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美佳
摘要: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不同體育課的教學目的與教學任務需要不同的體育教學方法,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產生學習倦怠,減少學生的運動興趣。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體育教師能否正確地、有針對性地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發揮最大作用,成為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在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加強基于創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與學法的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旨在針對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現狀,加強創新角度的探究,為我國體育夢想課程教學提供科學、新穎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讓積極向上的體育文化成為中國人民實現中國夢的正能量。
關鍵詞:小學體育 ?創新教學 教學方法 ?中國夢
在當代,體育已經成為文化,成為一門成熟的教育領域,體育的內容向著健康教育、心理訓練、行為規范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迅速擴張,體育知識和技能的總量也在急劇增長,這就對體育教學和體育教學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現在的體育教學不但要求幫助學生掌握體育的知識和技能,還要幫助學生學會娛樂、鍛煉和觀賞體育的態度和能力,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建立自信心、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幫助學生形成安全生活的能力等等。因此,體育教學方法也得到空前的發展,特別是教學多媒體的出現,依賴運動表象建立的體育學習更是如虎添翼,體育教學方法正向著更高層次、更科學的方向發展。盡管我國小學在體育創新教學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在實際的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很多問題仍然存在。本文主要研究我國小學在體育創新教學方面存在問題,探討小學體育創新教學策略,為我國小學在體育創新教學方面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借鑒。
一、傳統小學體育教學方法與學法現狀
1.體育教學方法與學法的落后
傳統體育教學思想。在小學階段,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往往是教師是教學的主體,而學生只能進行教學內容的被動接受。由于缺乏自主學習的方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學生自主練習的機會和時間很少,這不僅導致教學大綱內容無法有效完成,也使得學生無法真正地進行行之有效的運動。教學結果往往收效甚微。不僅如此,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教學的大多數時間被教師占用,且內容“繁難偏舊”現象嚴重,阻礙了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的創造性,約束了學生思考、探索,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行為,導致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興趣也隨之下降。
2.教師的整體素質較低
根據最新的體育課程標準,小學體育課時和以前相比大大增加。這導致了很多專職教師會經常面對同時帶領多個班級的教學等問題,由此兼職教師的數量隨之增加。可是,這些兼職教師接受過專業體育教學培訓的比例很低,很多人并不掌握教學方法,加上害怕吃苦、責任心較低等原因,很容易造成連正常的課程都無法進行教學,更不要說落實新課程的要求。
3.教師“教”的發展與學生“學”的發展不同步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的情況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學生的接受知識的來源越來越廣泛,學生的知識面隨之大為拓寬;學生的身體發育前提;學生的個性越來越強,對問題的認識深度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增強,反思能力也增強等。這些變化必然帶動探究性、思考性、集體性和民主性教學的提倡,也會對體育教學提出新的要求。社會在高速發展,人類要適應社會,就必需提高人類文化水平。要提高人類文化水平,需要整合現有課程資源,實現課程向現代化、智能化轉變。體育夢想課程是以社會主義的傳授與創造手段,以心理品質培養為中介,最終以身體素質的訓育、潛能開發為本位,以促進人的自然素質的社會化為宗旨的整體性教育,素質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全體國民的素質,促進受教育者的全面發展。
二、基于創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創新策略
1.體育教學方法與學法的現代化
體育教學方法與學法的現代化與整個教學方法的現代化一樣,其主要表現在教學設備的現代化上。運用多媒體進入體育教學課堂,它可以把學生視野擴展到體育教學空間以外,為學生展示了他們在體育課中無法感覺和體驗的東西,把體育教學帶到一個新的感知空間。
2.體育教學方法與學法的心理學化
學習本身就是個心理過程,而體育知識學習和運動技能的提高更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因此對體育教學方法與學法影響最大的基礎學科也是心理學。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的改革要求下,體育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合理有效地利用競爭、激勵的手段讓學生在獲得榮譽感的同時,產生在體育學習方面提高的興趣。對此,教師可以將之前枯燥乏味的體育訓練項目改變為競賽活動,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通過比賽達到訓練的目的,這不僅能夠有效達到教學目標,對于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3.體育教學方法與學法的個性化、公平化和民主化
重視個性化是基于創新角度的體育教學方法的一個重大進步。傳統的以班級教學為主體的教學強調了教師中心作用,具有很強的統一性。由于體育的學習效果在很多時候與天生的身材和身體素質有密切的關系,所以更需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教學。民主化教學也是如此,在以操練和鍛煉為主要內容的體育教學形態中,教師的口令和講解是重要的教法,但是隨著以體育實踐能力為培養目標的確立,要求學生自主的探究性學習,因此民主和諧的體育教學方法成為必然。
三、結語
盡管在目前的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但是隨著國家的教育改革和大力推行新課標,改正體育教育問題和彌補體育教育不足的方法和措施已經開始被廣大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高度關注并加以落實。同時,越來越多的教師也開始對當前的教學活動進行研究,并開始運用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去,這都為實現小學體育夢想課程教學,有效實施教學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為我國成為體育強國,提高國民身體素質而不懈努力。通過扎扎實實的努力,久久為功,逐步提高夢想課程教學質量,讓積極向上的夢想課程文化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葉麗彬.小學體育課程改革與教學實施策略[J].考試周刊,2011.( 16 )
[2] 張宇艷.提高農村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問題與解決策略[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4):25.
[3] 趙明.對在小學體育課中怎樣滲透德育教育的探討[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8):23.
[4] 佘明東.試談新課改下的小學體育教學創新[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11):208.
[5] 周勇.淺論小學體育教學創新[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12):146-147.
[6] 齊強.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加強小學體育教學的改革[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