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生物核心素養的培養和塑造,是新課程標準改革的重點。隨著《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內容的頒布,高中生物教材也更新了版本。此次人教版新版高中生物教材更貼合新課標要求,在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方面也有較為明顯體現,通過新教材的內容、學習方式引導、教學評價引導等方面都能看出二者的契合度。然而,以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如何更好地使用新版生物學教材,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是廣大教師教研的重點。文章就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分析如何更好地使用新版高中生物教材。
關鍵詞:核心素養;生物學科;新課標;新版教材
一、 引言
隨著我國高中課程改革與發展的推進,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并于2020年進行了修訂,隨著新課標的調整,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也有新版投入使用。在新課標對學生生物學核心素養培養要求調整的教育新環境下,如何挖掘新教材與新課標的契合面,充分利用新教材,提高對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質量,是當前教學中需要關注的重點。
二、 普通高中生物學新課程標準概述
在《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中,其相關要求方面的重點和更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新課標對高中生物教學內容做了更新,新課標和新教材中,課程內容結構化和情境化都更為顯著,這一調整主要是為了借助新課標和新教材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促進高中生學科素養的落實,推動學生創新精神和生物實踐能力有所提升。其次,新課標強調生物課要注意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克服對微觀結構認識的困難,促進物理、化學、生物學科知識的關聯性學習,并注重建立學生生物知識學習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總結生物學課程和學科觀點的同時,能夠聯系生活,更深入的了解生命現象和生命規律,實現生命觀念的樹立。高中新課標的改革,給生物學科知識賦予了更強的時代意義和內涵,也推動了高中生物學科知識結構和課程體系更為充實和鮮明,推動了生物學科知識與生活和實際的更深度的結合。
三、 高中生物核心素養培養內容
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引導學生在生物學習中能夠將生物學學習到的知識、技能與方法進行合理的綜合運用,去解決現實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形成學生的理性思維、生命觀念、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意識。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方面,對以上四個方面生物學核心素養進行分析,我們還可以將其更細致的歸納為以下幾方面具體內容。理性思維的培養,就是在生物學科知識和實驗實踐等過程的學習中,建立學生歸納與概括、演繹與推理、模型與構建的理性思維,并能夠用批判性的思維去思考和解決生物問題;科學探究則強調學生對生物學現象的觀察,要學會從現象中提出問題,并根據問題進行實驗設計和方案實施,參與分析討論;而生命觀念則是要求培養學生在生物學習中能認識結構與功能,理解進化與適應、物質和能量之間的關系。在以上三方面核心素養的塑造培養下,學生將自然地從生物學習中樹立社會責任意識,進而對社會中生物相關的,如環境保護、關愛生命、社會問題等進行關注。以上這些都是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改革下,高中生物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內容。
四、 新版高中生物教材與新課標的契合狀況分析
新課標指出高中生物教學中要以發展學生的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為宗旨,對學生的生命觀念、科學探究、學科理性思維和社會責任感進行培養。基于新課程標準改版的高中人教版生物新教材則充分體現了新課標要求,從內容、方法引導、教學評價三個方面都很好的契合了新課標內容,其具體內容如下。
(一)教材內容選擇的契合性
首先,教材在內容選擇上與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特點都更加契合,并且能夠反映出社會發展、科技發展、經濟建設等多元化的內容,也更重視學科活動的設計,這些教材內容的調整都符合新課標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比如在高二生物教材中,關于《人體的環境與穩態》一章,教材內容就包括人體內環境組成、理化性質等基礎內容,同時新教材又聚焦在關注維持內環境穩態與健康關系方面,除了突出對關鍵概念的介紹,也對學生的價值觀和情感層面進行引導,讓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有更貼近生活和日常的理解。其次,新版教材在內容排布上,重視學生生物知識由易到難的逐層遞進,從學生認知特點的角度去引導學生學習,而且也增加了一些反映生物學技術在社會中應用以及發展情況的內容,比如高二生物選擇性必修一中,第4章在學習《免疫調節》一課中,書中就加入了關于“HIV與艾滋病”的相關內容,使學生對生物學技術在社會中的應用,生物技術現代發展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這對奠定學生對生物技術的認識、建立生物技術應用于社會的社會責任感,建立關于生物學相關職業發展的思考等方面都有積極影響,而從新版教材在內容選擇方面的分析,我們也能發現新版教材內容和新課標的契合。另外,新教材在實驗探究內容方面的收錄,也對學生探究思維的培養更為重視,所選擇實驗更加注重可行性,以及實驗和學生運用生物學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訓練的聯系。比如在高二選擇性必修一《內環境的穩態》一節中,就有“模擬生物體維持PH的穩定”的實驗,不但實驗的可操作性強,且在實驗過程中,也需要學生進行深度的談論探究。從新教材實驗內容的收錄上,我們都能看出人教版新教材與新課標的契合度。
(二)學生學習方式引導的契合性
對比人教版新教材和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我們還可以發現二者在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引導上有很明顯的契合。新課標強調生物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實踐經歷和主動參與,提倡讓學生在參與和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實現生物知識的學習、生物學概念的理解,進而加強學生利用生物學知識進行實踐操作,實現創新、探究、思考、應用等一系列教育目的。而新版人教版教材在教材欄目的設計中都體現了新課標的這些要求,不但能夠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且也有對學生思考問題、實踐探究的引導,充分強調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將情境教學、課堂情境貫穿在教材始終。比如,在高二生物選擇性必修一中,《內環境的穩態》一節,在開篇就設置了常規體檢做血液生化檢查這個現實生活中學生經常遇到的場景,貼近生活引導學生進行新課導入和思考,在本節結束又加入了與社會聯系中的相關知識和原因分析。問題的設置不但承接前面關于“穩態調節機制”知識的內容,引導學生深度理解生物知識,同時也建立了生物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新教材在學生學習方式的引導方面,與新課標要求的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等方面都十分契合。
(三)教學評價方式的契合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與新課標的契合還體現在二者都強調的教學評價方式方面。提出要用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學評價對學生生物學習有促進和診斷作用。觀察分析新教材在生物課后習題方面的設計,可以發現新教材的題目收錄更加新穎,基礎的填空、連線題等對知識記憶考察的題目減少了,而增加了一些對學生重要概念形成的題目和關于學生學科素養發展的題目的考察,更關注學生對生物概念的理解,并且在題目的拓展方面也增加了簡答和議論分析等題目,強調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在題目分析和解答中,利用生物學知識解答實際問題,題目設計思路上更開放了。
五、 基于高中生物核心素養培養對新版生物學教材使用的分析
新版高中生物教材與新課標和新課標所要求的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都高度契合,在使用新版生物教材,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方面,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一)重視課堂情境構建,結合教材內容真實情境
首先,使用新教材時,為提高對學生生命觀念的培養,促進學生更多的聯系社會和聯系實際生活進行生物知識的學習,在教材使用中,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問題情境進行課堂情境的構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進行問題思考,引導學生從問題討論,正課知識學習;另一方面,在生物學知識的深化學習和理解以及習題的聯系中,也要注意構建課堂情境,讓學生沉浸在真實情境中加深生物知識的理解記憶和思考,形成生命觀念,實現核心素養的發展。比如在《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一節中,就可以將大腦中樞示意圖構建成司令部和下屬機構這樣的具體情境,促進學生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更具象的理解。
(二)聯系生活實際教育,重視生物實驗實踐育人
理性思維和科學探究都是生物核心素養塑造的關鍵,結合新教材進行生物教學,為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和科學探究精神,一方面,要注意聯系生活實際,將生活問題與生物知識、生物學科最新進展等聯系起來,激發學生從生活現象提問思考、歸納概括等能力,另一方面,要重視學生生物實驗操作,落實實踐實驗育人,結合書中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實施和討論思考素養。如《植物生長素》一課中的探究實驗,需要學生探究生長素類似物插進條生根的最適濃度。教師在使用教材中該探究實驗時,就可以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動手自己去探究,在不斷探索中學會總結合適的濃度規律。在聯系生活實際利用教材進行教學時,還要注意科學利用教材習題,進行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情況的檢測。比如,在《植物生長素》一課的課后練習中,拓展題中在居室養花,花盆往往要放在窗口附近有陽光處,有的書建議每星期將花盆旋轉1/4圈,就是是聯系生活,檢驗學生生物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效方式,而也能從社會層面角度引導學生思考生物學在社會科技發展等方面的作用,促進學生社會責任的樹立。
六、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與新課標契合度極高,而學生生物核心素養的培養和塑造,是新課程標準改革的重點,挖掘新教材和新課標的共性,從生物核心素養培養角度進行教材使用,才能構建更高質量的生物課堂。
參考文獻:
[1]吳瓊.探究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20.
[2]唐靖.新舊生物課程標準及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比較研究[D].重慶:重慶三峽學院,2020.
[3]熊旭萍,任山章.高中生物教材課后習題與課程標準一致性分析:以“人教版”新教材為例[J].教育導刊,2020(4):55-60.
[4]李榮榮.高中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下的教學目標設計研究[D].合肥:合肥師范學院,2019.
[5]馬小亭.新課程背景下,基于高中生物學科認知特點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9.
作者簡介:
王憲杰,山東省東營市,山東省廣饒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