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伊婷 張文鵬
摘 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融合了傳統課堂教學和在線自主學習優勢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成為高等教育的一大趨勢。在移動學習和碎片化學習的理論指導下,該研究針對2018級英語專業兩個班共60名學生,開展了為期一個學期的基于超星網絡平臺的《英語寫作》混合式教學改革實踐。結果表明,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較好地輔助高校英語的日常教學,并能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超星網絡平臺;英語寫作 ;教學實踐
1 文獻綜述
1994年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開展“Wireless Andrew項目”,該無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開展與實施對移動學習的研究與實踐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不僅使各領域研究人員將目光關注到移動學習的建設中去,更引發了移動學習研究的熱潮。目前國外移動學習的項目按照應用范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學校教育,如英國Sheffield Hallam大學、芬蘭Helsinki大學的UniWap項目以及新加坡的Mobiskoolz項目;另一類主要涉及社會教育,如歐洲的“From e-Learning to m-learning”項目等,包含遠程教育、企業培訓等多個領域。國內對該領域的研究最早出現在袁磊等人②的《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學習研究——以“攝影基本技術”課程為例》的研究中,通過實證研究得出了微信在移動學習應用中的有效性及滿意度。
2混合式教學和超星網絡平臺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現代教育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融合了傳統課堂教學和在線自主學習優勢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成為高等教育的一大趨勢?;旌鲜浇虒W是一種將線上的數字化在線教育與線下的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并借助在線教育資源與信息技術促進課程教學,以達到更加有效的學習效果。[1]
網絡教學平臺為混合式教學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將教師的課堂教學延伸到了課外,使學生在電腦、手機等移動設備的幫助下,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最大可能地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超星網絡教學平臺是由超星爾雅教育科技公司開發的數字化學習系統,集平臺、資源和服務三者為一體。我校近年來以超星網絡教學平臺為依托,大力推進網絡課程資源建設,鼓勵師生在教學平臺上開展網上學習、討論、作業、輔導、答疑和測評等教學環節,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發展搭建了有效的平臺。本文以2018級英語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利用超星網絡教學平臺開展《英語寫作》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探索促進英語寫作課程教學質量提高和教學效果優化的有效教學改革模式。
3基于超星網絡平臺的英語寫作混合教學模式
3.1理論基礎
移動學習(mobilelearning)是一種在移動設備的幫助下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生的學習口。[3]移動學習的興起與移動設備的普及以及互聯網的發展密不可分。而微信、微博、QQ、網絡教學平臺以及各種手機學習APP都成為移動學習的載體。移動學習以其獨特的優勢引領著高校數字化學習時代新的變革,探索與之相適應的新的教學模式也成為目前高校教學模式改革的新方向。
碎片化學習是一種廣義上的學習,是泛在環境下利用碎片時間學習碎片化內容的學習方式。[1]在快節奏的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學習者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滿足自己學習需要和興趣的學習片段。而移動學習的存在,使這些片段式和碎片化的學習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發生,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
本研究以移動學習和碎片化學習理論為指導,在傳統的課堂教學的基礎上,依托超星網絡教學平臺和其配套的學習通手機APP,以學生為中心,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將常態監測和定期評估相結合,構建《英語寫作》課程混合式的教學模式。
3.2基于超星網絡平臺的混合式教學實踐
《英語寫作》課程是一門能力訓練課程,其內容既包括寫作技巧的講解也包括語言用詞等方面的訓練,而范文閱讀,作文寫作,文章點評更是寫作課程的重點。然而一周兩節的課時遠遠無法滿足上述內容的需要,學生也容易顧此失彼,學習效果欠佳。
(1)課前
在課前一周,老師首先在超星網絡平臺上發布教案、多媒體課件等教學內容,并推送與新課內容相關的視頻、微課、慕課等教學資源,使學生明確教學目標和課前應掌握的基本內容。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課堂教學開始前的學習環境中,學習氛嗣十分寬松,學習時間也更有彈性,學生大多是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在沒有強制性的紀律約束下,學生的學習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己的自覺性,因此教學資源是否能夠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是否能讓他們堅持并完成學習任務是混合式教學模式實施的關鍵。同時,學生也可以積極投稿,將相似題材的其他視頻推送給同學,其他同學可以進行收藏、觀看、評論等活動。通過超星網絡平臺的教師端口,老師可以監測每位同學的視頻觀看情況,也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傾向。接著,老師發布學習任務,要求學生預習新課內容,初步了解過程分析類說明文的定義、分類、作用等,并完成課前測試。課前測試環節是對學生預習情況的檢查,也可以啟發學生對相關話題的思考關于這一部分,課程組老師準備的測試內容包括一些難度較低的單選題和判斷對錯題以及一些討論題目,如“哪些情況下使用過程分析法,能不能舉例”等。通過對學生答題結果的分析,老師可以提前了解學生對新課內容的掌握情況,也可以判斷學習的難點和學生的薄弱點。
(2)課堂
在正式課堂開始之前.學生已經通過超星網絡平臺觀看了一些與主題內容相關的視頻,預習了新課內容并完成了課前測試。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將教學內容在深度和廣度上進一步延伸,幫助學生內化所學知識,并有針對性的解決學生共同的難點。在講授過程分析法時,學生在課前測試中對過程分析法的分類普通存在疑問,上課時老師針對這部分內容重點講解,并輔以更多練習,使學生能夠較好掌握這一知識點。在講授該說明文的寫作技巧時,老師播放了“如何制作一杯雞尾酒”這一視頻,并將其分解,探討寫作結構。由于上課之前學生已經觀看了此視頻,所以教學過程用時大大縮短,學生上課氣氛活躍,參與度明顯提高。接著,老師提供一系列過程分析類話題,讓學生進行選擇,分組討論,并進行課堂展示。經過課前的預習,老師上課的講解,學生已經構建了相關的知識體系,最后的討論展示環節是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和鞏固提高。
(3)課后
作為一門能力訓練課,課后的實踐和交流是《英語寫作》課程十分關鍵的一環,也是混合式教學模式優勢盡顯的一環。通過兩個課時的學習和討論,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寫作知識和寫作技巧,但把所學知識付諸實踐才是最為重要的。課后,學生需要完成老師在網絡平臺上布置的作業,如有疑問,可隨時在討論區向老師或其他同學提出。《國標》強調要把常態監測和定期評估有機結合,及時評價,及時反饋。超星網絡平臺及其配套的手機APP可以方便老師隨時查看和評閱學生提交的作業,解答學生的疑問,并把有代表性的作業放置討論區讓大家分析其優缺點。相對于寫作環節,作文的修改和點評常常不被學生所重視。網絡平臺可以幫助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作業得分,也可以了解自己和同伴寫作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并通過不斷的修改逐步完善自己的文章。同時,老師通過網絡平臺搜集學生反饋的問題,并結合這些問題進行課堂總結和反思。借助平臺與學生進行交流,可以拉近師生距離,增強對學生的了解,從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4小結
混合式教學的關鍵是針對學生的需要,確定合適的教學內容,利用網絡資源的優勢,最大限度地實現高效教學。本研究通過《英語寫作》課程的教學實踐,證明了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提升高校英語教學學習效果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在后續的研究中將進一步完善課程資源建設和混合式教學方法的改進。
參考文獻:
[1]楊芳張,歡瑞,張文霞.基于MOOC與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初探——以“生活英語聽說”MOOC與雨課堂的教學實踐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7(5):33—39.
[2]方海光,毛瑩,劉軍,王紅云.移動學習的系統支持環境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1(3):15—20.
[3]張克永,李宇佳,楊雪.網絡碎片化學習中的認知障礙問題研究[J].現代教育技木,2015(2):96—97.
英文對應:
Xue Yiting
(Shanghai Lix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201620)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薛伊婷,女,漢族,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在校大學生。
第二作者:張文鵬,男,漢族,上海交通大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創新創業教育
項目名稱:本項目受到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大學生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資助
項目編號:202011047068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