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莉 白雪 楊秋潔
【摘要】通過學具操作學習知識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途徑,更有利于實施生態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能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 小學生 學具
一、選題背景
在數學教學中,學具是必不可少的學習用具,學具操作會將學生帶入一個新的“情景”。使他們在求知欲的驅使下饒有興趣的學習。使用學具可以體現學生“感受、體會、探索”的學習過程,可以使學生更形象直觀、充滿情趣地探索數學新知識。小學生從認數、讀數、寫數到學習計算,應用題解答以及認識幾何圖形,都離不開具體形象的實物。在教學中,教師應用教具或電教進行教學,能使教學直觀形象,但還是有局限性——學生只能當觀眾。如果在教學中,教師適時、適量、適度地引導學生操作學具,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多種感官協同參與認識過程,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有利于學生新知識的獲取和掌握。
所以,本論文將研究重點放在如何利用學具進行計算,來激發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數學的啟蒙教育,讓孩子們在計算的道路上,開拓自己的思維。
二、選題意義
使用學具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多種方法,其中為學生創造操作活動情景,利用學具加強學生動手操作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同時符合小學生的年齡、思維特點。小學生思維處于具體形象為主的發展階段,小學生具有愛玩、愛動的思維特點,創設合理的適時的動手操作活動,給學生提供動的機會,會使學習變得自然、輕松、高效。數學是研究客觀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互相滲透,相互轉化。數學家華羅庚指出,數缺形時少直觀,形缺數時難入微。這就要求研究數學問題時,把數形知識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從數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進行抽象思維,從形的方面進行形象思維。使用學具,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學算理。語言是思維的表達方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讓學生口述操作過程,逐步培養用數學語言表達計算方式,以及操作過程的順序性,有利于培養數學思維語言的條理性,促使思維的邏輯性,促進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綜合能力提高。
三、用學具展開計算的大門
學生學具,顧名思義就是指可供學生在開展學習活動時直接操作的用具。由于它可以由學生自己動手直接觸摸、擺弄,因此對學具所代表的客觀事物可以較清晰、牢固地掌握。通過學具的運用,不僅有利于把客觀事物的屬性內化為自己的認識,而且也使學生認識事物的內部心理過程得以較清晰地外化為操作的過程。這就便于教師發現學生的思維過程中的不同特點,對過程中暴露出來的思維障礙予以及時指導,以防止或減輕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或已經存在的病理現象。在學具運用中,由于優秀生可以較清晰地展示自己的學習過程,因此有利于班上的學生,特別是有利于差生的學習。常用到學具的學科有數學、物理、化學、自然、美術等。
數學學習困難生的轉化是數學教學中的老大難問題,而提高困難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是實現轉化的關鍵。學具的運用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利用學具可進行有效的基本技能訓練;學具是解決學生學習困難癥結的有效工具;利用學具進行考核可使評價產生激勵作用;學具教學活動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如:在教學“10以內加減法”時,讓學生通過擺小棒和計數器,這樣可以讓學生更直觀的理解算理,比如計算“10-7”時,對于計算困難的學生,可以選擇先擺10根小棒,在拿走7根小棒,那剩下的小棒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的方法去計算,可以一個一個的數,也可以兩個兩個的數,那用計數器計算就更簡單了,直接在個位上撥10個珠子,在拿走7個珠子,就能得到答案了。對于1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運用學具在簡單不過了。那在進行100以內加減法時,對于學生來說就更為抽象,計算難度也增大。比如:在計算44-6時,可以先擺4捆小棒,再擺4根小棒,那4個十和4個一加起來就是44,那減掉6,就應該在拿走6根小棒,可以有兩種方法。方法一:先拿走4根小棒,再從剩下的4捆小棒中打開1捆,拿走2根小棒,現在就還剩3捆小棒和8根小棒,即3個十和8個一,就是38,所以44-6=38。方法二:可以直接從4捆小棒中打開1捆,直接拿走6根小棒,現在還剩4根小棒,那4根小棒和原來的4根小棒合起來就是8根小棒,即8個一,再加上原有的3捆小棒,即3個十,就是38。因此,在平時的教學當中,只要合理的運用學具,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從而達到學習目的。
四、讓學具綻放計算的光芒
小學中低段年級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尚未完善,直觀、形象思維占據絕對優勢,我們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通過一些實際操作來充分帶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運用各種感官總結概括,尋求問題的答案。
培養學生的思維是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關鍵是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實際情況、有機的結合教材尋找合適的教學辦法,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課堂上,還要為學生多創造思考的時間,還他們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使用學具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尤其是對于智力較差的學生效果更加明顯。通過學具操作學習知識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途徑,更有利于實施生態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