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琨
摘? 要:中職學生處于身體發展的重要階段,良好的體能素質和健康的體魄不僅是他們有序進行學習的基礎,也與中職生的職業能力有著密切的聯系。本文通過對體能模塊在中職學校中的意義和作用進行探討,分析太倉中專中職學生的體能素質現狀,根據學校的場地、器材、學生和師資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我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發展的體能模塊內容。
關鍵詞:中職學校? 體能模塊? 內容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96?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a)-0072-02
隨著社會的發展,職業教育的地位和重要作用越來越凸顯。體育教學是中職教學主要內容之一,而體能教學是學生體育教學順利進行的基礎,通過運動素質的學習和訓練,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身體形態、生理機能、身體適應能力,而且還可以塑造學生良好的意志和品格。
1? 體能模塊相關概念的界定
1.1 體能
包括人的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運動能力,其中體能的物質基礎是身體形態,生理基礎是身體機能,包括機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外在表現是身體素質,主要體現為耐力素質、速度素質、柔韌素質、力量素質、靈敏素質五大身體素質[1]。
1.2 體能模塊
《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體能模塊包括體能發展的基本原理與方法、測量與評價體能水平的方法、體能鍛煉計劃的程序與方法、有效控制體重與改善體形的方法和內容。”
2? 體能模塊在中職學校中的意義
為了提高中職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合理的體能模塊內容實施的意義和作用有以下內容。(1)不僅有效促學生運動能力的提升,而且有效提高和改善人體生理機能和身體形態結構。(2)設置不同的體能練習內容,可以激發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3)開展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徑,能輔助品質教育[2]。體能訓練可以培養學生堅持、勇敢的意志品質以及協作和團結的良好品質,對學生品德的塑造起到有效的引導作用。(4)可以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提高師生的互動性。(5)內容的多樣性,對教師課堂的教學與組織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可以督促體育教師不斷學習和進步。
3? 太倉中等專業學校學生體能素質現狀
通過入職兩年的體育教學實踐和對學生體質測試成績的分析以及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外在表現,總結當前太倉中專學生的身體素質現狀,具體如下所示。
3.1 力量素質薄弱
學生普遍存在速度力量、核心力量、耐力力量等薄弱的現象,女生腹部力量不夠,仰臥起坐達優的學生數量不多,男生手臂力量和上肢力量較弱,引體向上動作不到位,數量不達標。一半以上的學生在學習和練習動作過程中,不能有效運用身體的力量完成動作。
3.2 耐力素質不夠
耐力素質是反映人體健康水平或體質強弱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耐力素質的高低可以體現出學生身體素質的水平。中職學生不管是短時間耐力、中等時間耐力,還是長時間耐力素質都不是很樂觀。中長距離項目的測試成績普遍不突出,整體存在意志力薄弱、耐力素質有待加強的現象。
3.3 速度水平較低
速度素質是指人的身體或身體某一部位快速做出運動反應、快速完成動作和快速運動的能力。在速度素質方面,小部分男生所表現出的反應能力和爆發力還是可以的,身體各部位參與度很高,但是絕大部分的學生還是不能在練習和測試過程中呈現出快速奔跑的能力,速度水平表現出下降的趨勢。
3.4 柔韌和靈敏素質不佳
良好的柔韌可以降低運動的損傷,靈敏素質是指人體敏捷、快速地完成動作的能力。因此在反應人體身體素質水平方面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柔韌性對小部分學生來說,簡直是不可跨越,就算是簡單的分腿壓肩對他們來說都很困難。靈敏素質方面總體還可以,但是快速反應的意識較弱,動作練習較緩慢。
4? 中職學生體能模塊內容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可得,中職階段的男女生的速度素質、柔韌素質和靈敏素質,男生的相對力量,女生的力量耐力和相對力量都不再是發展的敏感期,而是處于停滯期階段。而男女生絕對力量素質均處于發展敏感期,其中男生的力量耐力持續增長;中職階段也是發展耐力素質的重要時期,特別是無氧耐力的提高[3]。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人體不同身體素質的敏感期不同,而且男女生在同一身體素質的敏感期也不同。因此在體能模塊內容的設計中,不僅要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練習相結合,而且內容選擇上,要貼近學生,符合學情[3],遵循身體素質練習的原則,按照學生該年齡段身體發展的規律進行設計。此外,要充分考慮學校的場地和器材,盡量能做到一物多用、一材多用,練習應靈活多樣、層次鮮明,這樣會起到有效的組織課堂,提高教學效果。
在體能模塊的內容設置中,因中專學生和普通高中的學生有些區別,又因所學專業不同、先前的基礎不同和性別不同,在課堂實施的的過程中要靈活調整課堂內容,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強度小次數多,使學生體會體能訓練帶來的益處。
考慮各方面因素,為了使體能模塊的教學有所效果,初步設置的內容如下,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會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變動。
4.1 體能模塊內容安排表
(1)速度素質:牽引跑、車輪跑、變速高抬腿、拋球加速跑、踏標記高頻快跑、男女追逐跑。
(2)耐力素質:立臥撐、折返跑、間歇跑、循環跑、法萊克跑、重復跑。
(3)力量素質:俯臥撐、收腹舉腿、單足跳、仰臥兩頭起、小推車、椅式抬人。
(4)柔韌素質:拉肩、跪姿壓肩、正、側踢腿、俯臥背屈伸、弓箭步轉腰腿、下腰。
(5)協調素質:跳繩、交叉步跑、后退跑、轉向跳、開合跳、雙手觸腳跳。
(6)靈敏素質:三角跳、十字象限跳、六邊形跳、移動躲閃、“Z”字形跑、“8”字繞環跑[4]。
4.2 體能模塊內容設置說明
(1)體能模塊教學時間為18課時。
(2)速度素質和耐力素質練習規定為兩組;力量素質練習內容俯臥撐、收腹舉腿、仰臥兩頭起為1min共3組;單足跳、小推車、椅式抬人練習距離為30~50m共2組;柔韌素質練習規定為兩組;協調素質練習內容跳繩2min共2組;交叉步跑和后退跑30~50m共計2組;轉向跳、開合跳和雙手觸腳跳為1min共3組;靈敏素質練習為三角跳、十字象限跳、六邊形跳和移動躲閃2min共計2組;“Z”字形跑和“8”字繞環跑為100m共2組。
(3)為了讓課堂不枯燥,盡量在內容安排上有交叉。
(4)男女生的各身體素質敏感期不同、基礎不同和接受能力不同,在內容實施過程中,會按照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保證教學進程的順利進行。
(5)如遇天氣、氣候等外在影響未能及時按照計劃進行的會迅速修改內容。
5? 結語
體育改革的背景下,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和強化學生核心素養對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體能訓練作為其有效途徑之一,促使身體和心理共同成長。因此中職學校加強培養學生的體能,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技術型人才是不可忽視的一點。
通過一個周期模塊課的教學,希望學生的體能能有較大的提高,尤其是核心力量和耐力能有所突破。體能水平的提高對其他體育項目的學習也會起到促進的作用,因此在后續的學習或是業余時間鍛煉時能激發學生的熱情,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參考文獻
[1] 張新.高中體能模塊課程內容的構建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8.
[2] 蘇升平.體能訓練在中職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9,9(6):13.
[3] 李虎.體能練習的有效設計與實施[J].中國學校體育,2018,2(9):50.
[4] 海汶,裴連軍,關巍,等.高中體能模塊設計案例研析[J]中國學校教育,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