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東洪

【摘要】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其內涵對英語閱讀的教與學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融入顯性化、直觀性、邏輯結構性強的思維導圖是實現高中英語閱讀文本解讀的有效策略。基于核心素養,思維導圖如何實現對文本解讀的積極作用,分別從語篇體裁、語篇結構、語篇語境三個層面展開論述。
【關鍵詞】核心素養? 思維導圖? 高中英語? 文本解讀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8-0110-01
本文旨在探討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融入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閱讀在文本解讀中產生的積極作用,分別從閱讀文本的體裁、結構、語境三個方面展開,對思維導圖加以運用的有效性進行分析。
一、思維導圖對語篇體裁的宏觀呈現
特定的語篇體裁類型具有相同的組成要素。了解語篇體裁是文本解讀的重要前提,它能夠宏觀的呈現出文本的主題與方向。思維導圖將特定體裁中的組成要素進行直觀表達,結合閱讀者已有的知識水平,使新舊知識之間得以整合及新知識的內化與意義構建,提升宏觀把握語篇體裁的閱讀能力。
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M2 Unit 5 Lesson 3 Experiment in Folk一文為例,文本主要以時間軸線與音樂創作為脈絡,講述著名鋼琴家孔祥東成長歷程中的音樂故事。指向、系列事件、個人評價是記敘文的組成要素,通過思維導圖將文本中的要素進行提煉,簡潔明了地呈現出文中主題背景(Folk music)、主要人物(Kong Xiangdong)、時間指向(From birth, The?鄄5?鄄year?鄄old,Seven years old, At the age of 18, After years of performing, Began experimenting)等(見圖1),高效地獲取語篇題材,以此結合已有對記敘文知識學習經驗進行整合,使新知識的意義建構與內化。
二、思維導圖以圖式直觀表征語篇結構
語篇結構分析是進一步解讀文本內容的關鍵,同時也是作者寫作思維與讀者解讀思路交互的環節。思維導圖作為常用的一種圖示工具,運用線圖的聯結將語篇結構中的知識點,串聯成可視性極強的圖像。這樣具有結構鮮明的思維導圖能夠將知識構建出框架,有助于文本解讀過程的整體與細節的有效銜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M2 Unit 5 Lesson 3 Experiment in Folk一文中,語篇文本結構較為明了,以時間視角延伸出孔祥東從童年到成年與音樂之間的故事(見圖1)。思維導圖直觀表征文本結構順序,以不同時間階段層層推進事件的發展變化。
三、思維導圖將內隱的語境特征顯性化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高中英語課程在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強調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分析和處理能力。閱讀文本是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針對文本內容中語篇體裁、語篇結構的解讀尚且是信息獲得和思維活動的表淺層面,還需進一步深化解讀語篇語境,提煉分析文本內容中的邏輯脈絡、情感態度以及語篇傳達的意義。Experiment in Folk一文中,運用思維導圖,將內隱于體裁與結構中的語篇語境信息顯性化,即孔祥東音樂創作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強調其精神品質:hard work,patriotism,confidence,innovation perseverance,diligence等,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深入解讀文本內容。
四、小結
思維導圖能夠讓教師在英語閱讀的教學過程清晰地呈現文本內容所傳達的信息和知識。將思維導圖融入文本解讀教與學環節中,由淺及深的將文本的語篇體裁、結構及語境等信息實現高效地提煉分析,充分培養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發展學生良好思維品質,傳遞文本內容中的文化意識,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顧敏.融入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閱讀文本解讀[J].教育與管理,2014(13).
[2]潘華云.高中英語閱讀文本解讀中思維導圖的應用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