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慰
摘 要:為了更好地培養高職藝術類國際化人才,高職院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入校企合作項目,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高職院校藝術類專業應積極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通過2+1人才培養模式、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與企業共建工作室教學模式進行人才培養,為培養藝術類國際化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校企合作;高職藝術類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C96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2-0004-02
為社會培養專業化人才,是高職院校藝術類專業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然而,當前一些高職院校藝術類專業教學活動存在與本科同類專業相似的問題,集中表現為重理論輕實踐、重練習輕創新等,缺乏對學生動手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導致很多學生職業能力較弱、創新意識較差,這不利于高職院校藝術類國際化人才的培養。為了更好地培養高職藝術類國際化人才,高職院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入校企合作項目,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本文對校企合作在高職藝術類國際化人才培養中的優勢,以及校企合作視角下高職藝術類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究,以期為培養藝術類國際化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一、校企合作在高職藝術類國際化人才培養中的優勢
從目前社會發展及就業形勢來看,高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在藝術類國際化人才培養中能夠發揮極大的優勢,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高職院校藝術類專業采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是當前就業形勢下的必然途徑。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社會各行業對從業者的專業技能要求都越來越高。大量數據表明,經濟社會的發展對高素質應用型與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因此,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以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要想實現這一人才培養目標,高職院校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開展相關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高職院校藝術類專業采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是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的必然結果。對于企業來講,要想長遠發展,擁有人才比擁有資金更加重要。而企業要想獲得專業知識豐富、專業能力強的人才,僅僅靠被動等待是難以實現的。為此,企業可以將人才培養工作放在大學生畢業之前,積極地與高職院校取得聯系,加強合作,共同培育大學生。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更有效地培養大學生,才能吸引更多優秀大學生畢業后來企業工作。
最后,高職院校藝術類專業采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能夠大大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目前,很多高職院校藝術類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依然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同時,教師本身也存在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不強的問題,以致教出來的學生創新意識差、動手能力弱。而校企合作可以將教師的教學與企業人才培養工作有效結合起來,促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教學能力,豐富教學素材。
二、校企合作視角下高職藝術類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
1.與企業簽訂2+1人才培養方案
在開展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工作的過程中,高職院校可以與企業簽訂2+1人才培養方案,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學習。這一人才培養模式主要包括如下兩方面內容。首先,學生入學后的前兩年,以學校學習為主。在這兩年內,學生要做到基本掌握本專業需要學習的各類專業知識,同時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實踐能力。在本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教學重點放在對專業知識點的教授和講解上。同時,應向學生滲透企業對該專業的需求等基本信息,引導和鼓勵學生在兩年的學習生活中努力積累專業知識,不斷提升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另外,教師應積極給學生提供更多參加專業比賽的機會,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專業知識。當進入第三學年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入合作企業中開始進行實習。在實習過程中,學校需派生活導師和專業導師共同帶隊。除了生活導師和專業導師開展的教育外,其余教學任務全部由企業相關人員負責。在實習的這一年,學生不僅要將所學專業知識運用到工作實踐中,還應了解企業的管理模式、生產模式和工作流程等,以提高職業素養。這種2+1人才培養模式,可以強化學生對專業的認識,促進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提前引導學生進入社會生產實踐中,為其將來成功就業、成長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2.與企業簽訂訂單式人才培養協議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指企業根據自身的人才需求及規格向學校提出人才培養訂單,學校接單后,在企業的主導和協作下按訂單進行人才培養,所培養的人才經企業驗收合格后即被企業錄用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在這種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院校需根據企業提出的人才培養訂單設置相應的課程,并按照人才培養目標展開教學。這一模式最大的優勢是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培養專業性人才。為了滿足自身的多重需求,企業可以給同一專業同一班級的教師提供2個~3個不同目標的人才培養訂單。教師則需要圍繞訂單內容,將班級中的學生按照各自特點分為不同的小組,有所側重地開展教學。比如,某企業向高職院校提出兩名專業平面設計師和一名展示設計師的人才培養訂單,那么教師就要圍繞這兩個方向展開相關教學,緊密圍繞企業提出的人才培養要求開展理論與實踐教學。當這兩個小組的學生學有所成后,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及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人才。這樣的人才培養模式,既能滿足企業對個性化人才的需求,又能滿足學生的就業需求。
3.與企業合作共建工作室
對于很多高職院校來講,由于其與企業之間的合作范圍有限,或者合作企業的規模不是很大,所以要想將全體學生都輸送到合作企業進行實習并不現實。這時,高職院校可以嘗試與企業合作共建工作室,采取與企業共建工作室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企業派專職人員來到學校,與學校教師一起創建藝術類專業工作室,并從年級學生中選擇若干專業能力強、學習態度積極的學生參與工作室工作。企業要將工作室工作納入自己的設計業務工作中,每年將適當的設計任務下發給工作室,讓其設計相應的作品,并派專門的負責人定期到工作室進行指導。而學校的教師要負責監督工作室的各項工作任務,并與企業教師進行緊密的聯系,組織學生定期為企業提供各種設計方案,還要安排好學生與客戶之間的對接工作,確保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能夠提升綜合能力。當工作室設計出的作品被客戶相中以后,企業可以派專人帶領學生到客戶處,讓學生與客戶進行更加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并在學生成功獲取訂單后,給予其一定的獎勵。與企業合作共建工作室的教學模式,不僅能為企業生產提供創新性思路,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更好地培養藝術類國際化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三、結束語
總之,高職院校藝術類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工作應遵循校企合作的道路,通過大量的教學實踐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學生日后開展相關工作積累豐富的經驗。高職院校藝術類專業應積極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通過2+1人才培養模式、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與企業共建工作室教學模式開展人才培養工作,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為社會培養更多的藝術類專業國際化人才。
參考文獻:
[1]梁滄.高職藝術類專業校企合作的途徑與方法[J].職教通訊,2016(11).
[2]宋連凱.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校企合作機制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08).
[3]龍以標.高職藝術設計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探索與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
[4]馮頎軍.高職藝術設計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07(19).
Study on the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International?Ar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Qi Wei
(Hunan Arts And Crafts Vocational College, Yiyang 413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better train the international arts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introduc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ject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In order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international arts talents, the art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ctively establish cooperative relations with enterprises, and carry out talent cultivation through 2+1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rder-oriented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and the teaching mode of co-establishing studios with enterprises.
Key words: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art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rnational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