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梅
摘 要:傳統的學校教育中,對學生依據文化課成績進行分班教育,這種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損傷了學生的自信心,與分班教學相比,分層教學是一種更為合理的教育方式,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適宜于當前新課改的需要,解決了個體發展與共同進步之間的矛盾。
關鍵詞:初中語文;分層教學;實施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育個性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新課標指出:“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過去,許多學校根據學生成績將學生分為快慢班進行教育,這很大程度上損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法,是提高初中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它著眼于班級內部,實現了不同層次的學生的交流與提高,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適宜于當前新課改的需要,解決了個體發展與共同進步之間的矛盾。
一、語文老師要做好分層備課
上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初中語文老師要依據學情,做到有針對性地備課,在語文課堂上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采用“一刀切”式的備課方式,這就造成了A類學生“吃不飽”,C類學生“吃不了”的現象。這樣的備課造成的后果是A類學生不愿意全身心地投入課堂中,浪費了學習時間,同時還挫傷了C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了惡性循環。一般來說,一個班內的學生參差不齊,能力不一,基礎有別,這就要求老師在備課時,要根據學情來設定教學目標,以適應學生的學習實際。
1.備好教材
教材是授課的依據,對教學內容進行具體的闡釋,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物質載體。所以在分層教學中,老師備課時,要充分地研讀教材,用科學的方法將教學目標進行分層,要求所有學生都要達到的目標設置為C層,要求多數學生達到的設置為B層,A層設置為學習能力強的學生。
比如在學習《紀念白求恩》一課時,可確定如下的分層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的相關文學常識,積累文中的字詞;
(2)整體感知課文,概括段意,理清文章的結構;
(3)學習文章夾敘夾議的寫法,了解文中“敘”的作用;
(4)學習文中敘議結合、以議為主的寫法,了解對比論證的寫法;
(5)學習文中寫到的白求恩同志的偉大的共產主義精神。
這篇課文共設計了5個教學目標,其中(1)(2)(5)是C層學生要達到的學習目標,(1)(2)(3)(5)是B層學生要達到的目標,而A層的學生5個目標要全部達到。
在語文教學中只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備課,讓各層級的學生實現各自應達到的目標,這樣的教學才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備好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要上好一節課,就要充分了解學生,不僅了解學生已知的經驗,還要了解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涉及知識繁復,體系龐雜,所以在備課時,老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考慮學情,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相應的問題,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途徑。
二、語文老師要做好分層授課
老師在課堂上要對教學內容做好分層,對低層級的學生要降低要求,放慢進度,注重對他們做好鼓勵;對中層級的學生要注重做好語文知識的積累,關注學生的小進步;對高層級的學生要在較高層次上讓他們得到發展,在語文學習中要提升他們的能力和綜合素養。
1.讓小組合作發揮優勢
一般來說,分層教學中會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中,老師先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再進行小組內的交流討論。在這個過程中,每個組員都有自己的理解,這其實是間接地讓不同層級的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來,讓所有的學生都有事可做。同時,在同一個問題的探究上,鼓勵A層級的學生能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B層的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后拓展思維,C層的學生能夠掌握基礎性的知識。
2.設置問題要有梯度
在分層課堂教學中,老師通過設置一系列的問題來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這些問題的設置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老師通過問題的優化設置,讓每位學生都掌握相應的知識,讓不同層級的學生都得到滿足,提高課程整體學習效率。
比如在學習《再塑生命的人》一文時,可設置如下問題:
(1)莎莉文老師是怎樣教我認識具體事物的?(要求在原文中找到答案)
(2)莎莉文老師給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3)從莎莉文老師教導我的過程中,可看出她是一位怎樣的老師,海倫又是怎樣的學生呢?
(4)如何理解文章的題目?包含了我對老師怎樣的感情?
(5)從莎莉文老師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這5個問題中,(1)(2)是所有學生都要回答的;(4)(5)是B層學生要回答的;而A層學生要回答所有的問題。
三、語文老師要做好分層評價
合理的分層評價對學生來說更加公平,評價時老師要因人而異,對A層學生積極評價,樹立其在班級中的榜樣作用;對B層學生的評價要建立在鼓勵的基礎上,促進他們的進步;對于C層的學生要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通過表揚和肯定激發其學習的興趣,消除畏難情緒。看似簡單的評價,卻在無形中促進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有助于A層學生樹立長遠的目標,B層學生努力進入更高層級,C層的學生收獲了學習的成就感。相反,如果采用傳統的評價方式,依據考試成績來對學生進行評定,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實現分層教學,不但能提升整體學習效率,還能促進班級內學生的全面發展,這符合新課程理念,真正實現了差異性教學,促進了學生的個體發展。
參考文獻:
胡善通.分層遞進,提高學生素質[J].上海教育,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