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賢進
【摘 要】區域認知是高中地理學科重要核心素養之一,高中地理教學重視從區域的視角認知地理過程、地理規律,提升高中生綜合分析及解決區域地理問題的思維品質和能力。本篇文章從“區域認知”核心素養內涵進行闡述,提供了將之落實到地理教學中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高中地理;區域認知;核心素養;有效路徑
引言
核心素養統領課程理念和課程目標,高中地理課程以培養核心素養為目標。區域性是地理學的突出特點之一,由此形成的區域認知是一種認識地球表面復雜性的思維方式和能力,將其在地理課堂上落地生根具有現實意義,是發展綜合思維、提高地理實踐力的需要。高中地理與區域聯系緊密,關注不同區域背景下人地協調,只有樹立區域意識,加深區域認識,掌握區域認知的方法和能力,才能找出區域特征,明確區域之間的差異、聯系以及協作等,增強區域認同感,具有全球觀、空間觀、人文觀、發展觀等,促進地理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高中地理“區域認知”素養的內涵
地理事物和現象紛繁復雜,要理清頭緒就要劃分區域。區域地理是高中地理重要內容,主要包括區域位置和分布,講述區域特征,比較區域異同,以區域為背景探討區域發展中面臨的一些問題,如資源問題、環境問題、發展問題等以及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培養區域認知素養是讓學生在區域地理知識學習中真正掌握技能的主要途徑,一般采用區域觀察和調查、區域比較、地理環境整體性和區域關聯、區域綜合分析等方法認識區域,提高區域地理問題的綜合處理能力。
二、高中地理“區域認知”核心素養培養路徑
目前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仍存在直接灌輸區域地理知識的現象,忽視“區域認知”素養培養,導致學生區域認知能力較差,主要表現在部分學生不能根據地圖描述區域位置,也不具備從地理圖表中概括區域地理特征的能力,區域認知停留在淺層,缺乏完整性和深度,無法從給出的材料中歸納出區域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區域地理知識的遷移能力差,區域觀念淡薄,這些嚴重影響了區域地理知識學習的成效。因此,高中地理“區域認知”核心素養培養落到實處,才能提升區域認知能力,掃除區域地理學習中障礙。
1.構建區域地理知識框架
高中區域地理教學時,首先要重新整合教學內容,梳理初中區域地理內容,然后融入到高中區域地理中去,使學生對區域地理形成整體的認知。初中地理側重了解區域的位置、人口、礦產、環境等基本內容,掌握基本的技能和分析方法。高中地理要求更高層次更深,重點放在了區域認知素養的培養上,都是以區域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區域的自然、人文條件等,分析區域之間的內在關聯性和邏輯關系,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教師要敢于對區域地理教學結構打破重建,善于歸納和總結,然后整合課程內容,建構新的區域地理教學體系。比如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以某資源枯竭型城市為例,分析該類城市發展的方向”的解讀,資源型城市都曾嚴重依賴某種資源,教學中以某典型區域為例,分析發展的區位條件、面臨著產業結構單一、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以及如何選擇新的發展道路如發展第三產業等才能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是分析這類問題的基本架構。
2.運用多種區域認知方法
高中地理培養區域認知素養的過程要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打造主體參與責任課堂,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建構區域知識體系,形成對區域地理的自我認知能力。教師掌握學生對區域地理的了解和學習情況,幫助其分析不足,然后進行有針對性地訓練,促使其在學習中完善區域地理認知結構。教師圍繞著區域地理教學內容,結合區域認知能力培養的實際需要,精心巧妙設計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分析,圍繞一系列相關問題交流討論,自我認知中加深對區域地理知識的理解,具備靈活運用知識能力,逐漸形成較強的區域觀念。教師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運用圖片、視頻、泰微課等資源,把學生帶入到特定的區域環境中去,增強學習熱情,形成科學的區域認知結構。學會判斷區域位置是區域認知最為基礎的內容,教師要組織學生實踐探究,對比不同區域的地理位置,比如英國和日本的比較、江蘇和新疆的比較等,明白位置不同帶來了氣候差異,分析土壤、水文條件、植被、河流等異同,這種一般性的認識區域特征差異的方法可遷移運用到不同尺度的區域分析中。
3.系統分析區域地理特征
高中地理“區域認知”素養培養應強化系統分析,區域地理也具有綜合性,區域具有開放性,區域各要素之間,區域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區域地理學習中可設置主題或采取問題驅動的方法,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探究,抓住主導性因素,綜合考慮其他因素,比如分析某類生態脆弱區存在的環境問題形成原因時,既要考慮自然原因,也要考慮人為原因,確保學生形成系統認知。此外,地理教學中促進區域認知發展,樹立可視化理念,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的辦法,形成區域地理網絡體系,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一些內在的關聯性以及隱性思路呈現到面前。借助空間聯系法,明確區域的差異,加強理解和記憶,能更好地解決區域問題。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學落實區域認知尤為重要,是認知和實踐的需要,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區域觀和空間觀,了解各個區域的空間分異,掌握區域的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等狀況,分析和解決區域地理問題就會游刃有余,同時也提高了高中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用動態的眼光去看待區域的發展,在分析和評價基礎上提出建設性意見,加強各個區域之間的聯系和交流,取長補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曾維東.高中地理“區域認知”核心素養的落實路徑[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34)
[2]李金國.高中地理“區域認知”核心素養的落實路徑[J].地理教學,2018
[3]蘇曉明.高中地理“區域認知”核心素養的落實路徑探索[J].教育科學(引文版):00019
(江蘇省口岸中學,江蘇 泰州 2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