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日
[摘 要] 利用“快樂”“高效”打造小學數學課堂的教育價值顯著,對于小學數學教育的整體水平有明顯的提升作用。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需要不斷創新和改進教學方式,尤其是摒棄以往題海戰術的教育習慣,采取傳承與發揚的教育思路,最大程度地優化教學,激發學生的計算思維與興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從而實現教學質量的持續改進。
[關鍵詞] 小學數學;快樂;高效;課堂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高度重視快樂與高效兩個方面的教育要求,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輕松愉悅感受,促使學生樂于學習,愛上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快樂與高效的應用方式非常多,例如借助情境創設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間接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參與積極性,在滿足快樂目標的同時也達到了高效的目標。對此,探討利用“快樂”“高效”打造小學數學課堂具備顯著的教育價值。
一、小學數學教育現狀
在以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教師為了提高及格率和優秀率,普遍會在教學中采用題海戰術,使學生在大量的題目練習中掌握解題的方法技巧,從而達到提高解題能力的目的。但是,在這種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并不高,并且因為重復性突出,所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差,整體教學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此時,應用“快樂”“高效”實現課堂的改進顯得格外重要。
新課改對現階段教育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提倡以人為本進行教學,這對教師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如何打造一個高效課堂,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已成為眾多教師面對的難題。而當前小學數學教育水平仍然處于停滯不前的困境,其主要原因在于師生雙方面。從教師角度來看,主要是因為教學方法不合理,教學方式過于枯燥、乏味,定式教育現象嚴重,導致教學氛圍比較沉悶,學習主動性缺失。從學生角度來看,問題在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差,不會主動探索和思考數學問題,學習過程中只會在教師的要求或指揮之下進行思考,缺乏思考自主性,導致整體教學效果較差。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之下,合理地創建“快樂”“高效”的教學課堂能夠改善師生雙方面教學效果,不僅能夠減輕教師教學壓力,還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
二、利用“快樂”“高效”打造小學數學課堂的方法
1.豐富情境,激發快樂
高效的數學課堂,需要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歷與知識背景出發,為學生量身設定生動有趣、富有挑戰性和趣味的學習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學習熱情。之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師普遍都是采用口頭描述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本身會嚴重阻礙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以及思維探索能力等均會形成阻礙。[1]對此,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突出“快樂”“高效”的關鍵便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借助多種途徑實現興趣的激發,激發學生在學習思考過程中的主動性。
例如,在雙位數加整十數與一位數的教學方面,教師應當及時創建教學情境。教師在教學之前可以創建情境,例如:“為了感謝同學們的陪伴,小明打算帶著同學們到公園游玩,并帶著同學們一起玩數學大轉盤。轉盤游戲的規則是停下來之后便需要說出所指算式的結果。”采用這一教學情境創建方式,教師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關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促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實現計算能力的提高,從而持續提高教學質量。
2.引入生活,豐富快樂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能力與興趣激發,同時還需要幫助學生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逐漸達到學習目標。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優質的教學情境,實現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同時還需要適當地引入生活化的元素,使學生能夠意識到數學與生活的關聯,能夠在平常的學習中主動提高數學應用意識以及生活化應用意識,這也是提高學生創造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2]
例如,在對比數字大小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方式進行教學,將生活元素加入練習題當中進行教學。在引入生活化內容時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生活經驗、思維理解能力等進行設計,例如提供一張公園里的照片,其中有貓有狗,讓學生通過觀看圖片形成生活化的理解,此時教師再提出與對比數字大小相關的問題,如“貓比狗多多少?”“貓與狗的總和比狗多多少?”等,借助這一類型的數學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探索興趣,同時將抽象的數學內容轉變為生活化的內容,在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同時,也間接實現了對學生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
3.強化交流,提高效率
教師與學生長期以來都是一種矛盾的關系,學生敬畏老師而不敢與老師交流,從而影響學習效果。要想改變這種情況,老師要時刻關注并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加強溝通,為學生創造一個友好且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需要高度重視課堂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并且在教育互動過程中提升效率,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3]課堂交流是教師掌握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同時也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改變與優化教學策略、步驟的有效途徑,所以做好課堂中的師生互動交流顯得非常重要。
例如,在教學幾何圖形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開展課堂對話,如“總結生活中所看到的物體屬于什么圖形”,讓學生以分組討論的形式實現對現實中物品的記憶與理解,并由所有同學一同參與,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匯報總結的結果,對比每個小組的匯報內容看誰最豐富,這樣的分組討論教學方式也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對圖形的認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教室內的物品進行分析,例如桌子是長方形,橡皮是圓形,車輪是圓形等,借助這樣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效果。
4.電化教學,增加趣味
小學生對具有實際形狀的事物更感興趣,思維更傾向于形象思維,對直觀生動的物體更加印象深刻,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設備,進行電化教學,通過展示一些圖片、視頻來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掌握,有效減少傳統數學課堂上的枯燥乏味,而增添較多的趣味與亮點,將晦澀難懂的知識通過視頻方式使抽象變得具象,自然也能化難為易,幫助學生更好學習。
在進行連加、連減的教學中,可以利用電腦在課件中插入動畫視頻,例如演示小猴掰玉米,第一次掰了1個,第二次掰了3個,第三次掰了2個,根據畫面學生能夠很容易地列出算式:1+3+2,總共掰了6個。這個過程學生不需要老師指導便能夠從動畫中清晰懂得如何列出連加算式,整個過程順暢容易,學生也很容易就能學到知識。多媒體演示可以為課堂增添不一樣的趣味和亮點,幫助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實現快樂高效課堂。
綜上所述,利用“快樂”“高效”打造小學數學課堂的教育價值顯著,對于小學數學教育的整體水平有明顯的提升作用。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需要不斷創新和改進教學方式,尤其是摒棄以往題海戰術的教育習慣,采取傳承與發揚的教育思路,最大程度地優化教學,激發學生的計算思維與興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從而實現教學質量的持續改進。
參考文獻
[1]陳靜. 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淺談如何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 神州,2017,(30):23.
[2]錢婷婷.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游戲化學習的思考與實踐[J]. 科普童話:新課堂,2017,24(17):233-234.
[3]劉寶清. 巧妙運用教學游戲,打造小學數學趣味課堂[J]. 神州,2017,14(12):109.
責任編輯 李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