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21世紀的到來,我國教育事業得到了飛速發展的時期。在這個階段里,我國教育嘗試了各種教學理念和方法的改進,隨之而來的就是創新思維這個新詞,它逐漸成為各個學科教學的主要內容和教育目標。因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的創新思維,主要從創新思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來闡述,進而探討出一系列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問題相關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思維;教學培養
新時期,創新是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的新興名詞,尤其在我國教育事業中以教學改革突破點的位置自居。毫無疑問,這吸引了各個學科教學活動的發展目光,由此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及時抓住了這一良好機遇,試圖從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進而探討出相關教學策略,讓學生通過語文的學習而培養深厚的創新思維能力,促使其形成較高的學習能力。
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意義
(一)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方式
無論是處于哪個學習階段的學生,對他們來說,具有良好的學習方式會使得他們在獲取新知識方面事半功倍。而創新思維作為新的能力素養,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方式。因為學生一旦培養出創新思維能力,就會在探究知識、思考問題時以一個全新的角度和層面去進行,從而能夠獲得不同的解決方法,使得問題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同時也大大減少了學生在認知和解決問題上所花費的時間。這樣,學生就會有更多的時間來做其他事情,如合理安排學習的時間、正確掌握新的學習方法、有效處理好教師與同學及同學與同學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
(二)有利于弘揚的主體精神
在任何教學過程中,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位置是雷打不動的,但依舊有很多教師會在這一方面出現差錯,往往將自己的主導位置過度擴大,使得學生的主體位置遭到了嚴重的忽視。這是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的,學生需要一個平臺來展現他們自己的能力和優點。而創新思維就恰好實現了學生的這種學習需求,它有利于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創新思維的成功養成給予了學生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比如在討論問題時,教師需要多聽聽學生的想法和見解,讓他們以自己的視角去看待問題,不僅會讓學生有了自主思考和自我表達的機會,而且還從多角度地解決了問題,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
(三)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
由于深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會出現以下三種情況,首先學生會在教師的影響下形成一套相同的、傳統且老套的學習方法。他們在知識點的理解上不會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去增強記憶,也不會靈活運用知識,相反地,死記硬背成了他們的共同學習方法,無論自己是否理解了知識點,只是一味地去死背,從而在面對實際問題時無法將學到的知識點有效的運用。其次,學生的思維得不到創造性地拓展,他們的思維被教師強行禁錮了起來,導致自己不敢在課堂上舉手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也不敢與教師進行問題的討論。最后,學生與教師的距離越來越遠,即使在課后,一旦遇到自己不會的題和無法理解的知識點,他們也不會主動地走近教師,去請教教師。以上三種情況是典型的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學生具體表現,而創新思維的培養就會有效地解決這個局面,將學生從傳統教學模式下拉出來,進而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能力素養,這就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
(四)有利于讓學生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在如今這個時代在不斷更替的背景下,素質教育、課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以重教學、輕實踐的傳統教學模式。當前的時代,提出了要通過教育把學生培養學科的核心素養和道德素養等方面的綜合型人才,而這種人才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擁有活力無限的創新思維。他們的大腦運轉會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從一些獨特且新穎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不僅在眼前,未來時代的發展更加需要這樣具有創新思維和意識的人才,他們才會成為決定國家在國際競爭中的位置,才會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科技發展,甚至是綜合國力的提升方面作出巨大貢獻。因此,從這一點來看,創新思維的培養有利于讓學生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二、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策略
(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激情,目標適當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首先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激情,讓學生建立在興趣之上進而再進行學習,享受學習帶來的快樂。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為例,比如教師運用虛擬情境來實現激趣導入。首先教師出示兩張圖(第一張圖的相關背景:正午,太陽在南,樹影、人影在北。第二張圖的相關背景:下午,陰,大樹枝葉一面稠密、一面稀疏……)師:誰能描述一下圖畫的內容呀?生:一群小伙伴在野外旅游。其次,教師繼續展開情境的深入講解,師:小朋友們去踏青,本來是多快樂的一件事情呀!可真沒想到,三三兩兩結伴游玩時,這幾組小伙伴忘記了時間,也找不到集合地點了!最后,教師順利導入新課:其實他們身邊就有大自然的指南針可以給他們指明方向,可是這群粗心的小家伙還沒發現呢!請你們仔細地讀一讀課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我看誰能幫圖中的一組小朋友指指路。通過圖片形式來進行虛擬情境的創設,學生的興趣就會一下子被激發出來,才會成功地走入新課,同時教會的教學目標也會順利地實現,從而得到雙贏的效果。
(二)讓討論成為小學語文課堂的主體
同樣作為新時期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討論法和創新思維的關系實際也是一種相互促進、相互作用的關系。因此,教師需要讓討論成為小學語文課堂的主體,從而讓學生的主體性得以突顯,同時創新思維也會有機會得到應用。現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烏鴉喝水》為例,首先教師可以進行談話交流,如小朋友,有過口渴的經歷嗎?現在我們談談口渴的感受,誰來說說口渴是怎樣的?生1:口渴了,很想喝水。生2:口渴了,喉嚨里很干。生3:口渴了,難受。生4:口渴了,嘴唇很干,很難受……在得到學生一個又一個回答后,教師就進一步揭示課文主題:同學們,你們看你們書上的這只烏鴉也同樣遇到了口渴的難題?那它是怎樣喝到水呢?今天我們就繼續學習烏鴉喝水的故事。從一開始,教師就給予學生充分的話語權,讓學生暢談心中的感受,很好地使談話激題變生創激題,從而激發學生的說話欲望。其次,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進行深入交流。師:現在請你們自由地讀讀第一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生:我們讀懂了烏鴉口很渴。師:你從哪里知道請你把課文中的內容讀讀?(生朗讀同時,課件出示第1句)。師:你從哪個詞知道的烏鴉特別想喝水。生:到處。師:現在,我們學學烏鴉的樣子做“到處找水喝”的動作。(生試著做)師:你有什么感覺呢?生:我覺得很累;我想喝水;我很想喝水。從這一過程中,可以看出學生的思路會從課文中拓展到實際生活中,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口渴的感覺,從而增強對課文內容描寫的理解。
(三)以情景教學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一般來講,輕松的課堂氛圍會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解放和拓展,從而有利于創新思維能力的形成。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王二小》為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相關教學。先在上課前兩分鐘的時間里利用多媒體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先讓學生提前走近到相關情境中。然后等上課后在歌曲的襯托下示課文內容的動態畫面教師配樂解說,并適時簡介時代背景——抗日戰爭時期,把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之中。這時,學生的情感會瞬間得到感染,教學就開始以講故事的教學情境來為學生講述這篇課文的時代背景: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護轉移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氣急敗壞之下,將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忍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犧牲46年后終被追認為烈士。最后,教師為了讓學生直觀感受到王二小的大無畏精神,可以利用一節課的時間為學生播放根據王二小事跡改編的電影《少年英雄》。在教師生動的講述下,加之背景音樂的烘托,使得學生能更深一步地走近王二小的生活中,對其強烈的愛國情懷引起深深的敬佩之情,并將其作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榜樣,熱愛我們的祖國,為我們的祖國奉獻力量。
三、 結語
總而言之,創新思維的培養對于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甚至是其他階段和學科的教學活動來說,都會帶來很大的積極作用。本文光從創新思維的意義來看,就能夠獲取很多有利條件,從而讓人們意識到創新思維在如今這個時代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毋庸置疑的是,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可以將其作為自己學習和教學方面的一個重大創新,從而讓其在創新思維下逐漸培養強烈的創新意識,在問題面前能夠敢于質疑、敢于突破和敢于探究。
參考文獻:
[1]吳冰.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J].中國教師,2018(S2):38.
[2]肖愛蘭.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A].教育理論研究(第三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1.
[3]蘇粉梅.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J].中國農村教育,2018(20):44.
[4]何文麗.小學語文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9):23.
[5]陸陳菊.學科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7):139.
作者簡介:
陳美佳,二級教師,浙江省寧波市,寧波市鄞州朝暉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