 看到題目,考慮寫什么(挑選關鍵詞,搭建作文框架),根據話題和作文框架在思維導圖里尋找所需要的語料(詞塊和語塊),記熟詞塊、語塊、作文框架(能畫出自己的作文思維導圖);根據框架中的關鍵詞說作文(可以是相互對話,也可以是相互說自己的作文);根據自己的思維導圖寫作文、修改潤色作文。要想學生學會就某一話題畫出自己個性化的寫作思維導圖,前期的輸入與引導至關重要。在前期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熟悉思維導圖的構建方法,教會學生利用思維導圖課前預習與話題相關詞塊與語塊,進而將其變為一種習慣,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結 ? ?語
總之,思維導圖能夠使語法講解更加清晰、更加具有連貫性,能夠讓學生更快地理解語法知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厘清閱讀理解的脈絡,以這種思維去解決英語問題。掌握這種方法后,學生在面對相似問題時,就可以很熟練地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構建框架,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蘇紅燕.“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8(34):55-56.
作者簡介:孫洋書(1980.10—),男,江蘇鹽城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