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燁
摘 要:近年來,高效教學法不斷推陳出新,許多教師是順應潮流和跟風走,實質上沒有應用出新意的。這樣,他們的教學在表面上是節省了大量的時間,課堂上也充滿了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但在實質上,學生的學習效果并沒有穩步提升,甚至有些學生還出現下滑的情況。筆者認為,不管運用何種教學方法,都應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因此筆者通過結合信息工具,助力學生學習;注重趣味教學,激發學生興趣;結合試驗教學,促進學生思考三個方面,對建設高效的初中化學教學課堂進行討論。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師課堂;高效課堂
為了構建高效的初中化學教學課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對教學實踐進行反思和總結,不斷積累教學經驗,研究出更適合學生、更能為學生所接受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滿懷激情地投入化學知識的學習當中。同時注重建立學生的學習信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主動學習幫助教師建立高效課堂。
一 結合信息工具,助力學生學習
化學課程存在著節奏快、知識點多、學生參與度不高,復習效果不理想等問題,不同水平的學生難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利用微課視頻和多媒體設備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微課可以根據不同類型的知識內容進行設計與制作,有利于實現個性化教學,做到因材施教。多媒體可以為學生展現豐富的課堂學習資料,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知識。
例如,教師在教學“什么是有機化合物”時,為了讓學生進行高效率的課堂學習和實驗學習,決定利用微課視頻和多媒體信息展示工具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預習。首先,教師在課前發放了微課視頻,在視頻中,教師就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溶解和乳化的例子進行了剪輯視頻的展示,并讓學生根據適當的說明,理解溶解的概念。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為高效的課堂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課堂教學的前半部分,教師利用多媒體首先為學生展示了在實驗中進行食鹽溶解、洗潔精對臟污的乳化作用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了溶解的概念,也為實驗教學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此外,學生不僅在課前通過觀看微課視頻進行了有效的預習,而且在課后通過微課視頻進行了復習,幫助學生鞏固了課堂所學的溶解的概念,也拓展了學生的學習途徑,鞏固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 注重趣味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即使是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學習,也處于初級階段,學生對于化學新知識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興趣的驅動。所以教師要重視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激發,注重課堂趣味教學,讓興趣帶動學生進行高效的課堂學習。
例如, 在教學“環境污染的防治”時,為了讓學生對與人們實際生活有關的化學知識產生興趣,高效學習本課知識,教師利用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階段,求勝心較強的特點,組織學生進行組別競賽。首先,教師按照性別將班級中的學生分為了男生組和女生組,兩組成員按照次序說出“大氣、水、土地污染的現狀以及污染的成因、危害、防治措施。”學生根據自己的課本和在生活中的實際觀察,進行了激烈的競賽對話。在競賽的過程中,學生的知識量也隨著“知識分享”的競賽過程增加,加之教師的適當補充,學習了水凈化的基本原理,固體廢棄物的危害性和處理方法等。組員也在幫助同伴發言的熱烈討論中進行了知識的交流互通。總體上學生在本課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通過興趣的引領,進行了高效的課堂學習,促進了教師對高效教學課堂的構建。
三 結合實驗教學,促進學生思考
初中化學的學習需要學習者通過實驗進行知識的深入理解。利用實驗進行化學知識的教學,可以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并通過對化學實驗過程和結果的觀察,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記憶。初中化學教師應注重通過化學實驗進行高效教學課堂的構建。
例如,在教學“溶液的酸堿性”時,為了讓學生學會對溶液的酸堿性、酸堿度進行測定與判斷,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了利用石蕊試液測試物質酸堿度的實驗。首先,在小試管中分別滴幾滴白醋、稀鹽酸、酸果汁,再滴入1~2滴石蕊試液。現象:石蕊由紫變紅。表明以上溶液為酸性。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通過現象的產生和觀察不斷刺激自己主動思考溶液酸堿性的作用,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溶液酸堿性對生命活動和農作物生長的影響的知識講解,由實驗引發了學生的主動思考,幫助教師構建了高效的教學課堂。
綜上所述,初中化學教師要達到建設高效的初中化學教學課堂的重要目標,就要將學生放在課堂教學的正中央,讓學生的學習需求帶動教師的教學方式升級,促進化學教師課堂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因此,教師要順應信息時代發展潮流,結合信息工具,促進學生主動預習和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同時注重趣味教學,激發學生興趣;并結合實驗教學,促進學生思考,讓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思考幫助化學教師建立高效的初中化學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 姚鳳堂. 構建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點滴體會[J].學周刊,2017(11).
[2] 林俊. 巧用興趣教學法 構建初中體育高效課堂[J].當代體育科技,201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