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揚
【摘要】筆者在教學中,通過“先學后教,隨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形式多樣的反饋形式、科學有效的評價與鼓勵機制、適當的學習競賽等,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使學生產生想學、喜歡學,有急切的學習愿望,從而達到讓學生主動學習的目的。
【關鍵詞】主動性;先學后教;隨堂訓練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一、采用“先學后教,隨堂訓練”的課堂模式激發學習的主動性
中科院心理所吳瑞華教授認為,“初中階段的學生,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完全靠自學,一般的學生可以接受教材內容的60%以上。” “先學后教,隨堂訓練” 教學模式改變以往的英語教學以語言項目的學習—操練—鞏固為主的環節,主要通過先學—學生互教和教師指導—隨堂訓練三個環節來實現教學目標。我按教學內容的不同,列出各環節的側重點(請看下表)。
在先學環節中,筆者引導學生,準確明了地提出本單元的話題、教學重點難點,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給學生5-10分鐘自學時間,期間教師進行巡視,并豉勵學生高效地完成自學任務,后教環節則檢測學生自學效果,小組成員進行質疑,把自己有疑問的內容提出來,組員間互相解答,并說出理由,受教者易于理解、接受,教者通過解釋,加深了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學生間的互教能起到一石二鳥的作用。最后小組長匯報學習情況,提出疑問,由教師解答,教師可適當加深知識面,增廣學生的視野。隨堂訓練,就是教師通過該堂所學內容開展練習,像競賽,像考試那樣完全獨立地、快節奏地按時完成,也可小組完成,如活動產品(Project)。即時準確地查漏補缺。課后作業要有針對性,做到高質適量,并起到導向性作用。這樣一個先學后教、隨堂訓練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學會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在不知不覺中形成。
二、通過學習結果調動學生的上進心
通過常規教學反饋學習結果。通過課堂上學生的一系列反應獲悉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作業及時批改評講,個別有錯的要進行耐心輔導。學生通過聽寫、測驗、考試了解自己的學習結果,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和存在問題,這有利于激發學習上進心,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筆者對學生每次測驗都進行認真分析,結果發現名次滯后的同學,上課更專注,作業更認真了,而下一次的測驗有明顯進步,名次較前的同學信心更足,而且為穩住成績,學習更主動了,每次的測驗成績相對穩定。因為學生們知道自己的學習結果,對學習產生很大的激勵作用,同時也在強化正確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正確評價,積極鼓勵,強化學習的主動性
教師對學生的學習作出正確的評價和積極的鼓勵,是對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習態度的一種強化方式。在教學中對學生學習的評價,贊揚優于批評,而藝術地批評比沒有批評的好。筆者對學生的每次測驗都進行認真分析,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進行客觀的評價,對有進步的學生進行表揚,對學習成績穩定的學生提出希望,和退步的學生坐下來一起分析考試失利的原因,并加以耐心輔導。在下次測驗時,結果發現,被表揚的同學有進步,被批評的學生進步最快。對學生取得的成績應給予肯定,對做得不好的地方應批評教育,把兩者結合起來,這才會收到好的教育效果。評價要及時,因為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記憶猶新,評價和激勵的作用就大。所以,筆者對學生的作業做到精批細改,及時發還,使學生能迅速糾正錯誤。評價還要有具體、針對性,因為學生知道自己的成績方面更明確,動力更大。所以,筆者在批改作業時,盡量做到具體而有針對性,個別學生還進行面批,這樣效果更好。
四、適當開展學習競賽,激發學習熱情
適當開展學習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自覺性的有效手段。在競賽過程中,學生的成功感更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能力大大增強。學習競賽的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筆者所教初三的兩個班級的英語,每次測驗后我都進行總結,把兩個班的優分率、平均分、合格率進行比較,在評卷時公布了成績,有些學生很緊張地問,另一個班的成績怎樣,要是比別班差幾分,那么下次測驗就會追上來,教學結果表明在正常情況下同一教師教兩個班的成績,平均分最多差1-3分。這樣的班際競賽能促進班與班之間的競爭、對提高整體水平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精神。堂上開展組與組之間的比賽,可以是一大組,或幾人一個小組,分組表演對話或看圖說話,對做得很好的組給他們一個“Great”,對有進步的組應給予鼓勵,這會更大促進英語交際能力,對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很有好處。還要注意對學困生的幫教工作,給他們表演的機會,問一些簡單的問題,使他們能答出,為他們創造學習成功的機會,使他們能進行“自我”競賽,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克服自卑感。這會更好地提高全體學生的成績,從而形成學習的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