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祎 周瀅瀅 韓莎莎
【摘 要】 目的:總結與分析呼吸內科患者發生感染癥狀的特點以及導致患者感染的危險因素,以期為后續降低感染癥狀發生幾率提供有價值指導信息。方法:此次研究主要針對在2018年一月份2019年三月份時間段內在我院護理內科接受診療的患者診療記錄與基本資料進行統計,并提取其中的1200例患者納入此次的實驗研究中。在實驗中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式進行研究,主要的研究內容是發生醫院感染患者的基本系列以及診療記錄等,主要對患者發生感染的部位、感染幾率等內容,進一步的依據患者的基本資料以及診療記錄等對引發患者發生感染的因素進行探究。結果:在對醫院感染發生幾率與感染部位統計時,1200例患者發生感染患者與幾率分別為53例與4.42%。主要的感染部位為呼吸道感染。在對引發患者感染病原菌統計時,共有菌株118株,其中革蘭陰性菌為主要的致病原因。在對引發患者發生感染的危險因素統計中,年齡較大、抗菌藥物治療以及導尿管治療是導致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結論:呼吸內科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幾率較高,最主要的為呼吸道感染,感染病原菌種類主要為革蘭陰性菌,而年齡較大利用抗菌藥物治療以及導尿管治療等因素可能導致患者發生感染,為危險因素。在對護理內科患者臨床治療時應該針對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特點以及引發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給予患者護理干預,以達到預防的目的,保障患者的身體健康。
【關鍵詞】 呼吸內科;醫院感染;特點;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3-263-01
在醫療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更多治療的方法應用于疾病的臨床治療中。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治療的效果,但是部分治療方法出現引發患者醫院感染的現象。其中呼吸內科患者的由于其疾病的特點導致其大多存在呼吸系統感染癥狀,而在醫院治療期間,由于環境的影響作用呼吸內科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幾率相對較大[1]。因此針對呼吸內科疾病患者醫院感染的管理也成為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點。為了總結與分析呼吸內科患者發生感染癥狀的特點以及導致患者感染的危險因素,以期為后續降低感染癥狀發生幾率提供有價值指導信息。本次研究主要對2018年一月份2019年三月份時間段內在我院護理內科接受診療的患者利用回顧性分析方式進行研究,具體流程如下:
1 實驗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實驗研究對象常規資料
此次研究主要針對2018年一月份2019年三月份時間段內在我院護理內科接受診療的患者診療記錄與基本資料濟寧統計,并提取其中的1200例患者納入此次的實驗研究中。患者性別統計中,男性與女性的數量比為754:446。發生醫院感染的患者為53例,為發生醫院感染患者數量為1147例。在此次實驗中所有的患者均為醫院入院治療時間在2天以上的呼吸內科患者。
1.2? 方法
在實驗中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式進行研究,主要的研究內容是發生醫院感染患者的基本系列以及診療記錄等,主要對患者發生感染的部位、感染幾率等內容,進一步的依據患者的基本資料以及診療記錄等對引發患者發生感染的因素進行探究。在對危險因素分析時,主要的分析方法為logistics回歸性分析[2]。
1.3? 評價標準
在研究中,主要依據患者的診療記錄與基本資料等統計醫院感染的特點以及引發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醫院感染的診斷標準為診斷的主要依據[3]。
2 結果
2.1? 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特點分析
通過回顧性分析發現,在對醫院感染發生幾率與感染部位統計時,1200例患者發生感染患者與幾率分別為53例與4.42%。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統感染以及其他部位感染的幾率分別為67.92%、11.32%以及20.73%,由此可以看出,主要的感染部位為呼吸道感染。在對引發患者感染病原菌統計時,共有菌株118株,其中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以及真菌的數量分別為86例、17例 以及15例,所占的比例分別為72.88%、14.41%以及12.71%。
2.2? 醫院感染危險性因素分析
通過logistics回歸性分析,在對引發患者發生感染的危險因素統計中,年齡較大、抗菌藥物治療以及導尿管治療是導致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數據探究P<0.05。
3 討論
呼吸內科主要對患有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進行診療與護理。在呼吸內科類型復雜多樣,并且在臨床中由于患者的個體因素的不同臨床變現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臨床中對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具有一定的難度。并且大部分的呼吸系統疾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與復發性,因此進一步的加大了治療的難度。由于醫院環境中具有大量的病原菌與細菌等有害物質,會對患者造成影響,可能引發患者出現醫院感染,在加重患者病癥的基礎上甚至引發其他病癥,加大治療的難度。由于呼吸內科疾病的特殊性,其發生醫院感染的幾率相對較高,因此針對護理內科患者感染的特點以及引發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4]。
在此次的研究中,引發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有年齡較大利用抗菌藥物治療以及導尿管治療等因素。年齡較大主要是患者在多種疾病的影響下,機體的素質與免疫能力在不斷的降低,對外界環境中的病原菌的抵抗能力與免疫能力較差,因此導致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幾率較大[5]。抗菌藥物治療引發感染的主要因素是長期利用抗菌藥物治療,導致病菌產生一定的耐藥性的同時降低患者的免疫能力,進一步的加大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可能性。導尿管治療期間會對患者尿道產生一定的傷害,促使病菌沿導尿管向上對患者的膀胱造成影響而引發醫院感染。
綜合本文研究,呼吸內科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幾率較高,感染的部位主要為呼吸道感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為革蘭陰性菌,而年齡較大利用抗菌藥物治療以及導尿管治療等因素可能導致患者發生感染,為危險因素。在對護理內科患者臨床治療時應該針對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特點以及引發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給予患者護理干預,以達到預防的目的,保障患者的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 葛永春, 劉金蘋, 劉偉麗, et al. 某三級醫院呼吸內科患者醫院感染現狀及危險因素分析[J]. 濱州醫學院學報, 2018.
[2] 吳皓[1]?? , 李萍[2]?? , 彭戩[2]?? , et al. 呼吸內科老年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影響因素與預防措施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8.
[3] 吳曉霞, 左阿芳, 吳建義, et al. 老年糖尿病患者醫院感染的臨床特點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7(22).
[4] 蔣愈嬌, 黃文美, 文英芬. 腦卒中患者醫院感染的臨床特點及對康復效果的影響分析[J]. 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 2018(8):93-96.
[5] 陳仕軍, 林明強, 黃大海, et al. 急診ICU患者感染病原菌特點及危險因素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