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曙梅
摘 要:技工院校作為培養技能人才的搖籃,擔負著提升學生技能、增進學生文化素養的重擔。在這其中數學作為技工院校的“百科基礎”學科又有著促進學生數學思維建立、加強邏輯推理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的作用。本文通過對技工院校學生的現狀分析,闡述了技工院校教學改革中數學教學與學生職業培養結合的意義,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技工院校教學改革中的數學教學與學生職業培養結合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技工院校;教學改革;數學教學;學生職業培養
引言:社會的進步和勞動制度的深化改革促使技工學校教學改革成為職業技術教育的主要內容,而全面提升技能人才的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使技能人員能夠來之即戰,戰之能勝,是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 而建立起社會主義職業技術培訓教學的新模式,是目前技工學校教育方面的面臨的變革和關鍵。數學課程作為技工院校最主要的文化基礎課程之一,處理日常的生活、參加社會的生產都離不開它,同時它也是任何專業課程學習和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具有很強的基礎性、實用性和工具性。技工院校數學教學必須從適應技校生實際接受能力出發,從適用學生專業需要出發,以發展個人能力為本位,以符合發展職業生涯為中心,走一條服務專業,與專業課程教學相結合的路子。
1職業能力的定義
通常來說,職業能力的定義為人因為從事某種特定工作而擁有的綜合素質,主要由職業能力、綜合能力、專業能力三個部分組成,在這三項能力當中的共同點和關聯點即是需要具備相應的數學知識和數學運用、測量能力。對于學生而言,其職業核心能力是其踏入社會之后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除具備本專業崗位能力的基本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具備此項能力不僅能夠扎實的在相應的職業領域進行各項工作的開展,更能夠得心應手的對個人的價值和技能進行進一步的拓展提升,此能力具有遷徙性和廣泛的適用性。要做到如此,需要技工院校在進行教學改革的同時,改變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學模式,而應該將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素質、職業技能,使學生具備專業、系統、豐富的專業知識,具有一定的數學素養和必備的專業知識作為首要的教育目標,來滿足未來社會對于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希望,由此可見,在技工院校開設的數學專業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以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數學教學在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方面的作用
在現今社會存在一部分數學無用論的說法。關于這個問題,有位數學家曾經做過完美的闡述,人們在走向社會以后,在學校所學的數學知識很少有直接應用的機會,作為知識的數學通常在一兩年的時間里被人們遺忘干凈。然而,不管他們從事什么工作,那種銘記于心的數學精神和數學思維方法卻長期地在他們的社會生活和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以上的闡述我們可以得知,數學在生活中的覆蓋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的思想和思維方式。因此在技工院校數學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擯棄“填鴨式”、刻板的講授方式,機械、僵硬的向學生灌輸枯燥無味、讓人昏昏欲睡的數學概念,而應將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作為首要的教學任務,使學生能夠適應未來的工作崗位,具備面對變化和風險的能力,可持續向陽發展。因此,在數學的教學任務中,技工院校因針對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和考量,建立適應時代所需的相應的基礎知識和計算方法的教學方案和教化框架,把職業能力定位為教學根本。由此可見技工院校的數學教師在教學方面需要進行改革創新,破舊立新建立以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為導向、培養學生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為基礎的,具有鮮明技能教授特色的數學教學模式。
3技工院校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3.1學生方面
技工院校的生源基本以初中畢業生和少數高考落榜生為主,學習成績不夠理想,學習習慣建立不夠良好,沒能形成較好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數學學習方面存在基礎差、具有厭學、畏難、抵觸情緒,缺乏足夠的信心和學習的興趣;而且來到技工學校之后會將技能學習作為學習的重點,也會忽視數學學習對于專業學習之間的有效關聯,對數學學習重視程度低;再者很多學生認為在技工學校學習壓力較小,心態和行為相對松散,不適應數學學科嚴謹、求實的學習態度。但是雖然技工學校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但是不可忽視這些學生思維活躍、頭腦靈活、創新意識強烈,針對此種情況,建議數學教師在進行教案設計,課程講授方面側重引導性和趣味性,靈活多變的進行課程體系的講授。
3.2教師方面
目前在技工院校的數學教學中不僅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存在一定的誤區,有一部分數學教授的老師也存在“重專業,輕數學”的現象,認為數學學科屬于基礎學科,對專業技能的提升影響不大,可有可無,對所教授的數學前景沒有信心,對數學的講授得過且過,未能進行自身職業技能的提升和知識體系的進一步深化,因此在課程體系建立方面只是單純的照本宣科,未能與專業課進行串聯和結合,不能對數學知識進行有效的提煉和升華,未能突出重點,關注要點,擊潰痛點,使學生學習的過程枯燥干結,索然無味。
4對技工院校數學教學改革的建議
4.1根據專業需求設定教學側重點,為使數學教學能夠與社會發展的腳步相適應,在進行數學教學的前期研討過程中,應當對技工學校相關專業學科進行深入的了解和對相應的特點進行重點挖掘,與專業課教授進行溝通交流,尋找共同點和有效關聯點,提升服務、支持、輔助性,做到課程設計的前瞻性、可行性、實用性和專業性。
4.2針對目前數學教學中存在普遍的為滿足應試教育而采取的填鴨式、刻板式的教學現狀,應當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入貼近學生生活體驗的實際案例,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便于學生加強對數學思維的感知,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加深學生的對于數學概念、理論的記憶。例如,在對市場營銷專業學生進行數學教授時,可以將數學作業的布置由之前的試卷變更為解決問題,讓學生針對目前社會的出行情況進行類比分析,從經濟方面、時間角度、路程設計方面進行綜合的比較、分析,制作可行性分析報告,讓該專業的學生學以致用,專業知識與數學知識交相呼應,讓學生產生興趣和探索精神的同時,將數學知識浸潤在生活方方面面的理念澆灌至學生的心靈,使其認識到數學對于生活的重要性。
4.3教材是傳播知識的媒介,是連接教師和學生的紐帶。在數學教材編制過程中應當根據專業特點進行相應的編排和編寫,使其即具備基礎課程的文化宣講普及性,又具備專業課程的系統性。例如,針對電氣學院的機電、電氣等電子類專業,在編寫數學教材時,應重點強化向量在三角函數中的加法定理、正弦型曲線等部分;針對信息系的計算機類專業,在編排數學教材時,則重點講解數列、矩陣、二進制等內容;針對經貿系的電商、會計類專業,在編排數學教材時,則應將重點放在成本、利潤、彈性、最優化等方面,使學生更形象地掌握存貸款、稅收等方面的問題。
5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職業能力的定義和數學教學在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方面的作用進行相關闡述,并對技工院校學生和教師的數學教學現狀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對技工院校數學教學改革的建議,以期能夠建立符合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數學教學,使數學課程務實有效,服務專業的同時提升自身學科的魅力和應用性,為技工院校教學改革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張睿.淺議技工院校數學教學改革與學生職業能力培養[J].職業,2019(35):43-44.
[2]谷江波.淺議技工院校數學教學改革與學生職業能力培養[J].現代經濟信息,2018(24):434.
[3]鄧樹解.淺議技工學校數學教學改革與學生職業能力培養[J]. 才智,2019(27):157.
[4]崔禮.技工院校的數學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D].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9.
(江蘇省鹽城技師學院? ?江蘇省鹽城市? ?22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