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國家對人才的要求更加全面。語文是小學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培養學生綜合品質和能力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可以通過課外閱讀開闊視野、完善個人修養、提升綜合素質,可促進自身的全面提升和發展。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基于核心素養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課外閱讀;指導戰略
核心素養對學生至關重要,即使考試時不會單獨的考到,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核心素養。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以下是筆者關于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一些建議。
一、巧妙提問,引導學生多閱讀
新課程標準規定:“九年課外閱讀量應超過400萬字?!边@是為學生的閱讀設定了一個基本目標。同時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分析能力、寫作能力等。
例如,冰心的《青花》《青鳥飛》、張志魯的《羚羊木雕》等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學特色,適合中學生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提出一些問題指導學生,如“羚羊木雕表達了什么樣的感受?”“你有羚羊木雕嗎?”閱讀內容可以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從心底接受閱讀,感受文學魅力。
二、小組探究,培養學生的問題思維
“學起于思,思源懷疑”。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創新能力的基礎。只有通過不斷提問,學生才能不迷信權威,發現研究中存在的問題,用自己的思想創新思維,提高科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應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提問習慣,并為他們提供正確的問題設疑和解決方法。例如,四年級課文《兩個鐵球同時落地》有科學知識,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探究:“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從高處同時落下,會不會同時落下?”讓學生在小組中探討,有些學生認為會,有些學生則會持相反意見,然后再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當他們閱讀時,他們會問自己問題,也會向教師提問問題。久而久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一些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用小鐵球做實驗,根據書本知識實踐和驗證,從而掌握閱讀與實踐相結合的技能,這是提高閱讀質量的重要內容。
三、聯系生活,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中文知識來自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只是純粹的理論知識.而且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在教師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用相關的知識和方法提高學生的相關學習效率,以便學生可以隨時在生活當中提高自己的學習知識的能力,并把這些學到的東西可以運用到生活當中。
例如,在《爬山虎的腳》當中,其中“爬山虎”很多學生都認識,許多學生家里也都有種植這種植物,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教師在教學可以問一些問題,比如“爬山虎如何生長”“爬山虎如幾年生的植物”“爬山虎的葉子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子的”“爬山虎的腳長有多長”等,這能使學生在平時生活中更加留意爬山虎。通過這種形式,學生會對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也會關心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家中種植爬山虎,此舉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可以讓小學生接觸到更多的知識和內容,積累更多寫作材料,對語文學習有重要意義。教師可以提出更好的問題,發揮閱讀教學更大的指導作用。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提升其學習能力。通過思考和解決問題,他們可以積極學習,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促進自身自身的學習和成長。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多方面的綜合作用,提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胡曉燕.聚焦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課堂實踐[J].語文知識,2016(20):17-19
[2]時琪.淺談小學語文教師如何針對核心素養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6.(7):9
(福建省福安市實驗小學富陽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