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麗紅
【摘 要】數形結合是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思想,在小學數學教育中運用比較多,此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形結合;思想教學
數學是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基礎學科,在小學生全面發展方面起重要的促進作用。數形結合是一類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教師應在對其優化利用的過程中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在幫助學生夯實數學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有效培養數學素養。
一、課前預習,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及素養的必要前提,課前預習是激發學生學科學習興趣的重要路徑。教師要將數形結合思想教學模式合理應用到課前預習環節,便于學生在自主預習中充分感知數學學科的魅力,在提升預習效果的同時順利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主動參與到數學課堂教與學兩大環節。
以“千克與克”為例,教師要在把握“千克與克”課題內容的基礎上,以數形結合思想教學模式為基點,巧用多媒體軟件設備集圖片、動畫、文字、聲像等于一身的特點,聯系班級學生認知水平、數學能力、日常生活實際等,將生活化、信息化兩大元素有機融合,科學設置課前預習視頻。隨后,教師要將視頻上傳到班級微信、QQ群中,學生自行下載,反復觀看,以此為導向,針對性地預習教材中“千克與克”新課題概念知識、重難點內容,正確解讀與之對應的各類型試題題意,如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應用題等,并親自稱一稱現實生活中熟悉的物體,在數形結合思想下正確解答試題的同時,輕松掌握“千克與克”知識點。在此過程中,學生可巧借現代化互動平臺,針對自主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和班上其他同學進行良好互動、交流,以數形結合思想為切入點,共同探討未完成或解答錯誤的預習試題,在文字解讀、圖形繪制中進行針對性的實踐操作,確保“千克與克”課前預習任務的高質量完成,使各層次學生在自主預習、互動探討中實現有效預習的同時,順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利用現代化互動平臺,通過解答疑惑、跟蹤反饋了解每位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進而優化、完善基于數形結合思想的教學模式,確保在落實生本教育理念中高質量完成“千克與克”教學任務。
二、知識講解,積累知識
知識講解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學生積累知識的關鍵所在。教師要將數形結合教學模式科學滲透到數學知識講解的各個環節,確保各層次學生在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都能破解重難點,在輕松積累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日漸提高自身層次。
以“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為例,教師要將數形結合思想教學模式巧妙貫穿到知識講解的各個環節,有機整合教材內外文字、圖形等方面知識點,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優勢特征,直觀、具體、生動地呈現“平移、旋轉和軸對稱”課題中抽象、復雜的理論知識,在降低知識難度系數的同時,使數學課堂在數形結合下更具趣味性。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在數形結合中高效講解“平移、旋轉和軸對稱”課題知識點的同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設置難易度不等的思考問題,讓學生在觀看圖形平移、旋轉、對稱的過程中有效探究、解決課堂問題,在剪一剪、折一折、粘一粘等過程中科學制作對應的圖形,在圖形變換中正確把握圖形平移、旋轉、對稱方面的概念知識,能夠準確認識軸對稱圖形,輕松掌握課題概念知識。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根據學生課堂問題回答情況,在補充講解課題內容的同時,圍繞數形結合思想,進一步巧設課堂思考問題,讓學生在思考中進行相關實踐操作,在圖形制作、變換等過程中對現實生活中平移、旋轉及對稱現象有更高層次的認識,準確把握對稱圖形基本特征的同時,能從多個實物圖形中準確找出軸對稱圖形,正確識別平移、旋轉前后的圖形以及利用可行的方法制作軸對稱圖形,有效突破課題教學重難點,感知圖形運動變化的趣味,輕松積累數學知識的同時培養空間觀念、形象思維。
三、隨堂練習,鍛煉思維
隨堂練習是小學生掌握解題方法、鍛煉數學思維的重要方面,教師要在落實因材施教原則中靈活運用數形結合思想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中立足數形結合,高效解答隨堂練習試題在,鍛煉學生數學思維的同時,有效檢測學生對數學新知識的掌握情況,便于在查漏補缺、強化訓練中夯實數學理論基礎。
以“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為例,教師要針對“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教與學的具體情況,聯系課題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包括前面學生已學習的分數加法、減法、乘法與除法知識點,以數形結合思想教學模式為切入點,優化、完善隨堂練習環節,科學設置梯度性明顯的基于分數混合運算的應用題,實時滿足班級不同層次學生在學習分數知識方面的客觀需求。學生要在正確解讀題意的基礎上圍繞“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知識點,在繪制圖形過程中自主思考、探究解題突破口、解題思路、解題方法等,教師要在仔細觀察基礎上合理點撥、啟發學生,使其更好地將數形結合這一思想方法應用到分數試題解答中,針對解答中存在的問題,指引班級前后、左右的學生進行針對性討論,在應用分數知識、數形結合思想、解題方法等過程中正確解答試題。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我批改、相互批改,完成分數隨堂練習,在糾錯過程中進行合理化歸納、總結。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中利用隨堂練習中的錯題資源,在思維發散的過程中立足數形結合思想,聯系日常生活實際的同時科學設置練習題,在文字、數字、圖形等有機結合中有效解答練習試題,客觀檢測學生對分數各方面知識、數形結合思想方法的掌握情況,也能在無形中客觀折射課題教學情況。教師可以在綜合把握的基礎上堅持因材施教原則,在科學設置分數混合運算練習試題的同時,引入變式練習、一題多解,讓學生在改變已知條件、未知條件中探尋不同的解題方法,在鍛煉學生數學邏輯思維的過程中不斷夯實其數學理論基礎,為實現課中教與學目標提供重要保障。
四、課后實踐,發展能力
能力發展離不開良好的實踐,教師要在應用數形結合思想教學模式中優化、完善課后實踐作業布置環節,讓各層次學生在活用數學知識、解題方法技巧中進行多樣化實踐,在問題解決、實踐作業中深化把握數形結合思想,在鞏固復習課內知識的同時,發展其數學實用能力,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以“圓柱與圓錐”為例,在課內教學結束之后,教師要在反思、總結中將數形結合思想教學模式應用到“圓柱與圓錐”課后實踐環節,分層布置課后實踐作業,有效設置數學實際問題,便于各層次學生在鞏固復習中有所進步。在此過程中,學生要根據教師布置的課后實踐作業,在深化解讀題意基礎上進行合理化實踐操作,繪制與之對應的圓柱或圓錐圖形,在圖形上準確標注試題中的已知條件,將抽象、復雜的文字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在整合、內化、應用“圓柱與圓錐”課題概念、公式等知識中將數形結合思想滲透其中,輕松解決相關數學實際問題,高效鞏固復習已掌握的知識點。教師要在客觀點評的基礎上對各層次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引領其進行深層次實踐,在活用“圓柱與圓錐”課題知識、數形結合思想中持續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品質,為其進入更高階段數學學習做好鋪墊,在實現數學課題有效教學的過程中,客觀展現數形結合思想教學模式的實用價值。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要在落實生本教育理念過程中針對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新要求、新情況、新理念等,多層次、高效地應用數形結合思想教學模式,便于學生在輕松、愉快掌握數學知識、解題方法等過程中深化發展數學思維及能力,在融會貫通、學以致用的過程中發展數學綜合素質,同時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居重駿.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3)
[2]王洪波.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淺析[J].小學生(中旬刊),2018(06)
(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小學永聯校區? 江蘇 蘇州 21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