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榮榮
【內容摘要】總體來說,物理這門學科的教學難度以及復雜程度較強。對于學生來說,會形成一種不小的學習壓力。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該做好學生的輔導者,對學生形成有效的引導性作用,對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觀念進行合理的創新調整,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基于此,本文將對如何有效提高中職物理教學的有效性以及質量展開分析。
【關鍵詞】中職物理? 教學有效性? 教學對策
前言
在當前的教學領域,由于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普及,職業教育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受到了較為廣泛的關注。作為培養人才的主要搖籃,中職教育機構在教學活動中是否能夠對學生形成有效的指導,將會決定學生的未來發展,同時也會關系到我國的社會發展。在這一前提下,對于中職教育機構來說,其就應該不斷的進行自主創新,對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觀念進行有效改革,加強培養學生的綜合水平,為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當前中職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教材存在落后情況。總體來說,由于教學性質不同,中職院校與普通高校之間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側重點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構建的教學標準以及所講述的教學內容也會有所區別。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中職院校在選擇教材時,都會存在一定的懈怠心理,直接沿用普通高校的教材版本。這樣一來,其所講解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需求之間會產生脫節情況,進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也阻礙了學生學習動力的發展。
其次,中職物理教師并沒有正確意識到物理教學的重要性。眾所周知,中職教育機構的主要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全面的技能型人才,各個專業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會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豐富學生的教育素養。針對于物理這一門文化類的課程,很多教師都會對其形成一定的忽視狀態,只是簡單的引導學生對教材中的信息進行了解。甚至有一部分中職院校并沒有為物理教學分配足夠的教學時間。在教師的影響下,學生自然也不會對物理學習形成重視,久而久之,整體的學習質量自然會產生問題。
最后,學生自身能力不足。站在客觀的角度上來說,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較大問題。很多學生都不具備較為扎實的學習基礎,并且對于學習活動會存在較大的抵觸心理。在這一情況下,即便教師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能夠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教學指導,整體的教學質量也無法得到加強①。
二、中職物理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對策
1.優化教學導入,調動學生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多數教師會選擇“師生授受”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指導,借此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但這種教學方法也會存在較強的弊端。比如,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限制學生的思維理解等等。久而久之,學生會形成被動學習的心理,整體的教學氛圍也會過于壓抑,最終影響到教學效率。針對于這一問題,在現代化的教學環境中,教師就需要通過調整教學觀念以及教學導入方式來處理。總體來說,有效的教學導入能夠給予學生很大的興趣沖擊,讓學生能夠在課堂開始時就對學習活動產生興趣,進而能夠全身心的投入進去,對教學效率形成有效保障。
2.加強授練結合,強化教學效率
在中職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否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是否能夠達到較高的教學質量,能夠對其形成衡量的主要標準,就是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深度。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了解,以此為標準,對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調整,加強授課與練習之間的連接性,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深度,從而有效提升教學效率②。
例如,當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串聯電路的分壓作用》這一部分的知識時,就可以進行如下教學設計。
首先,在正式教學活動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或者教材,為學生介紹與分壓以及串聯電路相關的理論知識,奠定學生的學習基礎,讓學生能夠對本堂課的基本信息形成大概了解。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和自己的同桌或者是前后桌的同學構成小組,共同對在視頻中以及教材中所了解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并自主表達自己對于這些內容的理解。例如,串聯電路的功率分配、電壓表的量程擴大等等。當學生討論完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的分享自己的看法。比如有的學生認為“電阻消耗的功率與電阻的阻值之間具備著正比的關系”;有的學生會認為“短路問題的產生原因在于電路的電壓大于電器所能夠承受的電壓”。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夠得到有效加強。并且在各抒己見、思維碰撞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自主思維也能夠得到充分的鍛煉,進而有效打造高效課堂。當學生表達完畢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答案,為學生設計出一些相對應的物理學問題。
例如,現在有一個電壓表,通過測量得知,這個電壓表的量程為三V,內阻為3。現有人想要對它的量程進行擴大,把它改造成一個量程為15V的電壓表,那么應該如何操作呢?
當問題提出后,教師可以給予學生3~5分鐘的時間,鼓勵學生結合之前所形成的見解以及所了解到的知識,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構建出大概的改裝方案,并需要闡述自己的操作原因。比如,有的學生會認為可以添加一個電阻,通過串聯的方式分擔電壓表所需要承受的電壓③。針對于學生所提出的這一想法,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幫助其進行更深層次的完善。比如“那你所串聯進去的這個電阻在整個電路中起到了一個什么樣的作用呢?”通過層層的問題,引導學生對“分壓”這一理念形成認識。
3.開展實驗演示,強化學生能力
在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占據著較為重要的組成位置。實驗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給予學生直觀的學習體驗,也能夠幫助學生對知識形成全面的了解,緩解學生的學習難度。這些信息對于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興趣不高的中職學生來說,具有較強的積極影響。所以,在中職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適當的借助實驗組織學生開展學習活動,以此加深學生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當教師在講解《自感與互感》這一部分的知識時,就可以開展如下實驗:首先,在正式實驗之前,教師可以先為學生介紹實驗中所應用到的器材。比如規格相同的小燈泡、開關、電阻器、線圈等等。在正式實驗中,教師可以通過串聯的方式,將上述實驗器材按照圖1進行連接。然后,教師可以閉合開關,對電阻器進行調節,促使兩個小燈泡的亮度能夠達到相同狀態。之后,教師可以調節變阻器R1,促使兩個小燈泡能夠達到正常發光的狀態。最后,教師可以斷開開關,然后詢問學生一個問題“通過這一系列的操作,你都發現了哪些實驗現象呢?你有什么推論呢?”比如,有的學生會說A2可以在開關閉合的時候立即發光,但A1卻是是緩慢發光的。
通過這一現象,學生很容易就會形成學習欲望,想要探索這一情況產生的原因。之后,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對自己的想法進行驗證。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感知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加強,整體的教學氛圍也能夠得到充分的烘托,從而能夠構建高效的終止物理教學課堂。
結論
綜上所述,在中職物理教學活動中,影響教學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在于學生自己以及教師。所以,在現代化的教學環境中,教師就需要做好相對應的調整工作,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擺正自身的教學態度,對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進行適當的調整,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促使學生真正的喜歡上物理學習,產生興趣,形成思維,進而有效增強教學價值,提升教學有效性。
【注釋】
① 任秋英. 關于提高中職物理教學有效性的深入思考[J]. 課程教育研究,2019 (33):202-203.
② 彭真勇. 如何提高中職物理教學的有效性[J]. 中國高新區,2018(11):78.
③ 王海麗. 探討如何提升中職物理教學的有效性[J]. 中國高新區,2018(06):116.
(作者單位:江蘇省睢寧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