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要:對我國中職學校德育課教學課程進行改革,要注重培養提升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提高培養中職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溝通交流能力、愛崗敬業精神以及自主創業能力等。要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意識。促進中職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是現階段,從而更好的解決中職學校面臨的重要問題。為了促進教學目標的形成,加強對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成為中職學校教學課程中重要的篇章。深化職業意識,讓學生對職業的認識更加深刻、理解理解更加通透、情感和態度的控制更加匹配。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為自己支配和調控未來職業行為和職業活動的打下堅實的基礎。中職生擁有具備良好的職業觀念和精湛的職業技能在社會上才會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中職學校加強就業為指南教學目標,提升德育課教學質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德育課堂氛圍。
關鍵詞:德育教育;中職學校;職業意識
教師作為班集體的教學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課程上的指導者。教師教學策略的扎實有效,有利于學校教育教學的順利開展與實施,有利于良好校風、學風、班風的形成,對學生形成的優良思想道德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職業教育隨著我國現代化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也建立自身的教育體系,逐步改善中職學生習慣,提高學生對素質教育課程的的開發與理解。德育課作為中職專業學生的必修基礎課,是提升以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法制、職業道德和職業指導、創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給學生們專業技能知識的同時,更好的培養學生們的道德素養,在工作或者實習與職業素養培育相結合。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滿足當今的就業需求緩解就業壓力。
一、貫徹落實德育理念,堅持育人為本
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才發展戰略,重視德育教育事業,關注學生的個人發展。要使這些學生樹立自信心,教師要信任和熱愛自己學生。教育環境與教育對象會發生一些變化,對不同的學生要講究因材施教。教師充分信任和熱愛自己學生,師生之間的加上溝通,會增進師生感情。學生產生幸福感和自豪感的前提就是教師的信任,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開展進行。關心和信任會變成學生學習的動力與上進心,是對學生心理建設起到促進作用。消除學生心理障礙,敞開心扉。教師就可以了解自己的學生,才能對學生展開針對性的教育。
例如由于班級里面的學生的生活環境不同、心理的發展趨勢也會產生變化。要學會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提倡因勢利導,全方面培養學生的進步與學習。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去家訪,去關注學生的成長。與學生的家長去溝通了解學生平時在家里的表現,向家長反映學生近期的學習狀況與一些心理變化。只有深入了解學生家庭狀況,才可能對學生再展開針對性的教育。針對心理素質不佳的學生,要鼓勵學生講究因材施教。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水平,要與時俱進。
二、完善德育教育課程,開展德育宣傳活動
可以教育課程的進一步完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善中職的教育課堂,使中職課堂賦予冉冉生機課堂充滿活力。教育課程的進一步開展,要大力加強德育教育宣傳活動。
例如開展德育教育活動進校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發展。在學校的公布欄上宣布一些德育活動的開展措施、開展文明校園德育活動踐行晚會。晚會氛圍的令人精神振奮,無數學子踴躍報名參加,在晚會上他們以各種方式進行開展,展現他們青春的的魅力。晚會主題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價值觀與核心素養為主要內容。開拓學生的思維模式,弘揚德育教育理念,打造以德育教育為素養的核心價值觀的形成。
三、建立人才培養戰略,打造“職場經紀人”
培養的人才要符合當前教育發展戰略與教育理念的雙重結合。中職學校培育出的人才是可以有時實操經驗的,但同時也要注意他們的德育思想的培養與鑄造。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業務能力發展。在學習理論的基礎上更能提前進入社會進行實習。重技能更重視德育教育,讓中職課堂綻放德育之花。例如請優秀的畢業生進行回校演講,樹立在校學生的的職業意識,組織畢業生返校開展大型德育教育活動,為畢業生的后期就業不斷進行保障與支持。塑造良好的職業素養,打造良好的職業形象。
當今我國教育教學體制不斷進行改革與發展,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斷發生變化。對加強中職德育教學也提出了新的標準與要求,中職德育教育中要建立多項職能教育活動。中職學校的辦學思想要始終貫徹以就業作為主要驅動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社會的接納度與適應力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在學校畢業后可以有機會進入到崗位上工作創造出自身價值,可以展現出學生的核心競爭力。中職學校的專業的技能水平以及核心的德育職業素養。加強“以促進就業發展的目標思維導向”的人才培養發展戰略,促進中職德育教育事業發展在培養學生專業水平,注重提升中職學生文化素養與德育素養。
參考文獻:
[1]王琳.淺談中職教育的德育創新[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4(03).
[2]周小鋒中職教育中德育課生活化教育的分析[J].2013(5).
[3]教育部.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程設置與教學安排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