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玲婷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科技的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教育,那么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不斷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力圖為學生提供更適合的素質教育。教師們一直在為此不斷地付出努力,不斷地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主要講述在新課標的背景下高三數學復習課程應當如何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新課標;高三數學;復習課程;教學有效性
高三階段是學生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之一,在這個階段當中,學生面臨著人生的分叉口,如果能夠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他們就能夠進入更好的大學,獲得更多的知識。尤其是高三階段的數學學習大多數為復習的內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更加注重自身教學的有效性,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當前我國高三數學復習課程當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認為,要想提升高三數學復習課程的效率就必須要先了解在當前我們的高三數學復習課程當中存在的問題。經過考察,筆者將這些問題總結如下:
(一)教師的教學理念有待改進
想要提升教學效率就必然要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而素質教育改革之后,國家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必須踐行生本理念這一教學理念,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但是在我國目前的高三數學復習課程中,學生的任務比較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會偏向從表面上看能夠快速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的師本理念,使得絕大多數學生覺得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沒有自由,他們在課堂中經常會感覺學習沒有新鮮感,沒有堅持學習的興趣,直接降低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從某些方面來說,師本理念的確能夠快速提升某些同學的學習成績,但是對于更多的學生而言,師本理念只是一種束縛的觀念,更是學生不愛學習的根源。在這樣的理念下,數學教學容易使得班級成績兩極分化,學習好的會越來越好,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則會更差,對于學生日后的生活和工作而言也有致命的損傷。
(二)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待創新
對于現階段的高三學生而言,學習是苦悶并且乏味的,這就要求教師應在課堂中使用靈活多變并且有趣的教學方法,但是在我們當前的高三數學復習課程中,很多教師其實是做不到這一點的,受到了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的教學手法大多比較單一且傳統。這種教學手法在某個時期是比較好用的,但是長期如此會使學生感覺課堂比較無趣,最終使學生慢慢喪失了學習興趣,課堂效率也降低了。在我們的復習課程中,很多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就是課前導入(總結課堂知識點并且對學生進行小檢測)—課堂內容講解(復習課程的講解內容一般是比較少的)—習題練習時間—講解這么一個過程,這種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不到提升,而且容易導致班級同學的學習成績兩極分化嚴重。這種教學模式使部分學生的意見得不到教師的重視,教師沒有做到個體化教學,最終就使學習好的學生的成績越來越好,而學習差的學生則沒有得到自己應當受到的關注而止步不前。
(三)課堂氣氛沉重,師生關系有待改善
傳統教學當中的師生關系是比較矛盾的,學生對教師的感情也是敬大于愛,很多學生還會出現“聞師色變”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有的教師放不下身段來和學生平等交往,他們依然秉持著之前的教學態度,認為自己才是課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人公,學生并不是。學生也受到了這種觀念的影響,他們不敢在課堂當中提出自己的問題,回答問題的時候也不是那么積極主動,最終使得整個課堂的氣氛比較沉悶,教師教學的效率也明顯降低。可以想到,如果教師不主動地去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的話,學生將會一直和教師保持這種不良的師生關系,最終使得師生關系僵化,很多學生難以對教師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師連學生的想法都不知道,又怎么能說是在真正的教學呢?
二、基于新課標下提升高三數學復習課教學有效性的方式
總結了以上內容之后,筆者認為,教師們應當首先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才能夠真正提升整個課堂的教學有效性。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及對于教學的研究總結出了以下幾種方法,希望能夠對廣大高三數學教師提升教學有效性起到一個良好的借鑒作用。
(一)制定教學目標,突出教學的目的性
在開始教學之前,制定一個教學目標是非常有用的。首先,教學目標能夠讓教師對自己的講課內容更明確,不會講到一半突然跑題。其次,教學目標也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中按照正確的邏輯去思考,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對于重點也能夠有一個深刻的理解。最后,教學目標還能夠幫助教師制定講課計劃,能夠讓整個課堂的節奏更好,從而提升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
譬如說,我們在復習有關函數的內容時,教師應當將函數的相關內容進行分類,根據班級中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教學計劃,規劃每節課程中不同的教學目標。當我們復習到“函數與方程”的時候,教師應當明確這堂課的目標是讓不理解函數方程的學生能夠有一個基本的認識,而理解了內容的學生則應當對做題中常出現的錯誤有所改進。這樣的做法能夠提高每個學生的成績,這才是我們高三復習課程的真正含義。
(二)制定復習計劃,讓每個階段有意義
復習計劃在高三數學復習課程中也是占據了一個比較重要的部分。首先,好的復習計劃能夠讓教師更快地實現自身的教學目標,也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更有條理,幫助學生改善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技巧。其次,一個良好的教學計劃也能夠使教師對班級學生的學習現狀有所了解,教師了解班級中學生的學習現狀,能夠幫助他們制定出更好的學習計劃,達到一個良性循環。教師在制定出復習計劃之后應當實時地告訴學生,讓學生也能夠有所了解,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在課下進行復習。
筆者總結了比較行之有效的復習計劃,如下:
復習的第一個階段,應當是基礎的復習內容,在這個階段當中,教學目標應當是對大綱要求的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進行全面的復習,提高學習的能力,主要以理解和記憶為主。教師應當以講述和閱讀的方式進行教學,練習的部分則要稍微少一些,在這個部分,我們主要找一些課本上相關的練習題就可以。這個階段主要是為了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有的學生為什么三年來一直學不好數學,就是因為他們基礎知識沒學好,導致最后出現這樣的情況。
復習的第二個階段,則是強化重點,應當對一些難點加以攻克,主要解決學生會出現的易錯點、疑點等問題。在這個階段當中,練習題已經開始占據主要位置了,教師對這些難點內容的講解應當在學生做完習題訓練之后,針對學生的易錯點、疑點等內容進行主要攻克。舉一個函數的易錯題例子,“函數f(x)=x2-3x+2的零點是A(1,0) B(2,0) C(1,0)、(2,0) D(1,2)”很多學生會根據函數圖象中呈現出的與x軸的交點選擇C選項,但是這是錯誤的,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理解零點的真正含義。所以教師要講清楚零點的內容,然后再根據這部分理論得出正確答案為D選項。
復習的第三個階段,主要是做一些應試的訓練,第三個階段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經常會利用這樣的方式去鍛煉學生的應試能力,讓學生能夠在考試當中找到自己的盲點,教師也能夠看到易錯點和疑點問題是否還存在,同時,在批閱完試卷之后,教師們應當對試題進行一個全面的講解。
最后一個復習階段是考前的調整階段,在這個階段當中學生應當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的作用是舒緩學生的學習壓力,并且通過高考模擬讓學生的心態和能力保持在最佳的狀態,讓學生能夠輕松備戰高考,取得一個相對好的高考成績。
(三)改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改善自身的教學方式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其一,貫徹落實生本理念,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明確自身的引導位置,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到課堂當中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教師們才能從根本上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
其二,應用問題教學法。問題教學法在高三復習課程上也能夠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所謂的問題教學法主要分為兩種應用方式。第一,問題導入的方法,這種方法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在課堂導入的時候使用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查看學生對知識的了解程度。比如說在復習“不等式”這個章節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問題引導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回憶,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觀察到哪個部分的問題是最大的,也是接下來課程最需要教師進行講述的。教師可以將這些錯題總結起來,利用易錯題對學生進行教學。像是“是否存在常數c,使得不等式■+■≤c≤■+■對任意正數x,y恒成立?”這個問題很多學生都會出錯,c確實是存在的,但是計算過程不同,教師應當講出正確的計算過程。第二,問題串的教學方式。問題串其實和問題導入的方法是差不多的,即在課堂正文內容的講解中教師也使用連串的問題對學生提問,通過每一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復習,讓學生學會在復習當中思考。
其三,思維導圖教學法。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已經逐漸應用在我們的日常教學當中。筆者認為,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時候思維導圖是非常簡單并且實用的。思維導圖可以由教師提供,也可以讓學生自行制作,再由教師提供正確的復習思維導圖。當學生在復習的時候看到思維導圖就能夠明白自己是哪出了問題,直接找到原因,或者他們也會從思維導圖上找到自己在這個章節應當復習的重點內容到底是什么。
比如說,我們學習“空間幾何體”的時候,就需要找到這個章節的中心內容(很明顯,就是空間幾何體),然后從空間幾何體引出三視圖、如何求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等。當然,思維導圖中也少不了對于錯題的改善,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的思維導圖中細細列出自己經常做錯的題型,順便把自己的錯解和正解都標明。如題目“已知三棱錐P-ABC的三側棱PA、PB、PC兩兩垂直,且長度分別為3、4、5,試求該三棱錐外接球的表面積。”很多學生的易錯點都是會將三角形ABC的外接圓當做是外接球的大圓,從而導致錯解。正確的解法是將這個三棱錐P-ABC補成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對角線就是三棱錐的外接球的直徑。那么學生按照這種方式標示在自己的思維導圖中,他們的復習才會事半功倍。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三是學生人生中的重要關卡,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在這個階段的壓力都是非常大的。教師能夠做到的是不給學生拖后腿,提升教學效率,讓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為他們的人生鋪好一條筆直并且順遂的路。
參考文獻:
[1]馮祥永,唐芬芳.新課標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考試周刊,2013(67):77-78.
[2]黃廷聰.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中問題設計有效性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22):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