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祥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施行,教育行業對學生關鍵能力和關鍵品格培養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鑒于數學學科抽象性強的特點,教師應注重培養和強化學生的猜想思維,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筆者針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猜想思維培養的相關問題和策略展開了深入研究,旨在為初中數學教師提供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初中數學;猜想思維;培養策略
猜想思維是數學思維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人類創造性思維下非常關鍵的一種能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各類創新、高效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猜想思維,讓學生通過類比、分析、觀察等方式,更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從而不斷提高學習質量。猜想思維的培養需要教師以已知條件為基礎,以教學問題為導向,以現有概念、公式為依托,讓學生通過推理得出結論,進而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1]
一、學生猜想思維培養的問題所在
(一)學生的猜想積極性不高
由于長期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十分被動,教師在培養學生的猜想思維時,學生的積極性普遍不高。具體表現為當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猜想時,學生往往羞于表達,以致教學氛圍十分沉悶。[2]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學生習慣跟隨教師的思維進行學習,當需要自主思考和學習時,學生往往會表現得不知所措;另一方面是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其性格和情感較為羞澀和敏感,害怕自己說錯了受到教師的批評或同學的嘲笑。這兩個方面的因素使初中生在進行數學猜想思維鍛煉時表現得不夠積極。
(二)教師的教學素養不足
教師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學習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教學素養。而初中數學教師在學生猜想思維的培養中,普遍缺乏較高的教學素養,使學生的猜想思維難以有效提高。其中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教師長期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將教學重心放在如何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對學生猜想思維培養的教學策略研究較少;另一方面,教師在運用創新、高效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時,只是簡單地掌握其形式,并未深入地掌握其內涵,以至于在課堂上使用各類創新、高效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引導時,只是流于表面。因此,基于這兩個方面的因素,教師在培養學生的猜想思維時,往往體現出教學素養的不足。
(三)學生的思維差異較大
初中階段的學生因數學知識基礎、思維能力的不同,導致他們在數學學習中存在較大差異,這對猜想思維的培養提出了很大的實踐難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出的猜想問題過于簡單,對思維能力強的學生沒有任何指導意義;而猜想問題過于復雜,又不利于能力薄弱的學生有效地開展思維猜想。[3]與此同時,學生的思維差異較大,想法天馬行空,不利于教師對猜想教學進行引導和評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猜想思維的培養顯得舉步維艱,難以讓學生的猜想思維得到鍛煉和培養。
二、學生猜想思維培養的策略
(一)積極為學生創造大量的猜想機會
對于學生猜想思維的培養,為其創造大量的猜想機會至關重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為學生創造大量的猜想機會。
首先,教師可以在學習新知識時為學生創造大量的猜想機會。所謂新知識即學生從未接觸過的知識,對于相關結論尚未形成固定的理解。對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相關條件,引導學生對結論進行猜想,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猜想思維。[4]例如,在教學“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時,教師可通過等腰三角形的定義和特點,引導學生猜想等腰三角形中各個角之間的關系。又如,在“角的對稱性”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軸對稱的知識,引導學生猜想角平分線的相關概念??傊?,充分利用新知識來引導學生對結論進行猜想,可有效培養學生的猜想思維。
其次,教師可以在練習題中為學生創造大量的猜想機會。練習題是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也是引導學生進行猜想的主要途徑。例如,在練習計算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猜想,推測出結果的大致范圍。如果計算結果在猜想范圍之外,學生便會有所察覺并自覺地檢查,從而大幅提高計算結果的準確率。與此同時,計算結果又是對猜想的檢驗。因此,在不斷“猜想—檢驗—猜想”的過程中,學生的猜想思維能夠得到大幅的提升。
(二)善用提問增強學生的猜想意識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想要良好地培養學生的猜想思維,必須充分提升學生的猜想意識。而猜想的起源在于提問,因此學生猜想意識的提升需要通過問題的提出來實現。[5]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積極地利用問題來增強學生的猜想意識,問題的提出還需具有啟發性和層次性,如此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和猜想思維。
例如,在教學“中位線”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設置具有啟發性和層次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大膽猜想。針對這一知識點,教師可以如此提問:“同學們,我們現在已經積累了很多關于幾何方面的知識,如對稱、角度等,那么我們是否可以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將一個大三角形劃分成四個面積相等的小三角形呢?”提問后,教師還可以給學生一些提示,如讓學生運用三角形中位線的知識,進行思考和大膽猜想。面對此類問題,學生都抑制不住想要解題的心態,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進行大膽猜想。有的學生還會自發地展開小組討論,在與他人的思維碰撞之后,越來越接近正確答案。最終,學生發現畫出三角形的三條中位線,可將其均分為四個小三角形。如此一來,教師的問題引導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猜想意識,培養了學生的猜想思維,還深化了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
(三)通過直觀的形象活躍猜想思維
初中數學具有抽象性強的特點,而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往往需要更為直觀和形象的教學手段?;趯W生的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地轉化,以活躍學生的學習思維,積極地鼓勵學生進行猜想,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猜想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與判定”時,教師可提前在紙張上裁出大小不一的等腰三角形,在課堂上分發給學生,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并大膽地猜想等腰三角形的邊和角具有什么特征。在一番觀察、猜想后,學生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加以驗證,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尺子等測量工具,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通過直觀、形象的教學活動,教師可以有效地活躍、良好地培養學生的猜想思維。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高度重視學生猜想思維的培養,通過猜想機會創造、問題引導等高效的教學手段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猜想思維。在有效提高學生猜想思維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學生今后的良好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成翠蘭.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分析[J].學周刊,2020(11):125-126.
[2]高臨花.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猜想思維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9(19):179.
[3]孔令芹.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分析[J].中國農村教育,2019(24):123-124.
[4]王玉.基于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路徑分析[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區域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5]陳永輝.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猜想思維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9(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