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芬芳

【摘 要】
目的 探討圍生期保健結合健康教育對孕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方法 隨機選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產科收治的孕產婦60例,依據方法將這些孕產婦分為常規組(n=30)和常規基礎上圍生期保健結合健康教育組(綜合組,n=30)兩組,對兩組孕產婦的分娩方式、孕產婦及新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總產程、平均出血量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綜合組孕產婦的自然分娩率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剖宮產率、孕產婦并發癥發生率、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總產程顯著短于常規組(P<0.05),平均出血量顯著少于常規組(P<0.05)。結論 圍生期保健結合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提升孕產婦分娩質量。
【關鍵詞】 圍生期保健;健康教育;孕產婦分娩質量
【中圖分類號】R173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2-120-01
近年來,健康保健體系在飛速發展的醫療技術的作用下日益成熟和完善,公眾對健康保健的需求在該情況的影響下也日益提升。圍生期保健知識對孕婦來說極為必要和重要,處于圍生期的孕婦一方面經歷了生理的巨大變化,另一方面還經歷了心理的巨大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正確的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臨床應該將孕早中晚期保健、整個孕期監測、新生兒保健等系統保健服務提供給孕產婦,同時對孕產婦進行積極有效的健康教育。本研究比較了常規與常規基礎上圍生期保健結合健康教育對孕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產科收治的孕產婦60例,納入標準:所有孕產婦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將有嚴重合并癥、重癥精神病等孕產婦排除在外。依據方法將這些孕產婦分為常規組(n=30)和常規基礎上圍生期保健結合健康教育組(綜合組,n=30)兩組。綜合組孕產婦年齡24-35歲,平均(29.7±5.5)歲;孕周28-41周,平均(36.5±6.1)周;孕次1-3次,平均(1.5±0.4)次。在孕產婦類型方面,18例為初產婦,12例為經產婦。常規組孕產婦年齡25-35歲,平均(30.2±5.3)歲;孕周29-41周,平均(36.9±6.6)周;孕次1-3次,平均(1.6±0.2)次。在孕產婦類型方面,19例為初產婦,11例為經產婦。兩組孕產婦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組孕產婦接受常規,對孕產婦進行常規一對一飲食、責任分娩等;綜合組孕產婦接受常規基礎上圍生期保健結合健康教育,具體操作為:
1.2.1 圍生期保健
1)妊娠早期保健指導。臨床人員應該積極主動地和早期妊娠孕產婦進行交流,對孕產婦的心理狀態進行及時掌握,然后依據孕產婦的實際心理狀態給予其個體化的心理疏導及干預。同時,將孕產婦保健操教給孕產婦,并督促其對保健操的強度進行嚴格控制;2)妊娠中期保健指導。孕產婦及其家屬在妊娠中期均對胎兒的期望極大,進而相應增加了孕產婦壓力。同時,孕產婦的煩躁、焦慮等不良心理情緒隨著孕周的增大而增加。因此,臨床人員應該對心理干預孕產婦及其家屬的力度進行強化,同時將分娩及產后相關注意事項介紹給孕產婦及其家屬;3)分娩期保健指導。孕產婦的煩躁、恐懼等情緒嚴重程度隨著分娩期的臨近而逐漸加重,因此臨床人員一方面應該積極安慰并支持孕產婦,另一方面還應該對孕產婦進行分娩前指導,從而對孕產婦分娩過程中的疼痛進行有效緩解。
1.2.2 健康教育
1)產前宣教。臨床人員在孕產婦入院后應該將產房環境詳細介紹給孕產婦,同時將實地考察的機會安排給孕產婦,從而促進孕產婦分娩自信心的顯著提升。同時,臨床人員還應該將營養提供給孕產婦,督促孕產婦多進食易消化、熱量及維生素均較高的食物,從而促進孕產婦機體免疫力及抵抗力的有效提升;2)產后宣教。臨床人員在產后應該對產婦及其家屬進行指導,使其對新生兒臍部及日常進行準確。同時,對產婦的心理狀態進行細致觀察,從而對產婦產后抑郁癥的發生進行有效的預防。
1.3 觀察指標
1)孕產婦分娩方式;2)孕產婦及新生兒并發癥;3)孕產婦的總產程、平均出血量。
1.4 統計學分析
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用χ2檢驗。采用SPSS21.0,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兩組孕產婦的分娩方式、孕產婦及新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綜合組孕產婦的自然分娩率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剖宮產率、孕產婦并發癥發生率、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具體見表1。
2.3 兩組孕產婦的總產程、平均出血量比較
綜合組孕產婦的總產程顯著短于常規組(P<0.05),平均出血量顯著少于常規組(P<0.05),具體見表2。
3 討論
分娩屬于一個女性的生理過程,但是大部分初產婦沒有充分認識分娩,極易有一定程度的擔憂、恐懼等不良心理情緒發生。相關醫學研究表明[1],大多數孕產婦的分娩均受到對分娩焦慮、緊張等的不良影響。因此,要想促進孕產婦分娩質量的提升,關鍵是要對孕產婦進行積極有效的圍生期保健及健康教育,給予其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支持,對其進行有效指導,使其對圍生期保健知識進行熟練掌握,從而對良好的精神狀態進行有效的保持。同時,在孕產婦生產期將各種交流及溝通技巧充分利用起來,對孕產婦進行健康教育,使其將分娩信心樹立起來,從而促進其宮縮痛耐受及自然分娩率的提升、宮縮乏力引發的出血量的有效減少。相關醫學研究表明[2],和單獨常規相比,常規基礎上圍生期保健與健康教育更能有效提升孕產婦的自然分娩率,縮短孕產婦的總產程,減少孕產婦的平均出血量,以此認為對孕產婦進行圍產期保健與健康教育能夠促進孕產婦分娩質量的有效提升。本研究結果和上述相關醫學研究結果一致。
總之,圍生期保健結合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提升孕產婦分娩質量,值得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馬莉.孕期保健聯合孕婦課堂健康教育在改善高齡孕婦妊娠結局和圍生兒Apgar評分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9,34(11):2435-2437.
[2] 劉興華.孕期健康教育配合定期孕檢提高產婦自然分娩率的效果及對圍生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9,34(10):2186-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