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蘭
摘 要: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并且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在新課改背景下,語文的教學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無形中影響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農村語文教育應當以提升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為目標,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實現所有學生都能夠上好課、讀好書。
關鍵詞:農村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創新
農村經濟建設和教育的發展,關系到整個國家的發展建設,從某種意義上講,農村教育影響著國家的未來,這對提升農村辦學水平,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一、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及問題
(一)多媒體教學工具運用的偏差
在倡導“互聯網+”的現代,“互聯網+教學”被廣泛運用,多媒體作為一種教學工具,是實現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途徑和手段,農村教學如果運用多媒體得當,可以將外部資源大量傳輸給學生,增加學生的學習量。但是,如何使用多媒體工具輔助教學對于部分農村學校來說是一個難點,有些教師只是將板書內容謄寫到電腦上,有些教師在設計電子講義上華而不實,并未突出教學重點。教師對多媒體的運用并未全面理解與滲透。
(二)教師專業能力和經驗不足
雖然近幾年很多農村師資力量得到充實,但是部分教師綜合素質依舊無法得到有效提高,有的支教教師素質高卻經驗不足,在農村支教不足幾年就返回城市。這導致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經驗不能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服務于語文教學。有的語文教師照搬照抄實驗課堂的教案,不能將自己班級和地區特點結合在教學中,產生東施效顰的現象,還有一部分支教教師專業能力很強,但是實際教學經驗不足,加之專業課堂中輔助教學的方式方法不能全運用于農村教學當中,導致教師教學能力要么受到束縛,要么不能達到教學要求。
二、網絡時代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創新
(一)以線上預習增強線下課程的教學成效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培養學生各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其中就包括課前預習的習慣。既然是課前的預習,因此,應當是學生在課下自主完成的學習任務,但一方面小學生自制力較差,開展自主學習的效果會為此受到限制。另一方面農村小學學生中有很多家長都在外打工,平時跟隨家里的老人生活,老人對孩子的學習監管往往不夠到位,這就造成很多農村小學生因為自身的惰性完不成家庭作業的現象。這種情況下,教師如果把預習任務發放給學生而不進行監督,就會出現一部分學生無法有效完成預習的現象。因此,教師可以采用線上教學的方式指導和監督學生的自主預習活動。
(二)以線上創新提升線下教學的引導效果
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是提高教學效果最主要的方式。在組織線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教學契機,借助各種方法,向學生進行學習方式的傳授,而是單純地灌輸知識。在這樣的形勢下,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機結合,有著獨特的引導作用,能讓學生的語文思維更為廣闊,引導學生在感官上進行模擬和演練,以達到最佳的指導效果。比如在進行《楓橋夜泊》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應用多媒體來播放一些和詩詞有關的音樂,讓學生伴隨這些音樂進入古風古韻的教學氛圍中。并且在線下的教學指導中,可以讓學生自由地進行詩詞意境的感悟,可以讓學生看一些詩詞相關的圖片,還需要對古詩詞進行準確的描述講解。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能夠快速融入教學環境中,也可以便于學生調動他們的所有感官來進行語文古詩詞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在教學活動展開語文生活化教學創新
(一)舉辦課本劇的表演實踐活動
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故事性很強的課文,學生易理解,生活性又比較強,同時也適合學生的表演。對于這類文章,教師在教學時,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應引導學生把課文改編成課本劇,并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提高學生表演的興趣和激情。這樣,不但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合作能力、組織能力、表現自我的能力。在小學階段各種校園活動的展開,都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與課本的內容進行結合,能使學生對課本中學習的內容進行更為細致的研究與思考,提升學生的認識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在相關的舞臺劇表演中,學生展現的不僅僅是表演能力,包括劇本的創作能力、表演中應用的語言情感能力等,也都是學生語文學習程度與語文學習效果的重要體現。因此,校園課本劇的編排中,教師要盡量保持自己的旁觀者身份,在學生沒有要求的情況下,減少對學生課本劇編排表演的干涉。
(二)舉辦校園征文比賽
應用征文比賽的形式,能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在征文題目的選擇上,教師需要根據以往的教學引導,以及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選擇。
教師可以適當地擴大征文比賽的規模與形式,不但可以在班級中進行,也可以分不同的年級階段展開征文比賽。評選出的優秀作品,還可以在校園中或者班級中設置優秀作品專欄進行展示,也可以繼續展開相應的演講比賽活動,使學生能獲得更多自我展示的機會。由于鄉村生活較為平靜,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眼界難以得到開拓,因此許多農村地區的小學生都存在性格較為害羞,不善于自我表達的狀況,通過這種生活化教學實踐活動的展開,學生能擁有更多機會培養交流能力,獲得自我展示的舞臺。這對于農村地區學生的性格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教師需要對此更為重視。
多次舉辦相應的征文活動,能有效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興趣以及作文寫作的能力。事實上,在作文寫作中能與實際的生活經歷進行聯系,就是寫作整體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現,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這種表現進行重視與鼓勵。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是新課改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在實施教學計劃時更加具有挑戰性,教師應當運用農村得天獨厚的資源和互聯網技術,將語文基礎知識夯實,將語文學科的升華內容呈現給學生。
參考文獻:
[1]袁淑芳.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J].當代家庭教育,2019(15):121.
[2]秦義敏.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激發[J].新課程(綜合版),2019(0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