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高三政治學科復習的需要,文章主要從復習課的四大抓手,即抓主干知識、抓變化知識、抓易錯知識和抓專題知識四個角度簡單探討,如何更有效地提高高三政治復習課的效率?讓學生充分利用學科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加強學科知識的積累和積淀,以提升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和學科素養。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學;學科素養;核心素養
一、 引言
思想政治學科的教學在注重對知識本身的全面解讀、夯實基礎知識、理清知識點的基礎上,必須對學科知識本身進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重新建構和整合。牢固的基礎知識,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無論是教學目標的實現還是核心素養的培養,都離不開知識的學習。高三政治復習課中,教師如何實現課堂知識復習的有效性?如何從串知識、學知識、練知識、聯知識這幾個角度完成高三知識的復習?讓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扎實的學科知識,更能夠真正實現從知識走向生活,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從課堂學習走向能力培養。
在復習的過程中,必須要明確考試大綱的要求規定,要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點,而不是摸黑兒全部抓到底。就近幾年的高考情況來看,政治課程是很注重和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的。要結合考點的內容來針對性地開展復習工作,以此來提升政治復習課程的有效性。
二、 抓主干知識——串
老師應該先去帶領學生們把握基本的知識概念。政治概念是最基本的學習單位。如果政治知識都混淆不清,那么學生也是無法將知識串聯起來的。老師可以用比較方法去開展政治概念的復習環節,讓學生們找到各個知識點存在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且能夠準確地定位和把握,且理解其中的關系。老師一定要注重各個知識點存在的聯系。還有在復習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們通過貫穿知識點的線條。利用比較、表格或者畫圖的形式來構建串聯的知識體系,從而來形成對知識點的整體把握和分析。
高三政治課復習,教師首先應該指導學生掌握書本的主干知識,將零碎的書本內容整體化,并且可以通過“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等問題把相關知識串起來,形成一條完整的知識鏈。當然也可以按照主體對知識進行劃分,例如《經濟生活》中的國家、企業和個人等主體,《政治生活》中的公民、政府、中國共產黨、人民代表大會等主體。這些主體之間存在著多樣且密切的聯系,教師在知識整合的過程中,通過對教材知識的全面分析解讀,對知識進行構建體系,通過進一步地深入挖掘,歸納出不同主體之間的關系,實現對知識更高層次的整合。
比如在復習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這塊知識時,就可以圍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進行知識串聯。自發性是什么?復習自發性的含義。為什么會產生自發性?復習價值規律的有關內容和企業經營的目的。如何解決自發性這一個問題?就可以按照國家、企業、個人這三個主體進行知識歸納和復習。這樣就把教材零散的知識進行了系統的歸納、整合,使學生對知識以及知識之間的關系有全面的理解。
在歷年的高考題中,對基礎知識的考查是主要的。因此,夯實基礎知識的目的在于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社會現實問題。如果說一輪復習注重的是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聯性,那么二輪復習應該是注重對知識的整合和運用,從而提升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
三、 抓變化知識——用
在政治課程的考查過程中,綜合能力的考查形式一般都是通過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問題來緊密結合,注重對于事物的整體結構、功能以及作用的認識,以及對于事物的變化發展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荚囍饕婕暗闹R考查范圍就是大多以多樣性的、復雜性的、綜合性的形式呈現出來的,所要強調的能力還主要就是學生的自身學習素養。也就是選擇能力、加工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信息的應用能力。所以,在復習的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于知識的遷移和運用,來從整體上把握知識。
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思想政治課教學應該追求真實、自然,以真情實感引領學生學會做人。時代是一面鏡子,高考命題必然與現實生活是相銜接的,為此它必然要體現現階段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反映國際和國內的重大發展形勢。作為一名高三教師,應該多多關注和學習最新時政,更新自己的思想和觀念,以體現政治學科的時代性;教師還要心里裝著黨和國家的意志,裝著現階段重大方針政策的價值取向。因此,高三政治的復習課中,教師除了對書本知識本身的理解外,更要積極關注時代的發展,利用真實可信的重大時事、生活熱點來創設材料背景,設置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時政練習題目對整合的書本知識加以鞏固。例如,互聯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帶一路”、精準扶貧、嫦娥四號探測器等。在復習中國共產黨部分的相關知識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十九大報告的相關內容,認識到當前黨的最新理論發展成果的變化,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每年國家“兩會”的召開,網上都會有大量的時政新聞,這為我們復習人民代表大會、人大代表、政治協商會議和政府的相關知識,提供了豐富的材料素材。政治學科具有與時俱進的特色,教師自身也應該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加強自身的學科素養,運用時政材料融入復習課堂,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
四、 抓易錯知識——練
鞏固練習環節也是復習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任務。課堂上學生們聽得再好,如果不能及時的消化和記憶,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學生們接受起來可能很快但是忘記得也會很快。在復習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我就認識到開展鞏固訓練的必要性?;ㄙM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鐘來記憶和復習,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學生們不光能夠更加牢固地掌握好政治所學的知識,還應該把課堂上復習的重點內容進一步得到提升、鞏固和拓展。只要經過這樣長期的訓練和發展,學生們就會知道知識如何使用了。這個訓練的環節能夠培養學生們的習題解答能力,也能夠提升知識的遷移和運用能力,讓學生們知道政治課本所學的知識哪些是復習的重點內容,哪些是難點內容。哪些知識點會經常出現,哪些知識應該具體怎樣運用。這對于學生們日后的學習和復習會有很大的幫助,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學生們的自身素養。
作業、測驗和考試中出現錯誤是很正常的現象,糾錯是學生學好政治的一種良好習慣。糾錯并不一定每天都要做,可以分階段進行,如一周三次。高三政治復習中,對于易錯知識的糾正最好的訓練方法就是教師通過整理成判斷題來實現。對于典型的錯題,除了整理成判斷題,還要讓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與質疑,要弄清楚為什么對和錯的原因,而恰恰這種質疑的能力是使學生的思維走向成熟的開始,學生在知道答案的基礎上,更深層次地分析原因,達到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境界,有效地避免了遇到類似題目經常出錯的現象。
判斷題的練習,是學習反思的重要內容,是高三復習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復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有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能力,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按照每本教材的單元安排設計判斷題,由簡單到復雜;也可以根據相似知識點或者相反知識點進行設計。例如,《經濟生活》中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區別,市場調節的自發性和盲目性的區別,生產與消費的區別,市場與宏觀調控的區別等;《政治生活》中的國體和政體的區別,政府的依法行政和黨的依法執政的區別,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的區別等,都可以通過簡單的判斷題訓練糾正學生的易錯知識點,達到對知識的鞏固和理解。
五、 抓專題知識——聯
在復習的過程中,老師還應該注重對于試題里面設置一些新的情況、新的材料和新的問題來凸顯時代性和現實性的特點。復習環節一定要關注與時事熱點的聯系,掌握一些重點內容,提升學生聯系實際的能力和處理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這就需要老師應該監督學生們熟練地掌握書本教材里面的知識,而且應該讓學生走出課本、走出課堂。老師應該主動地開展專題知識的訓練,注重這個年度的社會政治新聞、經濟發展情況等,也要關注國內和國外的時事重點和問題,使用教材里面的原理內容去聯系生活當中的問題多角度、多層面的分析和判斷。讓學生們真正地領悟和使用政治知識。與此同時,老師還應該注重關注和生產、實際生活存在的密切聯系。
對于專題的整合是對屬于同一專題的學科知識進行歸納、整合,并圍繞一定的專題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對不同知識專題的概述。比如《經濟生活》可以分為“消費、生產、分配、交換、經濟全球化”等專題;《哲學與生活》可以分為“唯物論、認識論、唯物辯證法、社會歷史觀、人生價值觀”等專題;《文化生活》可以分為“文化的概念、文化的作用、文化傳承與創新,文化的建設”等專題;《政治生活》可以分為“人民的政治參與、政府的管理與服務、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我國的外交”等專題。在高三政治課的復習中,可以圍繞以上各種專題進行知識的整合與運用。
比如,《政治生活》中對“政府”這一專題的復習,從以下責任政府(轉變職能)、廉潔政府(權力接受監督)、高效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法治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決策)、陽光政府(保障公民權利)、誠信政府(政府的威信)等角度,對有關政府的這一專題復習,將相關知識重新建構體系,有利于從全局融會貫通,提升能力的運用。
在高三政治課程的復習過程中,不能光是靠死記硬背和題海戰術來完成復習工作,而是要講究正確的方式和策略去落實復習環節。老師應該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注重知識點的串聯、使用、訓練和聯系,來開展復習環節。讓政治復習工作更加高效,讓學生們在復習的環節中目標能夠更加明確,復習的效果更佳。只有這樣,才能夠把政治復習課程的負擔和壓力減輕,也能夠讓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得到鍛煉和發展。
基于高三政治學科復習的需要,作為教師,要善于抓主干知識、變化知識、易錯知識、專題知識,即“串知識、學知識、練知識、聯知識”四個角度來對學科知識進行全面深化的復習,讓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加強學科知識的積淀,以提升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和學科素養。
作者簡介:
王婷婷,江蘇省無錫市,江蘇省懷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