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元薪
【摘要】就業是法律賦予我國婦女的基本權利。然而在現實之中,因為各種緣故而在應聘過程中遭遇不公平對待,是廣大女性經常會遇到的情形。本文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礎上,提出系列對策建議。
【關鍵詞】婦女就業 影響就業的原因 對策建議
一、女性就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女性就業門檻問題
很多企業卻對女性就業設置高門檻,使女性就業受到有形無形的阻礙。大部分企業選擇只招少量高質量高素質女性或者不招女性,導致很多學歷不太高的婦女找不到就業機會,從而被迫在家庭里擔任全職婦女;又或者是懷孕到照顧孩子一兩歲后再出來就業,這樣的婦女有兩年到三年是在家做全職媽媽,導致對社會有兩到三年的空白期而找不到工作。
2.女性就業質量問題
有的企業對女性就業看上去沒有設置明顯障礙,可是在工作待遇上卻與男員工相比較存在較大差別,使得女性就業權利實際打折。還有的企業在知道自己員工懷孕后直接將此員工調崗或者降職,使得社會給予女性的權益無法完整體現,令女性就業經常遭遇不公平的對待。
3.婚姻家庭影響女性就業問題
受到傳統婚姻家庭觀念影響和制約,女性承擔這絕大部分家務,使其分身乏術,在職業投入上打上許多折扣,從而影響企業對于她們的工作評價和預期。
二、影響女性就業的原因
1.生理方面的原因
但是,現在還是有很多企業的普遍選擇仍然是用男不用女,據國家統計,在下崗人員當中,女性的比例高于男性近20個百分點。在現代的大學生當中,女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比男大學生的就業更加困難,女大學生作為領導女性群體,但仍然在很多的事業單位或者國家單位中不能施展。而且就業的女性退休年齡比男性提早5年,這更加不利于女性就業。
由此可看出,社會說的男女平等,并沒有達到這么目標,從男性與女性的就業問題就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了這個社會對于女性還是有很多的不公平的。
2.受教育方面的原因
目前,中國女性整體文化素質水平是制約女性就業的一個重要因素,“女子無才便是德”仍然在一部分家庭中有所體現。有些家庭會認為女孩讀書沒什么用處,在經濟條件不佳時,往往犧牲女孩受教育的機會。一些封建思想仍然侵蝕著現代人的思想,使得他們的思想變得封建古老,跟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而這些封建的思想,導致了部分女性的文化水平不高,難以就業。女性整體文化素質較低,影響了女性在急需高級人才的勞動力市場上的競爭。
3.家務勞動及撫養子女的方面的原因
受到傳統思想和習俗的影響,在中國,很多家務勞動以及撫養子女的工作目前仍然主要由女性來承擔,所謂“男主外,女主內”。有的女性會在生育后留在家里做家務,帶孩子當全職主婦。而留在家里的時候,社會的變化如此之快,這些全職主婦就很難在幾年后重新回歸社會,這時的她們已經與社會脫節了,她們會比女大學生們更加難以解決就業的問題。女性在于家庭的付出是無償的,這也是導致了女性在幫助企業創造價值這方面上無法與男性進行平等競爭的一個重要原因。
4.社會和歷史方面的原因
幾千年傳統思想傳承“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等觀念,是很多女性對自己作為女性的就業缺乏足夠信心,無形之中出現妄自菲薄的心態,影響職業規劃和職業選擇。
5.女性退休年齡比男性低
這個在傳統社會尚有一定合理性和必要性的政策,使女性職業生涯縮短五至十年。
三、促進女性就業的對策建議
1.家庭層面
減輕角色沖突。對于中國的婦女來說,她們不只是要結婚生子,還要做到撫養、教育孩子和打理家務照料家庭的職責。由此來說,婦女需要承擔在外工作所帶來的壓力,還需要承擔在內家庭所帶來的壓力,從而使得她們在工作角色、家庭角色和社會角色之間發生沖突。女性可以在家雇傭家政人員來減輕自己家庭職責,使得婦女不再需要承擔這么多的壓力。
均衡家庭責任。均衡家庭責任是實現女性健康就業發展的前提。一個家庭,是由男性跟女性組成的,所以家庭的責任也是需要男性與女性共同承擔,而不是像以前的“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現在的女性一樣需要在外工作賺錢養家,同樣的,男性也是需要分擔家里的家務,從而達到均衡家庭的責任,使得女性的壓力減小,有時間安排在事業上。在休產假方面,男性也會因為妻子懷孕而有產假,男性需要更多的精力來照顧懷孕及產后的妻子,以及新生嬰兒,這樣實現社會性別平等,從而促進女性就業,企業也會對女性的性別歧視隨之減少,促進女性的就業公平性。
2.企業層面
實行彈性工作制度。企業不僅要考慮業務上的發展,還需要給員工提供人性化的工作環境,實行彈性的工作制度,例如在女性員工懷孕后,但未需要休產假的時候,企業可以適當從多個方面來調整女性員工的工作任務、工作強度,適當采取彈性作息,使得孕婦可以在工作中也不會太累太辛苦。
制定靈活福利制度。一個企業要有良好的發展,必須要以人為中心。例如企業允許女性員工在合理的范圍內帶孩子回來上班,從而減少女性員工的家庭矛盾,為女性員工設置母嬰工作室。企業可以設立一些幫助困難員工的基金,對一些家庭出現困難的員工提供幫助,從而幫助女性員工減輕工作以及家庭的負擔,提高她們的工作表現,讓她們獲得更多的職業晉升和發展機會。
3.政府層面
多渠道嚴密監督及建立托幼服務政策。在信息網絡時代,政府可以通過網絡、微博、媒體曝光等多個渠道來嚴密監督企業對女性員工的福利對待,也可以通過女性自己撥打女性的就業熱線來爆料。對于建立托幼服務政策,企業可以在社區內建立具有公益性以及安全性的托幼服務機構,幫助女性減輕照看孩子的負擔,使得女性們可以更好地就業,更好地工作,這樣也可以推動社會的男女平等政策。
出臺鼓勵企業雇傭女性優惠政策。政府可以對積極雇傭女性員工的企業給予優惠的政策,例如給予獎勵或者是關于納稅方面的優惠,這樣可以讓企業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政府也可以開設一個光榮榜,對于積極雇傭女性員工的企業予以登榜表彰,從而促進女性的就業。
參考文獻:
[1]孫敏燕.知識女性職業壓力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2.
[2]耿興敏.陳秀榕代表和甄硯委員建議:消除就業性別歧視.中國婦女報,2015-3-5(A1).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中國法制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