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是學生小學教育中的重要一環,對于提高學生數學知識水平、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等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新課標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新的教育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已成為當前廣大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課題。文章就在小學數學中巧妙結合生活元素,構建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生活化素材的應用進行討論分析,為廣大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活元素;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策略分析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和綜合素養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巧妙結合生活化元素,不僅可以增強數學教學的趣味性,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生活元素的應用,也有助于滿足學生的認知需要,促進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從而為有效增強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效果,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生活化素材運用的相關原則
(一)明確生活化教學的目標
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有效運用生活化素材,首先要明確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目標。在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過程中,明確以生活教學推動數學計算教學的核心思想,著重強調生活化素材對學生的引導性和啟發性,使得學生在快樂游戲的同時,增強對于數學計算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從教材大綱要求和實際教學需要出發,圍繞教學內容展開一系列生活化課程設計,不能盲目使用,反復穿插一些與計算教學無關的內容。要把握好準確的教學目標,突出本節知識重點和難點,利用生活化教學手段,降低學習難點,促進學生及時理解掌握數學知識,提高學生數學計算應用能力。
(二)明確全員參與原則
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運用生活化素材,教師應積極遵循保障全員參與原則,以保證在生活化教學的開展過程中,絕大多數學生能夠被吸引其中,從中得到有效的引導和啟發,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發展。同時除常規設定一些生活化教程,來促進多數學生參與數學計算學習,理解掌握相關難點重點之外,教師還要有針對性的開展生活化教學,對于一些平時表現不積極、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制定出一套有針對性的生活化教學策略,以此來增強學生學習數學計算的自信心,提高學生數學計算水平。通過靈活運用生活化素材使得計算教學活動能夠滿足不同知識水平、不同理解能力的學生的學習需要。
二、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生活化素材運用的具體策略
(一)挖掘生活資源,補充教學內容
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融入和應用生活化素材,教師可以通過挖掘一些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數學教學資源,來補充豐富數學計算教學內容,增強數學計算教學的趣味性。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家長及教師認為數學計算學習和游戲是兩碼事,游戲和數學學習應該分開來,否則玩游戲就會影響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的提高。然而,數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數學的計算與應用也相當廣泛,例如,學習了百分數應用題以后,可以讓學生練習:李華2015年4月1日把壓歲錢1500元拿到銀行存定期二年,年利率是3.75%,那么到2017年4月1日,她可以得到多少元?通過挖掘一些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數學教學資源,既豐富了數學教學內容,增進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了解,也為數學課堂教學增添不少趣味,使學生能夠更加主動、更加積極地參與的數學計算學習中來,有力地促進小學數學計算教學質量的提升。總之教師要充分挖掘身邊的生活化資源,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尋找教學靈感,利用學生常見的小游戲來講述其中包含數學計算教學知識技能,從而激發學生對于數學計算學習的愛好和興趣,提高數學計算教學效率。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認知水平,從實際的教學情況出發,制定出一套科學的符合學生實際需要的生活化素材運用策略。注重生活化素材的運用對學生主體性的引導和啟發,鼓勵學生積極主動進入到課堂探索進程中來,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探索學習的欲望,及時為學生提供指導和幫助,促進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在學生遇到一些一時無法解釋的問題和現象時,教師不要急于給出答案,可以運用游戲教學中的某些要素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引和提示,讓學生帶著問題尋找答案,在親身實踐思考的過程中促使學生自主尋找答案、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導學生學習“位置與方向”時,教師先在課前讓學生畫出美麗的學校,課上利用這些圖畫進行教學,先讓學生確定出教學樓、學生宿舍、食堂、辦公樓、教師宿舍各自的方向,再讓學生分析它們分別在哪幢樓的哪個方向、在圖上應該怎樣畫等。本來這部分內容是一個學習難點,但學生卻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很快掌握了。這些教學實踐使我深深地體會到:適時恰當地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教學,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使他們快速、牢固地掌握知識。通過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模擬游戲,既有效地鞏固了學生對“位置與方向”的認識,同時也有效啟發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增強了學生數學計算和應用能力。
(三)積極運用新技術,創新教學方式
互聯網信息技術是近年來在廣大中小學教學廣泛應用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地幫助教師減輕教學備課壓力、補充教學資源、優化教學模式,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在小學數學運用生活化素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創新教學方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運用互聯網技術下載一些小游戲,在課堂教學時帶領學生通過玩游戲來學習了解數學知識,如運用幾何連連看幫助學生訓練學生對于圖形的分類識別,運用一些算術型游戲培養學生的算術能力等。此外,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制作一些學生喜歡的動畫,來促進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圓柱的表面積”這一部分內容時,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展示一些生活常見的物體圖像,引導學生分辨出那些屬于圓柱體,此過程可以組織每一位學生參與回答,以有效吸引學生興趣。當課件轉到第二頁,教師再引導學生說一說圓柱體有幾個面?有什么特點?以此類推,逐漸引導學生分析推算出圓柱的表面積計算公式。通過這種方法,既可以使幾何計算教學變得更為形象具體,便于學生理解和吸收,同時也可以使學生在愉悅輕松的環境中,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動力。
(四)巧妙運用生活材料,提高教學效果
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教具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手段,然而,如果大量購買使用數學教具,不僅會擠占有限的教育資源,同時,教具的損耗與廢棄,也會增加環境負擔。此外,由于有時購買定制的教具,與學校教學的教材內容不相符,往往也難以滿足廣大教師的教學需要,進而容易給學校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故而如何有效地選擇和運用教具,是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此時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生活中身邊的廢棄材料自制教具,來滿足教學需要,節省教育資源。同時,組織學生開發運用廢舊資源,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一舉多得。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圓的相關知識及計算這部分內容時,如果只是在黑板上進行圓的知識點講解,那么就會顯得較為枯燥乏味。為了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采用充分利用生活中身邊的廢棄材料自制教具的方法,組織學生開發運用廢舊資源,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促使學生動手實踐的方式學習數學知識。在課程開始之前首先將學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組,然后將用廢棄的紙張制作成的圓形模型以及圓形的紙張,在課程開始的時候,將這些教具分發給學生,讓學生聚在一起用直尺等工具進行測量,此外還可讓學生對紙質的圓形模型進行折疊,以發現圓的相應特點。在這之后,教師要將學生在動手實踐過程總結出來的知識進行匯總,最終師生一道推導出圓的計算公式。教師通過運用廢舊紙張制作的模型開展學習活動,既有效地鞏固了學生對有關圓的認識,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水平。
(五)結合生活實踐,提高學生數學應用水平
通過促進課堂學習與生活實踐相結合,不僅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鞏固數學知識基礎,同時也有助于促進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的結合,使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探尋數學知識的奧秘,了解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因此,教師在運用生活化素材開展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過程中,要科學地設計學生課下學習內容和任務,促進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了解數學知識的奧秘。如教師可以加強家校合作,鼓勵家長有意識帶領學生認識身邊的數學,比如統計一下本周家庭消費總支出,分析各項消費在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與家長一起討論一下如何進一步優化家庭消費結構;放學歸校前后,計算自己家與學校之間的位置與方向,統計測量自己幾個月來的身高體重變化等等,總之,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一起探索下生活中數學知識的運用,使學生更加真實具體的感受到自身數學計算能力提高的重要意義所在,在實踐中學習數學知識。與此同時,通過組織師生課下活動,也有助于增進師生對彼此的了解。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生活元素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上的應用,既豐富了數學教學內容,增進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了解,也為數學課堂教學增添不少趣味,使學生能夠更加主動、更加積極地參與的數學計算學習中來,有力地促進小學數學計算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在運用生活元素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樹立科學的小學數學生活化教育理念,重視數學教學生活化在滿足學生認知需要,增強學生學習主體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進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的結合,使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探尋數學知識的奧秘,了解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強發蓮.基于生活化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探究[J].新課程,2019(5):90.
[2]石信清.關于農村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2018(28):53.
作者簡介:
林濟鑫,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平和縣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