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高思
【摘要】角色游戲是學前兒童最主要的游戲活動類型之一。本文重點分析了角色游戲與集體教學活動之間的關系:“分離式關系”“插入式關系”“促進式關系”,進而通過觀察,分析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行為、興趣和需求,捕捉角色游戲和集體教學活動之間的“互通點”,促使角色游戲與集體教學活動之間生成有效銜接,讓幼兒在游戲與教學的結合中得到發展。
【關鍵詞】角色游戲;集體教學;有效銜接
在幼兒教育實踐中,游戲已被廣大教師所接受。然而因處理不好教學與游戲的關系,顧此失彼的現象時有發生。教師在踐行游戲與集體結合教學時“重上課、輕游戲”,在游戲中又重視建構、美工等活動的指導,忽視了角色游戲的指導。由于角色游戲不能呈現“有形的結果”,在指導上較難把握,需要仔細觀察和了解幼兒的需要和問題,因此,角色游戲被教師“遺忘”在角落,基本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態。如何把角色游戲和集體教學有效銜接?筆者進行了一些嘗試。
一、以角色游戲為“敲磚石”開展針對性的集體教學
(一)發現角色游戲中的共性問題,開展教學活動
學生在角色游戲中獲得個性化體驗的同時,也會暴露出一些共性的問題。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集體教學經濟高效、能在短時間內獲得較大信息量的特點,開展針對性教學,解決幼兒游戲中出現的共性問題,提升游戲水平。例如,下面的案例:
在主題“開心餐廳”和“開心游樂園”游戲中,教師觀察發現幼兒在游戲時存在兩個共性問題:1.餐廳里的客人離開后,服務員未及時收拾餐桌,整個桌子上都是“萊”;2.游樂園的人數超載,特別擁擠。針對以上問題,筆者組織了一次集體教學。讓幼兒觀看《金牌工作人員》情景劇表演,討論解決問題,最后親身表演。
問題1:圍繞餐廳里服務員的工作職責進行討論
師:餐廳里的服務員要做哪些工作?
碩碩:客人來了要服務員招待。
潼潼:服務員要給客人擺餐墊、盤子、碗和勺子,再給客人看菜單問客人:請問你要吃什么?
楓楓:服務員還要告訴廚師燒什么菜,廚師燒好菜不能自己端出去,要交給服務員。
其其:要打掃衛生,客人走了要把餐具收起來,拿到廚房清洗。
問題2:圍繞游樂園人數超載現象進行討論
師:游樂園里人太多,還有很多人想進去怎么辦?
輝輝:每個游戲做一些票,票賣完了就只能等下一批。
軒軒:沒有買到票的客人可以先坐旁邊的位置上等一等,等里面的客人玩好了再進去,或者到旁邊的餐廳先去吃點東西。
筆者發現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一些生活經驗,但這些經驗且較為零散且未被充分調動。通過開展集體活動,幼兒分享彼此的經驗,相關經驗得到了梳理、總結與完善。
(二)利用角色游戲中獲得的經驗潤色教學活動
在“狀元電影院”的游戲活動中,孩子們需要扮演售票員、檢票員、觀眾等角色。筆者依據活動創設模擬的游戲情境,引導幼兒進入情境學習。
角色游戲就是最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游戲,把角色游戲靈活地運用到集體教學中,能夠很好的提高教學活動有效性。
二、捕捉教學活動中的“亮點”,生成新的角色游戲
(一)利用教學中適宜的知識領域
教學能促進幼兒發展,單靠游戲是難以使幼兒學到某些有目的性的知識,教學的功能不可能由游戲來代替,那么教師可以去優化、融合、滲透,在集體教學中幼兒也會獲得一些有益的經驗。教師可以關注并捕捉這些經驗中的“亮點”,篩選出幼兒感興趣的主題,生成新的角色游戲。將教育教學過程延伸到游戲中,鞏固、加深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已獲得的知識、經驗,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
(二)投入幼兒感興趣的材料
綱要上指出:“任何一種活動,任何一樣玩具和材料,只要孩子還在不厭其煩地重復進行和反復擺弄,就意味著這一活動、這一玩具和材料對孩子來說仍然具有挑戰性。”在科學活動“樹葉的秘密”后,教師根據幼兒對樹葉的興趣,將樹葉投放到美工區,引導幼兒繼續的探究,孩子們用樹葉在廢舊丁恤上拓印蘸顏料、粘貼樹葉……生成“樹葉服裝店”的角色游戲。
三、觀察、解讀是架設游戲和集體教學活動的橋梁
在實踐中教師要盡可能的實現游戲與教學的優化結合,發揮二者相輔相成的作用。只有善于觀察、準確解讀幼兒的游戲,才能準確把握幼兒的真問題和真需要。例如:在游戲“大玩家之夾娃娃機”中,孩子們對夾娃娃的工具不斷探索,最終發現魚竿上有磁鐵,可以吸住掛鉤,掛鉤又能勾住小娃娃,但是有的娃娃身上沒有繩子,鉤不了。他們又嘗試在娃娃身上粘吸鐵磁,可是布上面很難黏住,娃娃太重吸鐵力也不夠,釣起來不一會兒就掉下去。
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學生已初步了解磁鐵的特性,但也有急需解決的問題:1.吸鐵力不夠怎么辦?2.沒有繩子的娃娃怎么“夾”?于是,我們開展了集體教學活動“磁鐵的奧秘”,通過實驗進一步感受、了解磁鐵的特性,在反復試驗中孩子們選擇了強力吸鐵石。發現別針可以被吸住后,他們給沒有繩子的娃娃身上掛上別針。就這樣在興趣和材料的不斷推進下,孩子們收獲了游戲的愉悅、豐富的經驗,品質得到了磨練。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上的任何改變都不可能在一晝夜間完成。任何改革都要經歷痛苦的過程。雖然轉變和改革舉步維艱,但畢竟還是在一點一滴地逐步發生。
【參考文獻】
[1]林菁.關于幼兒游戲與教學整合的幾點思考[J].學前課程研究,2007(4):34-37
[2]姚錚.課程游戲化不是取代集體教學活動[J].中國教育報,2015
[3]秦元東.幼兒園游戲指導方法與實例——游戲自主性的視角[J].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