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曉強

【摘 要】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許多教師有著這樣的切身體會,體育教學最大的難處不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而是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進入高中階段以后,學生的心理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有些學生由于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夠完成體育訓練目標,或是身體存在著缺陷,比如較胖等,在一些體育訓練考核中常常處于劣勢,長期以往會逐漸失去對體育學習的信心,同時,一些在體育方面有著濃厚興趣以及特長的學生,又面臨著日常教學“吃不飽”的問題。針對這種狀況,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勢在必行。
【關鍵詞】高中體育;分層教學;探究
一、課題提出的教學背景
在高中階段,由于高考升學壓力的影響,學生對于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除了一批準備填報體育院校的學生以外,許多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常常處于一種應付甚至消極抵制的狀態。細究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除了有高考大環境影響之外,還與高中體育教學本身有著較大的關系,部分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存在著教育教學方法簡單、忽視學生個體差異性等方面問題,教學活動要求簡單化,導致學生中存在著有學生學習要求得不到滿足、有學生無法完成學習任務等情況。我校體育教研組曾對高中一年級隨機選取了50名男生與50名女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如下:
從上表可以看出,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個體需求,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必要的改進。
二、實驗開展的實驗對象
為了便于進行試驗比對,我校體育教研組在高一下學期選取了兩個班級開展教學實驗,在一班進行分層教學,二班采取傳統教學模式。在選取實驗組班級時,教研組開展了深入的調研,選取的這兩個班級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優勢條件:一是人員組成結構較為相似。一班54人,其中女生26人,二班學生53人,其中女生也是27人;二是體育基礎較為平衡。一班高一秋學期結束,學生體育考核達標人數為41人,達標率為76%,二班學生達標數為40人,達標率為75%。綜上所述,開展實驗選取的實驗班與對照班各項基本條件較為接近,便于開展實驗結果比對。
三、實驗開展的主要途徑
1.合理分層,讓學生找準自身定位,增強歸屬感
在實驗班體育教學中,教師積極向學生宣傳開展分層教學的積極意義,消除部分學生產生的“分層即為分等級”的片面觀點,讓學生明白,各人的身體素質以及意志能力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開展分層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找準符合自己身體發展水平的目標,更好地開展訓練。教師將學生體育能力分為四個等級:A等為具有較強身體素質,具備體育特長的學生,約占5%,B等為體質較好,能夠輕松完成體育訓練目標的學生,約占30%,C等為體質與運動技巧一般,經過努力也可以完成訓練目標的學生,約占45%,D等為體質較弱或存在缺陷,以及運動技巧較差的學生,約占20%。在等次確定過程中,采取學生自報與教師綜合審核確定相結合,做到盡量客觀公正。
2.分類要求,讓學生消除心理障礙,保護積極性
在體育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在做好學生分類的基礎上,還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為各個不同層次的學生確定相應的訓練目標,讓學生在自己的能力與體質范圍內開展學習與訓練活動。例如在耐久跑、跳遠以及投擲類運動項目訓練中,教師為學生擬定達標標準的時候,采取了“上浮”與“下移”的方式分別確定訓練目標,即以C等體育能力的學生為標桿,采取教科書上規定的標準進行要求,對于B等能力的學生拔高要求,上升到良好對應的分值與標準進行要求,而A等能力的學生,在這些項目中則按照滿分標準進行要求,將教材上考核的滿分作為其合格達標的最基本要求,并依據其個人體育特長和報考目標院校、專業進行相應項目的強化與補充。對于D等能力的學生,則依據其身體狀況,降低5-10分值的標準進行要求,鼓勵其逐步恢復與提高。
3.分組競賽,讓學生開展同位趕超,營造濃厚氛圍
針對學生在身體素質、運動能力方面的差異,教師開展了有效的人員分層與要求分類,如果還是讓學生在一起進行訓練,則無法營造出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氛圍與環境,教師主要采取分組進行訓練或是采取分組競賽等方式,開展體育項目的訓練活動。對于人數較少的層次組,直接開展訓練競賽活動,人數較多的組,按照男女分為幾個小組開展分組訓練,一般以5人左右為適宜的標準,讓學生在互相能力接近的環境中開展訓練活動,營造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同時有利于學生之間互相合作,開展心得交流,提高運動技巧,實現運動能力提高的目標。
4.動態管理,讓學生增強成功體驗,激發上進心
在分層教學中,教師要嚴格按照各個不同層次體育能力學生的考核目標進行評價學生的體育成績,開展分層教學一方面是為了使教學活動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兼顧學生存在的差異性,同時能夠讓學生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域得到充分發展,感受到成功的體驗,激發對體育的興趣與信心。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的分層管理,要進行動態管理,我們開展分層也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要鼓勵學生向著上一層次的目標邁進,對于達到或超過上一層次考核要求的學生,教師要及時進行調整,進行升級,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實驗取得的結果分析
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并沒有像有些教師事前所擔心的那樣降低了教學效率,而是更加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上進心,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有助于調動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增強學生的成功體驗,讓學生在體育訓練中找到快樂,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才能夠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之中,分層教學滿足了不同能力學生的學習與成功需求,激發了學習興趣。二是有助于促進學生最近發展區得到滿足。在以往“一刀切”式的教學容易造成一部分身體素質與體育運動技能較差的學生對體育教學產生心理上的抵制,不利于體育教學效率的提高。分層教學活動著眼于不同發展能力的學生身心發展實際,能夠讓不同體育基礎的學生都能夠看到自己可以實現的目標,符合自身身心發展實際。三是有助于引導學生發掘自身內在的潛能。傳統體育教學重中間,輕兩邊,尤其是對特長生培養力度不足,采取分層教學可以將這部分學生進行單獨要求,量身定做教學目標,有利于激發學生潛能,實現發展最大化。當初開展分層實驗的班級,在去年的高考中,有4名學生順利考入了體育院校,位居全校之首。四是有助于培養學生積極的終身體育習慣。在實際教學中,開展體育分層教學除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體育技能之外,還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使學生受益終身,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戶林.對分層教學內涵及其促進理論的探究[J].體育學刊,2005(6)
[2]王娟.當代高中生體育心理特征研究[J].浙江體育研究,2003(5)
[3]王玉來.高中生的體育壓力狀況分析[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05(2)
[4]徐陽林.論分層要求對體育習慣的影響[J].體育文化周刊,2007(6)
[5]朱冠軍.論“新課程標準”下體育分層教學[J].高中體育世界,2006(12)
[6]龍以梅.新課程體育教學發展研究[J].科技信息
[7]劉守名.體育教學改革范例[M].吉林人民出版社
[8]傅明東.體育基礎研究[M].貴州教育出版社
[9]劉萬東.高中生心理發展概述[M].上海文藝出版社
[10]龔春紅.讓體育變得快樂起來[M].吉林教育出版社
(江蘇省江陰市第二中學,江蘇 無錫 2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