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群
【摘? 要】初中英語學科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比其他學科更具實踐性與實用性。力求學生能靈活運用,在生活中掌握這門語言工具,并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得以心領神會,也是初中英語教學想要達到的目標。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Ike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得以練習與鞏固,從而將課堂中所學的英語知識運用到實際情景之中,并將英語知識真正實現內化,從而彰顯初中英語教學的真正目標與價值。本文重點介紹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融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促進初中學生更好、更科學地在生活中運用英語知識,提升初中英語教學的實際意義。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初中英語;高效課堂
初中英語學科離不開語言文化與語言交流溝通平臺,這是由于英語是一門交際語言,如果離開語言環境單獨存在,便會失去存在的價值。初中英語教師除日常教學活動準備外,還應為學生構建和諧的學習環境與課堂氛圍,并為學生設計一套符合其學習水平的教學計劃與學習方法,從而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更好地進行英語語言交流與學習,并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組內形成交流互動的學習模式,幫助學生強化英語運用水平與英語思維能力,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初中英語教學質量。
1.初中英語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滲透的科學性
美國學者埃德加·戴爾在1946年提出了“學習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理論。以語言學習為例,在初次學習兩個星期后,聽講能夠記住學習內容的5%;閱讀能夠記住學習內容的10%;視聽能夠記住20%;演示能夠記住30%;討論能夠記住50%;實踐能夠記住75%,教授他人可以記住90%。可見,在不同的學習方法下,學習效果的差距很大。在新課改的推動發展下,初中英語教師意識到了原來講授式教學的弊端,必須要改革原有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參與英語教學的活躍度,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與興趣,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更多運用了討論、實踐、教授等學習效率更高的學習策略,有更多的參與和互動。
2.初中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價值
對于傳統初中英語教學模式而言,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滲透尤為新穎,其旨在轉化傳統英語教學過程中的諸多弊端,如學生不聽講、注意力不集中、教師一言堂、學生被動學習等劣勢現象,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滲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中的主體,并以學生為中心設計符合學生要求的課堂教學計劃,能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更快地掌握日常所學與所感,進而提升小組成員整體英語學習與口語交際水平。
教師應根據學生學習品質與個性化差異進行分組,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互助學習與團隊競爭,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既感受到團隊榮譽感,又感受到競賽緊迫感,從而讓學生在體會團隊合作價值基礎上逐漸追求自身完善,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科學認識小組合作學習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許多英語教師都發現了一個現象,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往往效果不盡人意,并且很多時候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不會主動積極配合,并且很多學生也對此不感興趣,讓初中英語教師覺得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失敗了,從而認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夠完美也不夠符合教學情況,以此判斷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無實際作用。產生這種現象的直接原因是英語教師并沒有提前做好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構建的基礎準備工作,學生是靈活多變的,其變化在性格、學習能力、個人喜好等方面,教師在構建之前應首先了解學生的基礎情況,并對學生各個特點進行分析與研究,利用所掌握的“情報”進行科學合理地分組,在分組中一定要重視小組成員間的匹配程度,這樣才能最大化地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并以此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與思考,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4.構建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對策
4.1合理分組
初中英語教師應根據學生學習情況與性格特點進行分組,并將小組成員的匹配程度與個人喜好因素融入其中,從而實現小組合作學習互相搭配,并互相提升與幫助的效果。實踐中我發現4人小組最合適,一般是1個優等生帶2個中等生幫扶1個學困生。小組里應該有活潑開朗的,也要有沉穩內斂的,要有集體意識強烈的,也要有只掃自己門前雪的。前期要給組長開會,大家頭腦風暴一下小組里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對策。很多時候小組磨合的不好時,需要老師不斷調整,找組員談話,幫他們做一下團隊建設。只有學習小組內部運行良好了,組員間、組與組之間、組與老師之間的互動才能流暢,才能高效完成教學任務。
4.2科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
英語教師應將教學計劃整合到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在英語教學開始前為學生布置小組預習任務。例如,在學習festival這一主題課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與主題內容相關的預習任務,并要求小組查閱相關學習資料,以豐富預習內容,從而使學生在正式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聽講,并有足夠話語權參與課堂討論與小組交流。在教學開始前,教師可引導小組成員進行free show表演,讓小組成員集體或個人圍繞教學主體內容進行一個短劇表演或演講,表演內容必須結合自身經歷,重新設計構架,以達到教學前的氛圍調動作用,并讓教學氛圍達到愉悅與和諧。在教學后,教師應積極主動地將課后訓練任務安排到各個小組成員身上,并仍與“festival”主題內容相關,以此讓學生在課后復習與練習過程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分析與交流,以達到學習匹配與互助效果。當然,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合作方式多種多樣,教師在實際設計與運用過程中不應循規蹈矩,應結合小組成員的實際情況進行大膽創新,給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的自主權,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發揮自身價值有優勢,培養學生小組合作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
4.3利用科技手段為小組合作服務
隨著我國逐漸步入5G信息時代,使傳統行業也在接受信息化的改革,初中英語教學更應緊隨這次信息化大變革,改革教育方法與教育理念,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與網絡信息技術相融合,以解決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局限性問題。小組成員可及時共享學習心得與學習難點,并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進行及時的交流與溝通,教師則可通過網絡信息平臺了解各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并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疑慮進行實時引導。我在寒暑假曾經利用小打卡、cctalk等平臺建立臨時學習小組,要求組員合作完成任務,效果非常好。
5.建立科學合理的小組評價機制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后,教師應及時對小組成員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評價方式可采用小組成員互評、小組與小組互評、教師與小組互評等多種方式,通過多種方式評價,讓學生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到自身學習情況與需要補充的部分,從而方便教師及時進行教學計劃與教學內容的調整,并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漸進,逐漸引導學生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通過科學的小組評價機制,也能極大程度上地提升小組成員的競爭意識,并逐漸發掘自身的學習能動性,以提升小組學習的有效性。
佐藤學在《靜悄悄的革命》這本書里寫到:學校應成為“學習共同體”,在教室中要實現“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就能踐行這一觀點,讓英語高效課堂落地生根。
【參考文獻】
[1]郎雪冰.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中學版),2010(9)
[2]劉維軍.淺談新課標下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海外英語(中旬刊),2010(9)
[3]韋新麗.初中英語教學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分析[J].中外交流,2017(22):150
(蘇州市吳中區甪直甫里中學,江蘇? 蘇州? 21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