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霞
摘 要:小學課程是每一個學生的基礎課程階段,對于學生后續的學習活動具有很大的影響。數學科目因其邏輯要求較高、學習難度較大的特點,課堂氛圍相對其他科目來說會更加沉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相對較低。而趣味教學的應用,將一些趣味性較高的元素加入到了數學課堂中,有效的調節了課堂氛圍,了學生們學習數學的熱情。因此,趣味教學法的應用是十分有必要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趣味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之所以能夠成為分數相差最大的學科,就是因為有的學生對學習數學有興趣,而有的學生卻對數學興趣不大,這就導致學生的數學成績出現了很大的差異。而造成一些學生數學成績不佳,對數學沒有興趣的原因除數學有大量的計算和思考過程之外,還與數學本身較為枯燥也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在數學課堂當中開展趣味性教學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興趣。
一、創建趣味活動教學的目標體系
第一,將數學知識的抽象形式轉變的較為具體化。小學生隨著年齡的不斷長大,對于思維的發展歷程將經歷動作、形象、抽象的轉變過程,但是,對于思維的過渡,小學生不僅要針對感性的認識進行經驗的積累,同時在生活中擁有真實的體驗過程,伴隨著親身體驗的豐富,小學生會針對經驗進行主動的總結,進而成功過渡到抽象思維,最終能夠將數學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第二,使小學生學會推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于知識的推理是小學生都應具備的一項數學學習技能,對于數學新知識點的接觸,小學生必須將知識的邏輯作為突破的起點,雖然在數學知識點的推理過程中,小學生不必進行每個知識的推理,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具有趣味性的活動進行有效的加入,促進學生的思維思考,對于學生在探究方面的培養有很大幫助。第三,將數學學習建立為學生生活過程中的重點。在新課改的影響下,促進了小學數學教學和現實生活的親密聯系。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的生活融合在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中,作為大膽的嘗試實驗,使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開展具備更強的趣味性。進而使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真正的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環境對于數學的學習存在的重要作用,使學生對于數學知識能夠進行自主的學習。
二、將趣味活動教學與科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
第一,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建設情境教學的課堂氛圍,有效的調動學生在創新過程中的熱情。例如:在進行“數字樂園”數學課程知識時,教師應突破之前的傳統教學模式,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融入具有趣味化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創設具有情境化的教學氛圍,如,有個同學在過生日,教師可以將小蛋糕作為教學工具,并引導學生進行自由討論,討論主題設計為蛋糕上需要多少蠟燭的點綴,進而使學生感受到來自生活中數字的有效運用,對于小學生來說這是經常接觸到的內容,學生在生活中可以碰觸到有關數字的事情包括爸爸媽媽的手機號、鐘表時間等,在小學生眼中教師的這種教學方式就是在做有趣的游戲,創辦的學習活動目標并不是因為考試因素,對于活動的改變,使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熱情有了明顯提升。第二,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體驗式學習。將具有趣味性標志的教學活動成功帶入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讓小學生在活動中進行有效的親身體驗,進而獲取知識,使學生的各個感官系統得到有效的活動,使學生在進行知識學習的過程中真正感受到趣味性的存在。
三、進行有效的趣味活動反饋調研
第一,在活動具備實踐的基礎上,將反饋工作進行落實。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中,數學教師針對活動過程的可操作性應進行高度的注意,對于活動的創辦應具備正確明確的教學目標,對于學生的思維深度有效提升,教師應做到高度重視,針對數學教材中的重點內容應進行有效的深入分析,在活動方案的具體設計過程中應將教學內容中的特點作為依據,使學生的情感得到發展空間,最終使學生在思維能力中的培養得到實現。第二,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的培養,有效引發來自學生的反饋意見。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有效的激發,學生的邏輯思維進行有效提升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在教學活動項目的實際過程中,應特別注重項目的啟發性,同時應具備一定的挑戰性。使學生可以身處在充滿輕松的課堂氛圍中進行思考,并將自己的觀點思想盡情的表達出來,同時能夠做到主動的探索行為。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的情感培養應持有重視的態度,并將來自學生情感中的反饋進行認真有效的收集,使教師能夠及時的發現在教學活動的組織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進行有效的掌握,進而使學生在健康成長的過程中得到教學的重大幫助。
四、在課外作業的設計中融入趣味性
在作業中有效的融入趣味性,不僅使學生對知識進行了鞏固學習,還將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成功調動出來。學生在進行課外作業的完成過程中,完全脫離了來自教師的正確指導,為了能夠使學生在作業中的完成效率得到提升,將趣味性內容進行有效的融入是一種重要的手段,因此,教師在設計和制定課外作業時,應注重趣味元素的有效融合。例如,在“百分數”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校園操場中楊樹和柳樹的統計和調查活動,進行分析占比比例,同時以數學百分數知識點為中心,讓學生自己出題并進行解答。在進行課堂講解過程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調查結果和數據進行深層
次的教學。對于作業的完成過程,使學生在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鍛煉,不僅使學生產生了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同時將學生在數學中的學習能力進行了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和嚴密性都非常強的學科,還需要很多的思考和計算,因此很多人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會感到數學很難,感到數學課堂枯燥乏味。而在數學課堂當中也是可以開展趣味性教學的,本文對小學數學課堂開展趣味性教學的具體實踐方法進行了探討。小學數學教師要勇于探索,敢于實踐,更新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在數學課堂中更多地開展趣味性教學,使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孫彥斌.淺談小學數學課堂趣味性教學[J].新課程,2020(43):110.
[2]陸鳳嬌.如何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J].讀寫算,2020(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