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春明
【摘要】當前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教師積極響應了有效教學的號召,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時,也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創建良好、科學的教學策略,以完善初中數學的教學進度。初中的數學課程作為一門基礎的教育學科,深受教師以及家長的關注,對于如何提升初中生的數學成效,也是被廣泛關注的重點。對此,本文基于有效的初中數學教學內涵與特征,并針對數學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以下幾點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教學策略,從而使初中教師順利地完成數學教學任務,提高初中生的數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策略探究
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初中的數學教師要更加注重利用教材中的基礎內容,重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形成一種教師善于教學、學生勤于學習的學習風氣。數學教師為學生講授數學課程知識的同時,必須要結合現實生活,將教材中理論、復雜的書面知識內容變得親切與生動,讓學生輕松、愉快的氣氛下進行學習數學知識。身為一名新時代中的初中數學教師,不僅要有良好的教學觀念,還要將這種理念充分地體現到數學教育教學當中,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數學知識內容,從而引發初中學生對數學的熱情,提升他們的數學成績。
一、有效數學教學的內涵特征
(一)有效數學教學的內涵
有效的教學在現代教育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分支,其所指的是教師與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數學教學的活動當中,需要初中教師采用適當的教學對策,讓初中生的學習與生活都可以得到全面的發展。有效指的就是教師在進行數學課程教學時,及時、正確地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數學課程知識,在成績和效率上取得進步與發展。而教學是指初中教師在教學中要有一套自己專屬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并通過自己的教學技巧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監督和促進,使他們的成績和效率得以提高,以激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二)有效數學教學的特征
有效的數學教學特征通常涉及到的范圍較廣,其主要表現在教師對全體學生的關注程度的方面。每個學生都具備探究、學習知識的權利,與此同時,數學教師也同樣擔負著為學生傳授知識內容的義務。因此,教師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教學思想,將數學課程的價值與學生的發展結合到一起,提升教學質量。其次在教學效果方面,教師需要在較短的時間里了解學生掌握課程知識的狀況,并在有效的教學時間內使學生收獲更多的知識內容,以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這樣才可以高效地提升數學課程教學的效果,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教學時間,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學習中理解并掌握數學課程知識。
二、初中數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過于追求數學教學的情境化
在初中的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著太過追求教學情景化的現象,這樣不利于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還會適得其反,使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趣味的情境上,無法將精力投入到數學學習當中。教師在創建教學情境時,要按照數學的教學內容和目標,為學生創設科學、合理的學習情境模式,以起到情境教學的積極作用,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課程中,從而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
(二)注重形式的自主學習,忽視了教師的講解
現如今受新課改的影響,大多數教師都積極推崇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但太過追求學生形式上的自主學習,使得他們在課堂中忽視了教師的講解。學生真正的自主學習是指自己主動的、自覺的學習數學課程知識,這是一種沒有目的的學習。因此,初中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培養學生正確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同時也要積極與他們互動,讓學生認真聽講教師所傳授的教學知識。
(三)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夠深入
現代化科技發展迅速,普遍教師也將多媒體技術融入到了日常的教學當中,但要注意充分發揮多媒體信息的優勢作用,避免使用時不夠深入,沒有對其進行深入的挖掘。初中數學教師要注重多媒體技術帶給教學的實效性,將數學教材的課程知識與多媒體信息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空間,并得到高效的數學課堂效果。
三、初中數學課程中有效教學的策略
(一)創建高效的學習課堂,激發學生積極性
初中數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要為他們創建一個高效的學習環境,指引他們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中。同時教師也需要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使他們在放松心情、愉快的環境中,開展學習行動,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產生樂于學習的心理,活躍他們的思維模式,還可以有效地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教師在創建良好的學習課堂時,要遵循以學生為主的理念,讓他們在參與課堂的同時,大膽地表現自己,勇于表述自己的意見。初中教師還要鼓勵學生踴躍地問答題,并學會自己發現、探析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他們的多元化思維能力。
例如,數學教師在教授學生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時,引導他們一起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師可以通過列舉一個例題,讓學生,并將抽象的解題過程轉化為現實生活中數量關系的數學模型,以培養他們的數學意識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運算具體的方程題目時,教師可以指引他們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解題思路來得出結果,進一步掌握多種運算的方法。這樣能夠有效地活躍初中生的思維模式,讓他們在學習中養成大膽創新、思考的學習意識,從而加強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深入數學思想,精心設計數學教學內容
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時,要將數學思想和教學內容精心地設置在一起,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將教學內容成為促進學生數學成績的積極因素。教師為學生講授數學課程內容時,要注意選用和設計良好的教學內容,按照每個學生的不同的學習水平,進一步優化教學內容,設計符合多數學生能力范圍內的課堂內容,以提高整體的數學水平,使他們得到均衡的發展,最終提升數學教學的效益。
例如,通過初中教師為學生講授《反比例函數》這一課時,為了讓他們理解反比例函數的概念以及變量關系。教師可以利用數形結合的教學模式,把課程中的理論知識運用數軸展現到黑板上,將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教授給初中生。通過這種方法,不但能夠分散學生對教學中難度的注意力,而且還可以把新概念滲透到他們的數學思維當中,以促進有效教學。
(三)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離不開教師與學生一起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因此,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有效的互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學生只有感到教師的和善與親切,在學習中才能提高數學效率,并與教師進行積極的互動,以活躍課堂氣氛。
例如,當教師講到《特殊平行四邊形》的相關內容時,可以在課前為學生搜集一些菱形的圖片,以激發他們對這部分課程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回想生活中哪些物品與菱形相似,如,衣帽架、窗戶等。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到教學內容不那么枯燥,通過教師與他們一天探討,有助于產生高效課堂,從而促進數學教學的效率。
四、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是培養學生智力與能力的關鍵學科,只有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創建有效教學方法,才會使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各方面都發展迅速。初中教師要實時更新教學觀念,設施適當、科學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樣才能使數學教學有效地提高。
參考文獻:
[1]吳亞平.基于有效教學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5(8):57-58.
[2]韓永霞.基于有效教學的初中數學復習課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2015(2):73.
[3]趙艷.基于有效教學的初中數學復習課策略研究[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