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松
摘要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確立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同時,把堅持依法治軍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軍方略,明確要求“推動治軍方式根本性轉變,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要不斷深化依法治軍實踐、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提供法律保證,就要對新時期提升國防與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的重要路徑做重點研究。
關鍵詞 新時期 國防 軍隊 法治化水平 提升路徑
中圖分類號:D630.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2.058
(一)依法治軍的時代背景
依法治軍是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字面上講,其就是用法律來管理軍隊,并且目前依法治軍已經被納入《國防法》中,具有深遠的法律地位,其通過法律的形式規范軍人和軍隊的行為,并且也是強化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戰略部署。“無制之兵,有能之將,不可以勝。”我軍自創建之初,就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手段建軍治軍,在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的成長進程中,特別是經歷了革命戰爭年代血與火的檢驗、抵御了和平年代種種誘惑考驗之后,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依法治軍經驗辦法,提出了依法治軍思想,為建設黨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奪取革命戰爭勝利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貢獻了巨大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鮮明地提出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強軍之基,深刻揭示了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在建設強大軍隊中的基礎地位和基石作用,開辟了我軍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新境界,強軍邁入了新征程。
(二)依法治軍的內涵
打造一個中國特色軍事法制體系,是實施依法治軍的前提,也是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前提。法制體系建設應當遵循系統性和針對性,并且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確保法律體制建設和軍事斗爭實踐相適應。依法治軍的關鍵是在全軍普及法律信仰和法治思維,讓法治觀念滲透到每一名官兵心中;關鍵是確保權力運用得當,士兵要做的,各級領導首先要做好,轉變工作作風,嚴格按章辦事,確保部隊的各項決策和行動,都是黨委決策、機關指導下,部隊執行、官兵認可的。
(一)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現代化的國家離不開法治,現代化的軍隊建設也離不開法治。推進國防與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是建設現代化軍隊的必然要求,也是當今歷史背景下堅持我黨建軍治軍基本方略、解決傳統治軍模式不足的必然要求。軍隊無法不立,在“軍人誓詞”中,一名合格的軍人,應該是嚴守紀律、絕不叛離軍隊以堅定不移的思想覺悟維護國家主權和人民利益的,因此在當下推進國防與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就是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二)武裝集團特殊屬性的體現
當今背景下面臨著治軍改革的重大挑戰,尤其是在西方“政治轉基因工程”的影響下,如何體現武裝集團的特殊性質,解決“建設什么樣的軍隊”“怎樣建設軍隊”這一根本性問題,就離不開推進國防與軍隊建設法治化建設。“刑起于兵,師出嚴律”,因為軍事活動的特殊性,也導致了對軍隊嚴格要求和管理的必要性。而如若對軍人實施和普通群眾同等的管理模式,那么軍中的作風和紀律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又何談提升部隊的戰斗力。因此基于武裝集團的特殊屬性,就需要對軍人進行旗幟鮮明的法治化建設。
(三)建軍和治軍經驗的科學總結
自古以來,中國的建軍研究就沒有停止腳步,《孫子兵法》成為后世諸多帝王治兵建軍的謀略參考,在“兵者五事”中,“法”就位列其中,在《司馬法》等多部兵書中,都把“刑”與“法”放在突出卓絕的地位。“以制為勝”“制必先定”等言論,都為當代推進國防與軍隊建設法制化建設提供了思想基礎,并將“刑兵一體”作為軍隊建設的一大特色。
(四)有效履行軍人使命的必然要求
軍隊的變革不僅僅是軍事武器的變革,更應當是一種治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變革。要想打造一支強有力的新時代軍事隊伍,就要以“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為基礎,堅持以軍法從嚴、高度集中為核心。軍人自我約束是關鍵,倘若沒有堅定不移的信念作為支撐,明確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這樣才能履行軍人使命。
(一)強化軍隊作風建設,塑造作風優良的英雄部隊
1.制度構建要嚴格,狠抓落實保權威
當下推進國防與軍隊建設法治化建設的當務之急就是完善軍事法制體系,這也是保證依法治軍的前提,習主席對此進行了多次重要講話,也對依法治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度是一切國防與軍隊建設法治化建設的基礎,也能構建軍中嚴格的鐵律,給后續的實施提供嚴明的制度保障。另外,更重要的是保證軍中法令的實施,軍令如山,一旦制定和發布,就要將軍規鐵律發力生威。
2.作風建設更要走在前列,從嚴治官做表率
從嚴治軍的關鍵是從嚴治官,在部隊干部調整以后,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在重拳整治腐敗問題,這就需要各級領導干部保證依法辦事。各級領導干部應當做好模范帶頭作用,嚴抓作風建設,牢牢掌握“牛鼻子”,為官兵做出正面的表率和帶頭作用。領導干部應當清正廉明,身邊不留“關系戶”,嚴格秉承著“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的嚴格思想覺悟,做到人盡其才,公開透明,物資采購更要公開透明,杜絕“小貪”行為,做到軍中物資物盡其用。
(二)嚴肅軍規軍紀,堅持從嚴鐵律守護法律威信
法無嚴而不威,加強對每一名官兵的規范和法律引導,是國防與軍隊建設法治化建設的根基,官兵組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隊伍,依法治軍也要對每一名官兵做到嚴格管理,從嚴治軍,保證守護法律的威嚴和莊重。
第一點,“嚴”要有根據,加強制度的貫徹落實,對每一名軍人都要同等對待,出現問題絕不姑息。無論新兵老兵,都要按規定辦事,按程序辦事,沒有后門沒有“開小灶”,嚴格軍中紀律。
第二點,“嚴”要常態化,從嚴治軍并不是“面子工程”,要把工作做到內里,才能保證官兵的自我管理意識和守紀律的意識。在以往部門單位存在有檢查及抓得緊、上面領導沒指示就管得松的問題,這樣的管理模式并不利于國防與軍隊建設法治化建設,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對軍隊個人的行為規范、舉止規范嚴格要求,抬槍射靶不差分毫,行為規范更要不差分毫。因此在平時,要重視對部隊的常態化管理,成立長期監督檢查小組,進行行為習慣日糾、工作作風不定期檢查,實現國防與軍隊建設法治化建設的常態化。
(三)加強對軍人的法律宣傳和法治教育,爭做“四有”革命軍人
1.以法治教育為軍人教育根本
知法是懂法的前提,懂法才能守法,在進行軍隊文化建設和軍人管理的時候,應當將法治教育放在首位,培養軍人強烈的法治觀念,以提升自身的行為規范。要緊貼時代脈搏,把法治教育納入部隊教育訓練體系,把培育法治精神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引導廣大官兵把法治內化為政治信念和道德修養,外化為行為準則和自覺行動。在世界形勢發展改變巨大、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時期,更要求在部隊形成懂法、守法嚴格執法的良好風氣。要將軍隊法紀教育常態化,定期對部隊官兵進行法治教育,如法律知識學習、法治觀念教育,還要進行軍事法規教育,切實堅持規范部隊官兵的自我修養,并且下真功、下苦功,切實提升法治教育的有效性。
2.以法治教育提升軍人思想覺悟
軍人自身應當時刻敲響警鐘,將守法放在思想覺悟的制高點,形成嚴格的法律意識和高度的思想覺悟,這樣才能在聽從黨中央和軍委領導,堅決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并且實現思想上和行動上的高度一致。只有在日常的訓練和生活中,加強對軍人的法律知識宣傳,讓軍人懂法,才能做到守法、嚴明自身的行為規范。作為一名革命軍人,理應擔負起維護法律尊嚴的責任,知法懂法才能明確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才能拿起法律武器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因此在日常的訓練中,應對官兵進行長期性的法律學習和指導規范,系統梳理法律的體系,重點學習軍事法規。為了提升法律學習的有效性,可選擇理論知識和涉法問題分析相結合的模式,對軍人進行引導和教育,將法律教育落實到實處。
(四)積極開展送法下基層活動,健全部隊的法律服務組織
為了滿足部隊軍事任務執行的需要,要不斷健全部隊的法律服務資質,為部隊官兵提供最全面的法律咨詢服務,拓寬解決法律問題的渠道。在部隊印發法律手冊,積極開展送法下基層活動,積極開展部隊普法教育和法治宣傳活動,加強法治宣傳的時代感和吸引力。此外,更要為廣大部隊官兵解決實際問題,各部隊軍隊律師和法律咨詢員,應當恪守崗位,并且為部隊官兵代理各類案件、解決各類法律糾紛,切實為部隊官兵安心訓練、提高本領鋪平道路。
總而言之,國防與軍隊建設法治化建設的標志,就是治軍方式的根本性改變,從領導層到基層官兵,都應當加強重視、提高認識,著眼于“從嚴治軍”,打造世界一流軍隊。在中國國防法治建設數十年的探索過程中,軍隊法治教育建設成果顯著,守紀律、顧大局、講政治成為中國廣大部隊官兵的風采,其更是成為了向世界展示中國軍人風采的窗口。作為保衛國家安全的急先鋒,人民軍隊更應當與中國特色法治建設進程相融合,落實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提升國防與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