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潔華
摘 要:隨著現代學徒制的發展,校企合作教育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本文通過研究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搭建“校企共建”的教育模式,來不斷提高人才培養的力度與加大規模。在“校企共建”模式下,兩個主體具有同等的作用,既能促進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又能為校企合作提供重要的保障。新形勢下,“校企共建”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重要,需要不斷完善“校企共建”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高職院校教育;思政教育;校企共建
一、引言
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意見》。該意見對我國高校思政課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應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在新形勢下,加強對人才的培養,逐漸實現校企同步合作,保證高質量的人才輸送,不斷深化思政課的現代學徒制的工作試點,實現教育工作的現代化發展。
二、 “校企共建”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現代學徒制“校企共建”思政教育是職業發展的需要
高職院校是為企業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企業正常運營,以及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現代學徒制”模式在校企合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夠使思想政治教育實現企業與學校的同時進行。在保證人才技能培養與提升的過程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校企共建的思政學習環境與普通學生的不同,這些學生在身份認同上會出現偏差,導致他們的心理上可能產生抵觸,影響學習效果。現代學徒制校企共建的教學模式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隨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不斷實現“雙校園”、“雙主體”的教育模式。
(二)“校企共建”能夠加強人才培養力度,促進人才快速投入工作中
就目前現狀而言,高職學院的學生,基本上屬于90后或者00后,他們是一代受家長保護較為強烈的學生,對新事物充滿了好奇心,認知能力較強,但是自主意識和集體意識缺乏,因此對社會的適應能力較弱,因此需要在高職院校內加強這方面的培養,現代學徒制“校企共建”能夠使學生們提前感受企業工作環境,接觸到社會競爭壓力,促進他們自我成長。另一方面,高職院校隸屬于專科層次,這些學生基本上都是學習能力薄弱,或者高考失利的,因此大多數自信心缺乏,對事業規劃沒有明確的目標,需要學校和企業協助其找到正確的職業方向和人生目標。總之,“校企共建”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無論從學習上還是身心上,都能給學生以引導與幫助,促進高職院校學生重拾信心,走上自己熱愛的職業崗位。
三、“校企共建”平臺的構建與具體實施
(一)現代學徒制思想政治教育“校企共建”平臺的構建
1、“校企共建”教育應擴展到更多學科與專業,促進學生全部發展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已經開始進行“校企共建”的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但是僅僅只針對專業技能課程,忽視了理論課程,以及包括思想政治課程在內的這類公共課程。其實這些院校的做法是非常不科學的。雖然高職院校以培養學生的技能為主的,但是理論知識和思想政治課程等,影響著學生們的認知能力以及價值觀,還影響著學生們的職業選擇和職業規劃,因此這些課程同樣應該受到重視。“校企共建”教育模式,應更加重視思想政治課程的授課與教育,切實實現校企之間的教育方式的互補,保證學生們能夠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職業發展觀。
首先,在在基于“現代學徒制”的校企合作過程中,校企合作的內容不只停留在對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專業技術技能的培養上,還應延展到學生思想教育、職業人生規劃等諸多養成教育范疇。其次,學校和企業要明確“校企共建”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合作實施的具體管理部門和具體參與人員,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辦法或細則,建立通暢的校企溝通渠道。
2、“校企共建”教育應針對不同科系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
各大高職院校應根據合作企業的性質、要求以及合作方式的不同,結合各教學系部,不同專業和不同班級的具體情況來做要求,具體執行由各班級輔導員。在企業方面,可以在“人力資源部門”的協調下,根據用人部門的差異和崗位要求的特殊性與合作院校進行協商,并制定出具體的計劃,最后由各企業師傅具體落實。并形成由學院“學工部門”聯系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學院“教學系部”聯系企業“用人部門”;學院“班級輔導員”聯系企業“師傅”的多層次溝通與交流渠道,以此來保障“校企共建”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實施。
(二)現代學徒制思想政治教育“校企共建”平臺的實施
1、針對剛步入高職院校的學生,應以引導學習,平穩心態為主
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數是因為高考失利而選擇高職院校的。因此針對剛入學的大一學生們,“校企共建”的教學模式應以引導學習、重建自信心為主。這一時期,重點要求班級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建立起學生們的自信心,找到自己的學習定位,以及后學的職業方向。
2、針對學習中期的學生,應重點加強學徒制的學習,促進技能提升
這一時期的學生,對自己基本上有清晰的認知,同時對企業也有了了解,開始進行技能方面的重點提升,以保證其能進入企業擔任其相應的工作。班級輔導員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方向和技能能力,為其逐漸地規劃以后的工作內容,選擇心儀的企業準備開始進行實習工作。
3、在企業實習階段,幫助學生順利實現身份的轉變
在企業實習階段,是學生身份開始進行轉變的時期,這一時期需要快速地掌握工作技能,逐漸淡化學生身份,要在企業工作中跟著師傅學習工作技能,開始上手進行工作。在學生方面,各科目的理論學習開始減少,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到企業進行學習。這一時期技能的掌握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夠順利就業,因此十分重要。除此之外,應加強學生對企業工作環境的適應,保證學生們能夠順利就業。
“現代學徒制”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能夠更高的就業,企業能夠招錄到更加優秀的人才,需要校企雙方相互合作,實現學生學習的“雙主體”、“雙環境”,促進學校教育和企業經濟的發展。
四、結論
“現代學徒制”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重要的教育工作,對學校和企業,以及學生個人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既能夠保證人才培養,又能夠促進企業發展。本文通過對“現代學徒制”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方面的運用,通過“校企共建”的方式,加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學生們樹立正確的職業目標和職業規劃,有利于學生們的就業與職業發展,同時有利于企業人才的吸引。逐漸構建校企共建高職學院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確保學生身份認同和學習生活環境的順利轉換,實現從“學校校園”到“企業校園”的平穩過渡;在企業實踐期以企業“師傅”為主導,學校輔導員協助管理,實現引導學生走向社會,順利就業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曾曉峰.基于現代學徒制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智庫時代,2019(39):207-208.
[2]李新泉,逯義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融入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研究[J].科技風,2019(25):58+71.
[3]楊昭,史立華,韓彥林,楊曦.企業新型學徒制背景下校企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研究[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10):5.
[4]孫洪鳳.現代農業發展背景下廣東涉農高職院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探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9):206-207.
[5]張真子,賈維紅.新工科背景下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9):230+232.
[6]趙永勝.關于現代學徒培養標準的研究[J/OL].成人教育,2019(09):67-72[2019-09-1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3.1067.g4.20190903.1131.022.html.
[7]陳娟,王良兵,施帥.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實施途徑初探——以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為例[J].農產品加工,2019(16):99-100+106.
[8]單雪蓮. 我國學徒制師徒關系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9.
[9]吳學峰. 中國情境下現代學徒制的構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9.
[10]羅忠琴. 現代學徒制下高職藝術類專業實踐教學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8.
(作者單位: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廣東 廣州 51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