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霞

摘 要: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對于其未來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除了注重學生數學知識的教學之外,還應當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小學數學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想構建高效數學課堂,實現教學目標,就應當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基于此,探究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以“正比例和反比例”為例。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核心素養概念的提出對于小學數學教師是一項非常巨大的挑戰,要求數學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落實立德樹人的基本要求,注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讓學生利用自己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促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發展。
一、促使學生形成數學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前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因此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經常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因此,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當注重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讓學生從問題出發,探究數學知識,并引導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所謂的數學問題意識,就是讓學生一旦遇到數學問題的時候,就會自動地生成幾種解決方案。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發展學生數學問題意識,一方面,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問題引入數學課堂上,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解決數學問題,并讓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數學知識對生活的重要性,全面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另外一方面,教師在進行具體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地補充一些關于數學知識的歷史故事,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在人類歷史上的重要位置,從而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去。
例如,“正比例與反比例”教學過程中,教師給學生展示“一輛汽車一個小時行60千米,兩個小時行120千米,三個小時行180千米,分別說出所行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并讓學生分析這些比說明了什么?”讓學生從問題出發,認識比例的意義與基本性質,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實現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
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后續數學知識的學習至關重要。學生應當具備嚴謹的數學計算能力與邏輯能力,從而更好地實現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要想全面地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那么教師應當從兩個方面入手,主要包括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問題需要學生具備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教師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教學,首先讓學生從游戲出發,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總結數學規律,然后其他學生進行猜想與驗證,從而更好地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
例如“正比例與反比例”教學過程中,教師給學生展示關于竹竿與影子長度的表格,讓學生根據表格上的數據繼續往下寫,并繼續求出它們之間的比值,之后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比例的各個部分,讓學生以游戲的形式進行強化記憶,邀請一組學生進行演示,兩位學生扮演外項。兩位學生扮演內項,剩下的學生分別扮演等于號與冒號,當外項學生與內項學生調換位置之后,讓學生指認外項,依然是站在外面的學生,從而幫助學生鞏固比例基本知識。
三、鼓勵學生合作探究學習,進一步鞏固數學知識
在新課程背景下,倡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對于全面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站在長遠的角度而言,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短期鞏固數學知識,長期發展學生綜合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在進行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具體內容,給學生安排適當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從而加深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印象,鞏固學生的數學知識。
例如“正比例與反比例”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學生以小組的形成進行合作探究,讓學生完成下列的表格,探究正比例與反比例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通過具體的表格引導學生完成比例知識的學習,讓各個小組之間進行比賽,看哪位小組成員完成得最好,之后讓學生自覺完成課本上的例題,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鞏固關于“正比例與反比例”的相關知識,學生為了完成教師的任務,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同時遇到不會的問題,就會請教其他小組成員,獲得正確答案。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綜上所述,教師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注重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實際問題,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并在基礎上促進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陳富國.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9(3).
[2]吳慶禮.核心素養參照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