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靖
摘 要:基于當今社會對綜合型人才的培養需求,教育改革實現了進一步的深化,促進了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良好變革。小學數學在小學階段的課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傳統的小學課堂教學方式存在一些不足,不利于實現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因此,有必要對小學數學教學進行進一步的改革和創新,使創新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得到有效的應用,可以有效促進當代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數學課堂;創新教學;教學策略
一、優質的數學學習情境的創設
(一)讓教學內容和小學生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系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創新的問題,有幾個方面的內容需要教師高度重視。首先是教學內容中所包含的數學知識必須要滿足數學教學的要求,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思考。其次是創新的內容與學習內容要一致,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拔高訓練。再次要設計好教學環節,確保每一個教學環節環環相扣,最大化提升教學效果。
在對小學生進行“角的認識”這一節內容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發現生活之中的哪些事物可以抽象成角的形狀,借助對角的形狀的比較,可以得出一個頂點和兩條邊一起形成一個角的結論。教師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比如將兩個硬紙條用一個釘子釘起來,轉動兩個紙條來感受角的大小的變化,通過這樣的小實驗,學生自然就可以理解角的含義和概念了。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強化引導,比如利用一根軟塑料管來制作角,進而學習“頂點”“邊”等概念。
首先從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再逐漸對小學生加以引導,就可以使小學生對角的相關知識和概念得到良好的認知。將生活化的場景設計應用到數學教學中,可以增強學生的熟悉感,有助于學生有效地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數學學習變得靈活生動。
(二)讓情境激發小學生對課堂的聯想和思考
設置和建立情景教學模式的主要原因,是要充分激發學生對數學課堂的興趣,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究,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
以“圓的認識”這節課為例,教師可以舉例生活中的圓。我們生活中的汽車、自行車、手推車等,它們的輪子是什么形狀的?為什么要設計成圓形的?如果輪子是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或者是菱形的話,將會有什么樣的現象產生?教師鼓勵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做小實驗,主動探究車輪設計成圓形的原因,然后讓學生進行總結回答。這一階段結束后,引出圓心的概念,讓學生想象總結自行車車輪的圓心。如果沒有這個圓心,車子走起來會是什么樣子的?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效果演示,從生活化的場景入手,給學生提供一些有趣的問題,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車軸作為車輪的圓心的原因,是可以讓車子更加穩定。在學生對圓形和圓心有了一定認識的基礎上,老師再提出半徑的概念,給出不同單位和長度的半徑,讓學生進行猜測可能是什么物品,不斷強化這節課的學習目標。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刺激小學生的認知
教師在對小學數學的問題情境進行創設的過程中,可以應用現代先進的數字媒體實現,進而實現對新知識問題情境的良好創設。多媒體技術是集聲音、圖片、文字為一體的教學手段,能夠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鼓勵學生自主創新
(一)鼓勵學生嘗試應用新知識來解決數學問題
數學知識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在講授新的數學知識之前,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來鼓勵學生去探究前面所學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的練習。
在對小學生進行“有余數的除法”這一內容的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一些物品進行等分,然后再對物品的總數或者份數加以改變,讓學生遇到出現余數這一新的現象,再鼓勵學生針對這一現象展開自主的研究。
(二)鼓勵學生在進行練習之前先對問題進行估計和猜測
問題是強化學生理解必不可少的環節。但是,當老師給出一個問題的時候,可以先不用著急去做,而是先對問題可能出現的結果進行猜測或預判,再估算結果,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一步步探究,這種方式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在學生已經對結果實現了正確的計算并且明確了答案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將其與自己事先的估算和猜測進行比較。
鼓勵學生在進行練習之前先對問題進行估計和猜測的這種方式,能夠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有種探秘的感覺。為了驗證自己的答案,學生會仔細地梳理各個環節和線索,探究的過程中會分析不同線索、不同計算方式可能產生的結果,這是一個讓人全心投入的過程。在這樣的方式下,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回答問題不是被動而行,而是積極主動地去探索,這樣有助于鍛煉學生自主思考及自主探索的能力。
(三)鼓勵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奇思妙想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自主進行學習,鼓勵學生對問題的結論進行全面思考,對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問題,不可以直接作為結論來應用。當問題解決之后,學生可以表達自己的看法與見解,比如是否還有其他的解題辦法,相比之下哪種解題辦法更有效更快捷。
以“圓柱的側面展開是長方形”為例,有的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指出,易拉罐上的商標,如果用小刀斜著劃一下的話,側面展開之后,商標紙就會變成平行四邊形的形狀。首先,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這種主動探究的精神,然后通過這樣的引導式教學,幫助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奇思妙想,對同一問題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解決,并且可以對已有的數學知識形成新的認知。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工作中,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能夠最大化地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數學思維是能夠陪伴孩子一生的思維,它并不僅僅是學了幾個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利用這種思維進行自主學習、判斷和探究,這對學生長遠的發展是極為有利的。
(四)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爭論
新形勢下的數學教學應該允許“百家爭鳴”,去除“一言堂”模式。對于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學生可能有不同的思考和解決方式,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有了思想上的對抗,才可以更加牢固地記住所學知識。同時,還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鍛煉,值得老師們去探討。
三、結語
小學數學在小學課堂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它關系著能否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對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是學習主體的教育思維,積極引導學生去思考,鼓勵學生去創新,創設各種有趣的場景來輔助教學,這樣才能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江紅.智能互聯環境賦能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創新[J].名師在線,2020(16):77-78.
[2]楊志前.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N]. 貴州民族報,2020-06-03(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