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珍
【摘? 要】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的課堂練習的開展,能夠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強化和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的提升,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文章主要從進行問題意識培養的課堂練習、針對性與層次化課堂練習、典型性與生活化課堂練習、開放性與多元化課堂練習以及錯誤對比練習這五個方面入手,探討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有效性,旨在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有效性;問題意識;錯誤對比
引言
課堂練習是鞏固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教學形式。新課標及學科核心素養理念引領下,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要注重課堂練習設計的優化,調整小學數學課堂結構,創新課堂練習方式,在課堂練習過程中強化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不斷強化。在此種情況下,對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有效性的提升策略展開探究,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1.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意識培養的課堂練習
良好的問題意識能夠促使學生在課堂練習中,對自己不懂的疑難知識提出問題,進而積極主動地開展課堂練習活動,切實鞏固和提高對課堂所學習知識的掌握。然而,小學生在參與課堂練習活動時普遍缺乏問題意識,不懂得如何就課堂講解的疑、重、難點知識進行提問,對數學問題進行解答訓練,而是被動地開展課堂練習。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教學,要想切實提高練習教學的有效性,教師的教學理念需與時俱進,以問題為載體創新設計課堂練習形式,激發學生濃厚的課堂練習興趣,促使學生就數學課堂練習提出自己的問題,進而能夠主動進行舉一反三探究思考,從而通過主動提問、主動解答問題,進一步鞏固和提高自己對所學習知識的掌握。例如,學習“除法”相關知識時,課堂練習環節,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六一兒童節,班級準備去爬山,景區成人票為50元/張,兒童票為25元/張,購5張票免1人的費用。這時,引導學生就購票情況提出自己的問題:有的學生提出“如何購票才能最省錢?”有的提出“每張成人票價格是每張兒童票價格的幾倍?”有的提出“全班購票的平均價格是多少?”等問題,通過結合教學內容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數學情境,引導孩子們主動提出問題,進而全班學生就相關問題進行探究思考和合作交流,從而學生參與課堂練習的積極性迅速被調動起來,同時學生會更加感到提出問題對于解答數學問題所具有的重要意義,進而較好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
2.引導學生進行針對性與層次性的課堂練習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練習的設計要具有針對性和層次性,要立足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出發,把握重難點數學知識結構,關注學生認知水平和思維發展特征,在課堂練習的設計過程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而促使學生在課堂練習過程中獲得優良的數學學習體驗,有效激發學生參與數學課堂練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在“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先看除數是幾位小數,之后通過移動除數小數點,將除數變整數,并就被除數小數點進行相應移動。為促進學生對上述課堂教學重難點知識內容學習的順利有效突破,教師可設計只列豎式不計算的習題,例如0.45÷0.6,1.2÷0.06等,在解決這幾個問題后,更容易開展數學課堂練習。再如,在開展“加法的交換律與結合律”教學過程中,課堂練習的設計,要由淺入深的開展設計,以25+230+25,24+65+76+35等作為基礎題,以(82+23)+(77+18),(153+59)+(47+141)等作為變式題,以(96+49)+157,(92+58)+(45+108)等作為綜合題,以2+3-4+5-6+7-8+9-10+11-12+13-14+15作為發展題。通過此種層次化課堂練習的設計,能夠循序漸進引導學生的思維發展,促使學生感知到數學學習的樂趣,進而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參與到數學課堂練習中。
3.引導學生進行典型性與生活化的課堂練習
小學數學課堂時間有限,課堂練習的設計要具有典型性,要保證少且精,將教學重點充分體現出來,并通過深入探究反思強化練習,來對學生數學知識基礎進行鞏固和提升,促使學生數學思維得到有效拓展,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技能,從而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有效性也能夠得到明顯提升。例如,在“應用問題解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設計生活化的課堂練習,“小強的媽媽要將2.5kg香油分裝在一些玻璃瓶中,每個瓶子最多裝0.4kg,請問需要多少個瓶子?”在這一問題情境下,以“同學們,若你是小強,是不是一定要為媽媽分憂解難呀?”引入課堂練習,孩子們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討論,有的得出6.25個,有的得出6個,有的得出7個,這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說出自己所得玻璃瓶個數的理由,通過良好的課堂練習討論,進而較好地讓學生對“四舍五入”與“現實生活應用”之間的矛盾進行化解。同時通過這一練習題的解答,也使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便要符合、服務于現實生活?!?/p>
4.引導學生進行開放性與多元化的課堂練習
小學數學課堂練習中,開放性與多元化練習的設計,能夠較好地促進學生思維發展,促使學生立足不同角度去探尋問題解決途徑。教師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團隊探究,學生之間互動交流,對問題進行分析,并確保數學問題的順利解決。在典型性的課堂練習中,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對新的問題進行解答,促使學生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去解決數學問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有效性。例如,在“小數的運算定律和簡便計算”教學過程中,可設計這樣的題目:32÷2.5÷□,3.51×4+3.51×3+3.51×□等,引導學生將已有的“加法交換律”知識與新學知識進行結合,對問題進行解答,促使學生能夠對運算定律加以靈活運用,提高學生思維敏捷度,強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
5.引導學生進行錯誤對比課堂練習
錯題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練習中具有重要價值。在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握錯題資源的價值,引導學生開展對比強化訓練,通過此種方式能夠促使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入,降低類似錯誤的出現幾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從學生日常練習中對錯題資源進行搜集整理,基于學生認知發展與思維特征出發,分析錯題并引導學生開展對比練習,這就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促進課堂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得到順利有效解決,這對于學生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的強化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開展簡便運算教學過程中,在練習解答15.8-(6.5-5.8)這樣一道題目中,學生潛意識里往往會認為存在類似的數字就可以結合,導致在題目簡便運算的過程中出現錯誤,并未注意到括號前面是“-”號。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注重錯誤對比練習,組織學生主動自主整理錯題,讓學生深刻認識到錯題資源的重要性,促進學生思維沖突的形成,這就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數學問題的理解,進而提高學生數學運算的正確率,促進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有效性的不斷提升。
總之,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課堂講解的數學知識融入到實踐練習中,鞏固和強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發展學生智力,發掘學生的創新潛能,從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成效也能夠得到明顯改善。課堂練習的設計,必須要凸顯針對性、典型性、開放性等特征,保證數學課堂練習的有側重、有層次,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為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提供強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朱紅英.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有效性[J].青海教育,2017(10)
[2]石中秀.關于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思考[J].數學教學通訊,2016(16)
[3]劉文杰.淺議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若干思路[J].內蒙古教育,2015(21)
(課題項目:本文系福建省三明市市級課題“立足‘四個注重的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深度的研究(編號:JYKT-19019)”階段性研究成果。)
(福建省三明學院附屬小學,福建 三明 3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