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蕾


【摘 要】 目的:分析腦梗死后遺癥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對患者康復效果影響。方法:病例選取時間為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50例本院收治的腦梗死后遺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就診時間分為研究組(n=25)和對照組(n=25)。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方法,研究組行常規護理+針對性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康復效果與心理狀態、護理前后Barthel、FCA評分。結果:研究組患者護理效果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前,兩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無差異(P>0.05),護理1周及出院時,研究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前,兩組患者Barthel、FCA評分無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Barthel、FCA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腦梗死后遺癥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措施有助于提高康復效果,改善患者消極情緒,提高Barthel、FCA評分,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 腦梗死后遺癥;針對性護理措施;康復效果;心理狀態
腦梗死屬于常見腦血管疾病,病死率高,患者容易留下后遺癥,為此,本院提出針對性護理方法,立足于多方面、全過程進行康復護理,盡可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建立康復信心、緩解焦慮情緒,得到了良好的護理效果,現進行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病例選取時間為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選取50例本院收治的腦梗死后遺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就診時間分為研究組(n=25)和對照組(n=25)。對照組:男(n=13)、女(n=12);年齡45~85歲,平均年齡(61.2±5.3)歲;研究組:男(n=14)、女(n=11);年齡45~85歲,平均年齡(60.9±5.2)歲。兩組患者病歷資料(性別、年齡)對比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方法,分為康復訓練指導、基礎護理、營養供給。
研究組:常規護理方法+針對性康復護理。第一,引導患者保持舒適體位和肢體訓練,定時變換體位約2~3h次。雙手雙腳保持最佳功能狀態,避免下肢伸展、上肢屈曲姿勢,擴大關節活動范圍,引導患者雙手交叉上舉、下肢橋式鍛煉。第二,坐起坐位平衡訓練,移動患者到床邊,患腿下墊上健側的腿,通常在自然屈伸下向患側旋轉軀干。經過康復訓練使患者掌握軀干活動狀態,健側手握住球體并擺放,有助于機體功能提高。第三,步行上下階梯訓練方法:分解訓練幫助患者掌握訓練方法,訓練時間為1周,再次調節訓練力度逐漸升級為上下階梯訓練。第四,輔助患者穿衣、飲食,逐步引導自主護理。第五,不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焦慮、抑郁情緒,護理人員可以為其講解成功案例增強康復信心,保持樂觀情緒。
1.3 評價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康復護理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2)比較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評分,評分越高,心理狀態越差。3)對比兩組患者Barthel、FCA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處理與分析,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用(±s)和(%)表示,對比采用t檢驗與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
研究組患者護理效果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
護理前,兩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無差異(P>0.05),護理1周及出院時,研究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2.3 對比兩組患者Barthel、FCA評分
護理前,兩組患者Barthel、FCA評分無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Barthel、FCA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3 討論
腦卒中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特點,給患者生活帶來直接影響,存在心里障礙,影響患者康復效果[1]。腦梗死后遺癥焦慮情緒影響患者康復,腦梗死是由于腦部血管病變引起的,對患者腦部神經產生損傷從而降低肢體活動水平[2]。康復治療作為康復醫學主要內容,是對疾病、傷殘患者康復護理的有效方法,應用在腦卒中患者效果良好,提高生活質量[3]。為此,本院提出針對性護理方法幫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得到了良好的護理效果。
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護理效果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1周及出院時,研究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Barthel、FCA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針對性護理是結合患者病情制定科學的護理方案,是基于醫學與行為科學基礎上[4]。腦梗死患者中,神經結構與組織在受損后存在重塑性,行為護理為再生創造條件,經過肢體康復訓練提高患者機體功能。此外,通過語言訓練、心理疏導提高護理依從性,引導患者看圖說話、寫字提高肢體功能,主動與患者交流改善焦慮情緒,保持樂觀情緒[5]。相對于傳統護理方法,康復護理效果良好、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降低Barthel、FCA評分,提高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腦梗死后遺癥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措施有助于提高康復效果,改善患者消極情緒,提高Barthel、FCA評分,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有一定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小玲,胡利,萬熊,等.共情護理對老年腦梗死患者情緒、治療依從性及康復效果的療效[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8,45(02):187189,193.
[2] 趙惠娟.優質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的療效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8,18(05):163164.
[3] 白玉玲.病友結對康復模式對腦梗死偏癱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8,35(03):471473.
[4] 李福強.針灸康復治療措施對急性腦梗死認知功能及預后的影響分析[J].河北中醫藥學報,2018,33(06):4143.
[5] 楊菲.優化溶栓護理流程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25):30713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