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芳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現代社會對于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的要求不斷提高,而有效的高中數學課堂不僅貼合新課改對于學生的要求,也可以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所以對于教師而言選擇出適當的高中數學課堂形式并有效開展課堂小結這一教學環節則是十分重要的,一個適當的課堂小結不僅能加深學生對于本節課知識點的記憶和鞏固,也能培養其良好的數學思維,使高中數學學習趨于系統化。本文就高中數學課堂小結的有效性展開探究,并結合我多年教學經驗提出了以下幾點具體策略。
關鍵詞:課堂小結;高中數學;策略
一、結合圖形設計課堂小結,促進學生理清知識脈絡
對于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而言,課堂所涵蓋知識點繁多導致部分學生無法充分掌握課堂內容,而圖形化的課堂小結可以促使學生直觀化的了解課堂所學內容,并根據小結內容對自身知識點掌握程度進行檢驗,通過圖像的引導有利于學生對課堂中不理解的部分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并對遺漏知識點查漏補缺,促進其理清數學知識脈絡進而具有一定的數學邏輯思維。同時有效的圖形化課堂小結還可以使部分抽象的數學理論和繁多雜亂的數學關系清晰化,并將零散的數學知識點得以合理分析歸納,使高中數學更具整體性和系統性。在圖像、表格等形式的數學小結中使學生從抽象的知識內容中了解其中本質內涵,并能夠清晰直觀的學習數學知識和條理性記憶數學理論,使課堂內容更加深刻化和高效化。
例如在進行“線面垂直判定定理”教學時,教師應首先明確此部分的教學重點,并結合學生實際基礎設置出圖形化的課堂小結,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并深層次認識此部分探究過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樹狀圖的形式將要求學生掌握的目標、課堂過程和重難點進行有序的整理歸納,所以教師首先應明確這三部分的內容,教學目標即學生了解直線之間垂直的概念、直線與平面之間垂直的概念和判定定理、應用線線、面線之間的垂直和判定定理對線線、線面之間的關系進行證明。課堂重難點即判定定理的類別,分別為:垂直平面中的相交直線、垂直平面中的任意一條直線、平行直線中的一組垂直平面。教學過程即線面垂直概念的構建、線面垂直判定定理的探究和線面垂直性質和定理的初步運用,此外教師在課堂小結中也可以引入趣味性情景的構建,從而吸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并認識到數學學科魅力,使學生在趣味性的數學課堂中積極主動的進行自主探究,此外通過脈絡清晰的課堂小結也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課堂內容,有利于高中數學課堂的有效發展。
二、明確學生課堂主體性,使數學課堂有效開展
在傳統數學教學中課堂小結的設置往往以教師個人為主導,部分教師甚至完全根據自身想法設計課堂小結,使設置出的內容難度較大或者過于簡單化,不貼合學生實際也無法幫助學生對未完全掌握知識進行補充。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題,并結合學生數學水平、能力基礎和對本節課內容的掌握程度等多方面內容進而設置出科學合理的課堂小結,使學生真正得到數學水平的提升。同時為了使教師能夠及時得到學生課堂反饋,要求實際教學中應構建出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在良好課堂氣氛的引導下自主學習并積極思考。
例如在教學函數內容時,要求教學能使學生理解函數概念并明確決定函數的三個要素,同時也應能夠判斷兩個函數是否相同。此部分內容的教學重點即函數概念和定義域的求法,教學難點即函數概念的理解,且由于函數概念較為抽象化所以教師應使學生均能掌握重點內容,并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選擇是否設計出教學難點。此外教師也應在課堂小節中安排難度適中的題目訓練,通過教師現場考察學生對于本節課內容的掌握程度,進而對難度更大的函數應用習題課進行合理安排。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據此設計規劃課堂教學。
三、應用分層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持續發展
由于學生的基礎知識、理解能力和擅長內容各不相同,所以教師在數學課堂中不應以一概全使全體學生的課堂小結完全一致,而應結合分層教學模式有針對性的設計出難度不一的課堂小結,促使學生共同進步。所以在進行課堂小結設計時,對于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應適當降低教學目標的難度并去掉重難點指導中的困難部分,使學生能夠在適合自身的課堂小結中積極主動的進行檢驗和學習,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自信心。同時教師也應注意難度降低應在教學大綱要求的范圍內,進而保證學習基礎內容的鞏固和數學體系的初步構建。而對于能力基礎較強的學生教師應適當提高目標難度和深度,并對學生應掌握內容進行拓展,避免此部分學生產生自負心理,教師也應引導能力強的學生主動幫助能力叫弱的學生,并使其明確每個學生所擅長部分各不相同而不應以自身擅長部分比較其他人薄弱部分,使學生在互幫互助中得到共同進步,也有利于同學關系的和諧發展和課堂氛圍的有效提高。
四、結語
總之在實際數學課堂中,課堂小結的有效設計是十分重要的,教師應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設計出科學合理的課堂小結,通過結合圖形、分層教學等方法使學生數學水平在良好課堂小結的引導下均能產生一定程度的進步和提高。此外教師也應不斷明確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并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從而為學生構建出一個更加高效化的數學課堂,使每個學生均能得到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最終達到優化數學整體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軍,彭素敏.初中數學“課堂小結”的實踐與思考[J].寧夏教育科研,2016(02).
[2]邵華.初中數學教學中課堂小結常用的幾種方法[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