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進
【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我們在教學中逐漸的關注到小學科學科目的發展,因為新課標要求小學生要全面發展,不是單方面的學會答題,更要全方位的學習知識,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促進自身的成長發展。在我們的小學科學課堂中,傳統的教學方式一般都是教師進行“填鴨式”的灌輸,學生們很少發言,課堂一般都是教師的“一言堂”,而現在我們提倡小學生能在課堂中占據主體的地位,讓小學生和教師在互動交流的形勢下進行學習,促進學生的科學學習成效。
【關鍵詞】小學科學;科學課堂;師生互動;教學方式;創新方法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完善,教育質量不斷攀升,但是我國的小學科學課程存在著明顯的形式化、表面化的問題,很多教師和學生們都注重語、數、外的課程,科學課卻變成了可有可無的課程,這嚴重限制了學生們對科學知識的探求,也限制了教育課程的價值,不利于實現學生們科學素養的培養。所以,教育部門、教師、學生要形成合力,共同增強對小學科學課程的認知程度,通過師生互動的形式,讓小學生們愛上科學這門科目,用好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教學,創新模式,促進學習的長足發揮。
一、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
我國實行教育改革,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我們都進行了相應的改變,盡管在教學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改進,但是仍然存在著多方面的問題,列舉如下:
1.教師對學生們課堂的積極性和參與度不夠重視
學生們在小學科學課堂中依舊處于被動的地位,教師們并未想方設法的去激發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而是沿用傳統的小學科學教學方式,與學生們的交流少之又少,很多教師就是一味地傳授科學課本上的內容,并沒有將創新的教學模式融入到我們教學中來,因此,小學科學課堂沒有取得更好的效果。
2.小學科學教師的教學方法缺乏合理性
教師們常常是根據個人的喜好和教課方式進行教學,沒有站在學生們的角度上看看學生們究竟需要什么,這也是教師和學生們在課堂中互動較少的原因,因為缺乏交流互動,所以學生們的需求教師就不清楚,教師根本不知道學生們的學習狀況是怎樣的,也不清楚學生的知識欠缺在哪里,因此,學生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學習的質量也得不到最好的提升。
3.小學科學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過于簡單
互動很多情況下是雙方相互理解和相互摸底的一個過程,但是很多的情況下小學科學教師在互動方面做得還比較欠缺,很多的科學教師在和學生們互動的時候,僅僅是“回答的不夠規范”“回答正確”“大家還有什么問題嗎?”等這些簡單的詞語進行互動,學生們就算是回答問題回答得好,也不知道究竟是哪個地方比較出彩,回答的不好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里欠缺,教師問學生們還有沒有問題,學生們也不敢提出異議,因此,小學科學課堂的互動過于簡單,會直接導致我們小學生的學習質量得不到提升。
二、增進小學科學課堂師生互動的重要性分析
在當今,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在課堂的教學模式上也應該進行相應的轉變,才能適應新時代新課堂的要求?;咏虒W模式的展開可以豐富小學科學教師的教學內容,學生們平時都是按部就班的盯著課本學習,枯燥至極,現在互動教學模式的相關內容引入教學中,極大程度的豐富了課堂的教學內容,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們真正和教師互動、和同學互動、和科學課本互動,這對學生學習科學、提高興趣有非常大的幫助。同時師生互動教學的展開可以讓學生避免單打獨斗,有助于學生將科學知識靈活化,豐富課堂單一形式,改善枯燥無味的學習狀態,提高小學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和激情,讓學生們在學習科學知識的時候動力十足,進而提升小學科學課堂學習水平和科學教學的質量。
三、小學科學課堂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的分析研究
1.教師要對課堂進行宏觀把控,在教學設計中體現互動的話語
教學設計是我們教師在進行教學前的一種對課程的規劃和思考,是我們平時在教學中非常注重的一個方面,因此,在我們的教學中,我們一定要將教師的教學設計環節進行嚴格的把關,讓教師們重視師生互動的環節,讓教學設計中體現師生互動的話語,這才能保證在我們課堂的師生互動中能有前提性的保障,也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能通過教學設計,設想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和每一次提問,在互動中,找尋學生的學習興趣點和薄弱點,進行各個擊破。
例如,我們在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植物的一生》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每一課都是根據植物的生長變化進行安排的,我們教師不妨在三年級下冊的開學之初,就讓學生們先種植一顆小型的植物,植物的類型可以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挑選,讓學生們觀察植物的生長變化節點,在什么時間植物的生長是怎么樣的細節變化,學生們會根據自己對植物的培育慢慢觀察到植物的生長周期和生長細節。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體現師生互動的方面就能提問學生,層層進行引導??梢栽趧傞_始問問學生:“你們培育的植物多大了?”這一個問題能反應學生們種植的時間。同時還可以提問:“你們在種植植物的時候,他們什么時間有了什么樣的變化,能不能和老師還有同學們分享一下?”這時,學生們就會躍躍欲試,因為自己種植植物是經過自己的親身觀察的,因此,學生們非常有話可說。最后可以問問學生:“你們針對植物的生長有沒有什么疑問啊?”學生們這時就會將自己在培育植物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相應的提出,這是有前面的互動進行鋪墊的,學生們已經對科學課堂充滿了濃厚的興趣,這樣的互動才是高效的。
2.突出實踐的過程,在實踐中進行師生互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實踐中才能得到相應的結論,因此,我們在進行科學課程的教學時,一定要注重在實驗中的實踐過程,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進行相應的互動,促進師生的相互了解,共同將實踐完成順利。例如,在蘇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顯微鏡下的世界》中的第二課《做酸奶》就是我們在進行教學中的實踐,是讓學生們能通過自己的親自動手,不斷的將課本的科學變化進行自我實踐的過程。小學的科學教師應該在學生們的實踐過程中,逐漸的找出自己遇到的問題,并且和教師進行相應的交流,這樣在做酸奶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是師生互動的前提,學生們和教師才能通過互動了解彼此的需求。例如,學生們一定會問教師,怎么調整酸奶的口味,或者說需要多久才能制作完畢,需要的原材料有哪些等等的問題,在學生們發問,教師們思考回答的這個環節就是我們師生進行科學互動的環節,有利于促進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思考,以及教師在回答問題中的整體把控。
3.加強語言上的互動,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
良好的課堂氛圍的構建是需要師生共同努力的,因此,我們要讓教師們主動和學生們進行交流,無論是關于知識方面的交流還是日常生活中的交流,都要通過互動的形式,加深對對方的了解,這有助于友好關系的建立和班級良好氛圍的構建。這種師生的良好關系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在今后的教學中,只有良好的關系作為橋梁,良好的氛圍作為基礎,才能不斷的將我們的科學課堂建設好。
四、結束語
小學科學的課堂是培養學生們的科學精神和建立學生們科學世界的一個關鍵環節,在小學的科學課堂中,我們也要逐漸的認識到師生互動交流的重要性,通過一系列的方式促進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通過多種的創新形式,讓學生們參與到科學的探究中來,并且通過自身的探究,形成相應的思考模式,在師生的互動中解決問題,形成最佳的學習模式。
【參考文獻】
[1]陳海燕.良好的師生互動可以提高小學科學的有效教學[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6,(4):34-35
[2]曾艷.讓小學科學課堂在師生互動中走向高效[J].吉林教育:綜合,2016,(11):26-27
[3]查麗琳.真教育:真實有效的師生互動——淺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師生互動有效性的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1):26-27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大橋中心小學,江蘇 揚州 22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