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杰
摘要:唐山市自啟動初中英語高效課堂,到目前已經進行9期,其中第9期剛剛結束,與初中其他學科都在10月份進行的高效課堂展示,作為一名青年教師,筆者有幸參與了其中幾期高效課堂活動的,雖然都是以觀摩者的身份參與,但是也都受益匪淺。尤其是對于剛參加工作幾年的我而言,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開展,促進了筆者的專業成長。結合自己幾次聽課經驗,筆者談談青年英語教師如何利用高效課堂促進自身專業成長。
關鍵詞:高效課堂;青年教師;專業成長;促進研究
青年英語教師的專業成長是學校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件事,一是由于初中階段,英語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關乎學生未來的發展,如果青年英語教師成長過于緩慢,會影響教學質量,進而影響學生未來的發展。其次,我校雖然地處沿海地區,但是屬于開發區性質的地區,我校建校時間不長,外來人口較多,孩子的英語教育基礎不同,并且在不同年級都會有一些新轉學的同學,尤其是海港區受到國家鋼鐵工業轉移的影響,突然涌進大量人口,短期內建立了三中、四中、五中等新興學校,但師資配備沒有跟上發展,一方面是補充了大量的新畢業教師,一方面是把我校的部分教師調往新建學校,導致我校師資突然偏年輕化,尤其是近兩年新聘任教師比例達到了三分之一多,因此青年教師的培養迫在眉睫。筆者結合自己從入職到成長過程中的一些體會,談談通過唐山市英語高效課堂展示如何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
一、現場觀摩唐山市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汲取營養
在英語教師專業成長過程中,筆者堅信“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其實筆者認為,一群人同樣可以走得快。參加工作以來,正好趕上唐山市高效課堂的啟動,高效課堂每學期一次,每次都換一個區縣,到現在已經進行了9期。在唐山市高效課堂展示過程中,筆者盡可能爭取機會去現場聽課。一方面,高效課堂都是各區縣選派的最優秀的教師講課,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高效課堂活動汲取優秀教師的講課技巧。并且在高效課堂過程中,講課教師以及英語教研員都要對展示課進行點評,比自己在單位閉門造車的效果要好得多。
而每次聽課之后,講課教師所用的課件及相關資料都會無償分享給與會者,與會者又會把課件進一步傳播給自己的同行、同事,這樣智慧和教學理念能夠在更多的人群中得以傳播,高效課堂往往既實現了課堂的高效,又傳播了先進的理念。筆者在聽課之后,及時寫出聽課心得體會,同時對照自己的日常授課,進行調整,努力讓自己的課堂也實現高效。
二、留下現場視頻資料,反復觀摩
一般情況下,聽課教師在高效課堂展示中,會有些同行留下視頻資料,有的是手機錄制,有的是專業相機錄制,這些珍貴的視頻資料,一般可以通過不同渠道可以分享,筆者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一般也會自己帶一個普通的錄像機,盡可能地保留現場上課的視頻,然后在高效課堂展示之后進行反復觀摩,汲取營養。
雖然是一名青年教師,筆者認為在高效課堂觀摩中,既要學習優秀教師的先進講解經驗,同時也要結合自身實際,以及結合自己對授課內容的理解,提出自己的見解,雖然講課是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受到課程計劃的限制,但是英語課堂同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教師既要信服優秀教師的先進理念,同時也要明白“盡信書不如無書”的道理,在備課中,一定要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以及自己學校和個人的實際情況,準備符合自己學生的課程。否則,觀摩會淪為模仿,模仿的課堂是沒有生命的課堂。
三、撰寫主題論文,反思教學,提升教學
在初中英語高效課堂展示中,每期都有一個確定的主題,這一主題既是該期關注的問題,也是前后相繼的主題之一,在高效課堂展示中,根據不同的期數,表現出關注知識、關注能力、關注課堂、關注學生、關注教師等等,在每期的關注主題中,筆者都會根據自己的想法撰寫相關論文,雖然這些論文大多數都是自己寫給自己,但是筆者在思考和搜集資料的過程中也進行了很多的反思,這些反思對于指導自己的日常教學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例如,筆者在基于高效課堂展示,對關注教師的主題進行過反思,筆者認為,雖然當下課堂強調學生主體,教師主導,但是在實際的課堂中,教師一味地講授,仍然是很多教師的課堂常態,鑒于這種情況,結合在高效課堂展示中表現出來的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交流等新課程理念,筆者認為,關注教師,首先要關注教師理念的更新,如果用傳統理念講授新課程文本,勢必會出現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表現。因此,筆者認為,關注教師是構建高效課堂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青年英語教師在成長中,基于一種先進的理念,深化自己的知識儲備,提升自己的教學理念,是教師成長中不可回避的問題。筆者參與工作以來,一直注重自己的專業成長,力求讓自己迅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在觀摩唐山市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過程中,筆者收獲了很多的理念,掌握了很多的好的教學方法,同時也學習了優秀教師駕馭課堂的很多技巧,這些都促進了自己的專業成長。同時筆者認為,作為一名青年教師,自己也要盡可能創造更多的機會,尋求提升自我的空間,這樣才能讓自己迅速適應角色的轉變,從而促進自己的成長。伴隨我校新聘任英語教師上崗,筆者也從一個青澀的英語教師逐步成為一名具備一些教學經驗的英語教師,筆者無私地把自己積累的經驗和搜集的資料與他們分享,也希望他們能快速地成長,這就是筆者前面所說的“一群人不僅僅走得遠,同樣也可以走得快”。
參考文獻:
[1]向素素.淺析中學生物學探究式教學法的運用[J];學周刊;2017年04期
[2]周秋輝,田秋紅.談多媒體輔助教學與《新課標》[J];中國校外教育;2017年02期
[3]修海濤.青少年犯罪原因及教育對策研究[J];中學英語教學參考;2017年02期
[4]陳愛梅.走向兩性平等——教育公平性別視角的分析[J];中華少年;2016年02期
[5]阮愛武.走向共生:教師教育與基礎教育關系的重構[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17年02期
[6]于文華.學生主體地位與教師角色定位[J];校園英語;2016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