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德歌
【內容摘要】中職語文教學在新課程改革的發展下越來越受到更多人們的關注,中職學生除了要注重對他們專業技能的培養,也要注重對文化知識的教學。閱讀是中職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但是卻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阻礙了中職語文教學的整體發展。因此本文中針對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中職 ?語文閱讀 ?教學有效性
引言
閱讀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中,所以其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中職學校多偏重于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而忽略對文化課程的學習,由此導致了很多學生認為語文課程學不學無所謂,閱讀興趣普遍不高。基于這樣的情況,想要實現精彩閱讀,提高語文教學的整體教學質量,還需要從問題的根本入手,重視閱讀教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才能促進語文教學的發展,幫助學生學好語文,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一、中職語文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1.學習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高
當前很多中職學校的生源渠道混雜,因此中職學生多為成績不太好或未能考入普通高中的學生,同時也有一部分學生是為了學一點技術直接進入社會工作以進修的目的才來的。這樣的情況就說明了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都不夠理想,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不高,不利于教學的良好發展。
2.學生缺乏對語文學習的正確認知
很多中職學生對語文學習存在著一定的錯誤認識,在他們的認知中會覺得自己進入中職學校主要是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就夠了,語文的學習可有可無,甚至還有一些學生覺得學習語文是在浪費他們的時間,語文中的古詩詞、散文等都是和自己所學的專業沒有任何關系。這種錯誤的認知會使學生逐漸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導致學習效果不佳。
3.教學模式過于單一
傳統的中職語文教學中多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狀態,除了簡單的提問幾句也其他的互動形式,這種單調的課堂模式不但令氣氛越發沉悶,而且玩手機、睡覺等現象十分普遍,這樣的情況下的教學效果令人堪憂。
4.教學內容脫離實際生活
當前我國中職教育對語文教學的課程設計及目標規劃缺乏明確性,再有市場中還存在很多中職語文教材的種類,一些中職學校一般都是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而選擇相應的教材,教學內容并沒有進行統一的設計標準。由此就導致了中職語文教學內容存在著很大的隨意性,使教學質量受到了嚴重影響。此外,中職語文教學的教材內容與普通高中的教學相比來講較為落后,也就是說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無法同步,脫離了生活實際,這樣就會另學生感到學無所用,由此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
二、提高中職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探討
1.讓閱讀回歸,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閱讀興趣
閱讀為文本與讀者搭建了非常好的溝通橋梁。所以在語文教師要在中職語文閱讀創新教學中擺脫“舍本逐末”的做法,讓這種錯誤的教學方式逐漸轉化為讓回歸文本、突出學生主體的教學形式,實現真正的閱讀教學。文本中飽含了作者的思想、意圖,只有深挖文本內容,充分閱讀才能夠更好的解讀文本,理會文本中所要表述的內涵,豐富其內容,這種創新性的解讀方式才能促進閱讀的高效性。因此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不要只注重于“表面化”功夫,也不要以“知音”的角度去感受作者,教師要帶領學生一起對文本進行略讀、細讀、品讀等方式對文本邊讀邊思考,營造出一種和諧的閱讀氛圍,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思維活躍起來,從而產生自身的獨特見解。
如,在《警察與贊美詩》一文閱讀學習時,想要更有效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通過談話導入來讓學生表達一下自己對警察的印象,以壞人的角度來闡述一下他們對警察的心理活動。然后教師在引入教學內容,講解文本中的警察、小偷。這篇文本中講述了小偷在做壞事的時候故意暴露在警察面前,并不害怕,這是什么原因呢?結合這一問題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更利于他們主動去參與閱讀,投身于整個閱讀教學中。
2.利用生活化展開閱讀
我們的生活與語文學習有著緊密的聯系,所以學好語文的前提就是要和生活的點滴保持溝通。所以在中職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關系,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將教材與生活的契合點發揮出來,充分展示出生活化的語文,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隨處都可以見到語文知識,并學會如何運用這些知識,提高生活感悟,豐富知識素養。
如《永遠的校園》這一課的講解時,教師就可以將作者懷念母校的情感與現實生活中學生對校園的情感聯系在一起,引導學生領悟校園精神,挖掘他們對自己校園的情感,從校園設施、環境等方面深刻記憶,用實際生活來感知語文,從而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切身領悟到作者對母校所要表達的情感,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思辨能力的發展,豐富文化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文觀。
3.組織多樣化的閱讀活動,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同時也要在興趣的激發下才能效果才會最佳。中職學生由于缺乏閱讀習慣及閱讀興趣,知識語文閱讀水平都不高,因此需要教師通過多樣化的閱讀活動來激發學生對閱讀的積極參與性,逐漸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養成主動閱讀的良好習慣。教師可以在閱讀活動初期以布置作業的形式提高學生的閱讀量,當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積累后就會產生興趣,可以組織一些競賽類的閱讀比賽,如“品讀經典”閱讀活動,學生在活動中可以了解自身的知識含量,激發學習的斗志,提高閱讀效率的同時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4.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想要有效地改變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首先教師需要改變自己傳統老舊的教學方式,逐漸將以自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中掙脫出來,將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從而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產生、形成更為理想、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師生間變成民主化、人性化的關系鏈。而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也會感到無比自如,思維和應變能力都得到很好的提升與培養。實現理想的課堂教學,需要師生共同的參與,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也要注重對學生課堂參與性的培養。
如在中職語文教材中《古詩兩首》的閱讀欣賞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進行預習,讓他們對這兩首古詩的作者及時代背景進行初步的了解。然后在課堂中簡單的講解一下,布置一個小任務,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可以自主運用任何方法來得出結論,如自行組建學習小組。之后教師可以請學生對古詩進行分析、鑒賞,查看和了解一下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中對古詩的認知、感悟以及見解。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閱讀中存在哪些認知誤區,并以合理的方式及時幫助學生進行糾正。以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并通過自主閱讀去感悟學習、提高學習,掌握知識。
5.拓展閱讀,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格
課外閱讀、拓展閱讀對中職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起到關鍵的作用,同時也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形成良好的品格非常重要。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讀書可以鏟除一切心理上的障礙,正如適當的運動能矯治身體上的某些疾病一般。”中職語文教師要結合多種引導方式來促進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讓學生切身領略到“書中的顏如玉、黃金屋”,領悟真、善、美;通過書籍的陪伴,逐漸早就良好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同時也能夠對自己的思想、行為進行反思,摒棄自身不好的行為與習慣。閱讀是修持自身的良好途徑,所以教師要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平臺,如故事比賽等,利用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們喜愛閱讀、愛上閱讀。
結束語
閱讀教學質量的高低與中職語文整體教學質量的高低有著直接的影響,同時也對學生的表達能力起到關鍵的作用。所以中職語文閱讀教學要注重學生能力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幫助學生在今后的社會工作中掌握一定的語言能力,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參考文獻】
[1] 邢文文. 淺議中職語文閱讀教學拓展的有效性[J]. 文學教育(上),2016 (9):84-85.
[2] 楊春衛. 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 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10).
[3] 黃玲玲. 中職語文教學嵌入專業教學的實踐研究[J]. 課外語文,2016(15).
(作者單位:河南省鄭州市經濟貿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