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根
[摘要]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而分層教學能夠依照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縮小學生學習品質的差異,幫助每個學生更好地適應學習。為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設置分層學習目標及分層作業,實施分層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身心健康成長。
[關鍵詞]初中化學;分層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058(2020)05-0068-02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且面向全體學生。由于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學習品質參差不齊,傳統教學很難兼顧到每一位學生。而分層教學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將學生分為不同層級,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分層教學簡介
實施分層教學是根據學生原有認知水平、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的不同實施的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教學首先要營造良好的分層氛圍,明確分層的意義,以避免學生或家長對分層教學存在誤解而產生心理負擔。其次要遵循自愿的原則,同時依據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級,C層級學生為學習能力強、學科素養高的學生,著重引導他們對知識進行深度理解和靈活運用,占班級人數的30%;B層級學生為學習興趣較濃、潛力較大的學生,以掌握知識為主,兼顧能力培養,占班級人數的50%;A層級學生為知識基礎較差,學習興趣不濃、缺乏自信的學生,著重引導他們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習信心,占班級總人數的20%。另外,要建立層級之間的動態調整制度,激勵學生努力向更高層級邁進,讓學生及家長真正理解分層教學的目的,讓學生真正享受分層教學。
二、分層教學實踐探索
1.學習目標分層
教師認真研讀教材和課程標準,在把握不同層次學生發展水平的基礎上,確定不同的學習目標,為學生安排適切的學習方向,創造獲得成功的機會,引領不同層次的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去,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努力實現目標。筆者依據《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確定了“金屬的化學性質(1)”的學習目標。
A、B、C層次:知道大多數金屬能與氧氣反應,少數金屬(如金、銀)不與氧氣反應;知道鋁具有抗腐蝕性的原因;知道鎂、鋅、鐵能與鹽酸、稀硫酸反應,且反應劇烈程度不同,銅不能與鹽酸、稀硫酸反應;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探究性實驗操作。
B、C層次:能熟練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掌握置換反應的特征;通過觀察與分析實驗現象,總結物質的相關性質;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提高合作與交流的能力;初步總結出比較金屬活動性的簡單方法。
c層次:感知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體會對比實驗在科學探究中的應用,并初步學會設計對比實驗方案;學習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的歸納方法。
2.課堂教學分層
不同層次的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掌握速度是不同的。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將教學內容由淺到深分出層次,實施個性化教學,讓各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保持,使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以下為“金屬的化學性質(1)”中金屬與鹽酸、稀硫酸反應的教學片段。
師:金屬都能與鹽酸或稀硫酸反應嗎?它們與鹽酸、稀硫酸反應的劇烈程度如何?
師:讓我們通過實驗來一探究競。
(學生分組完成“Mg、zn、Fe、Cu分別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實驗,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教學實施:C層學生獨立完成實驗探究;B層學生需要教師適時提醒;A層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實驗步驟共同完成實驗,并在教師的提醒下及時觀察、記錄實驗現象。
師:同學們完成得都很棒(特別要鼓勵A層學生,增強其信心),請大家來交流一下你們的實驗過程。
設計意圖:問題由淺入深,學生在觀察交流中得到實驗結論,滿足了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既激發了A層學生的興趣,使其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又能使c層學生在實驗反思中拓展思維。
師:你能寫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嗎?
(B、C層學生獨立書寫,A層學生模仿書寫,教師巡回指導)
師:金屬的形狀、酸的種類、濃度等對反應速率是否有影響?我們在設計此類探究性實驗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A層學生完善學案,對剛才所學內容,如鋁的抗腐蝕性、不同金屬與酸反應的現象、化學反應的方程式等進行強化,有問題可尋求教師的幫助,也可以小組內互助;C層學生展開討論;B層中完成較快的學生也可參與其中)
設計意圖:教師在不同小組間進行巡視、答疑、參與討論、檢查督促,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事可做,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A層學生通過完成基礎的學習任務,學習熱情得到保持;B、C層學生通過完成高難度的任務,思維得到真正的發展與提高。
3.作業布置分層
作業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學生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師改進教學的重要依據。傳統教學中,作業布置“一鍋端”的現象比較普遍,學生存在抄襲、不完成作業等現象,作業質量較差。實施分層作業,明確不同的完成要求,可以減輕作業負擔,調動學生的作業積極性。A層學生,以鞏固基礎為主,加強基本功的訓練,減少作業總量,降低作業難度,培養其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C層學生,減少無效作業,完成適量難度較大的綜合題,讓其有足夠的時間深入思考與探究,滿足他們的求知欲,發展個體能力;B層學生的作業則是基礎與提高練習兼顧,鼓勵B層學生向高層次練習挑戰。這樣既能保證A層學生“吃得了”,又能保證B、c層學生“吃得飽”,充分提高作業的效度。
三、分層教學實踐的成效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突破了傳統教學的束縛。教師從各層次的學生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方案,激發全體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凸顯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使化學教學變得更有效。實施分層教學前,課堂教學氣氛沉悶,學生參與度低,有的學生跟不上,有的學生吃不飽。實施分層教學后,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大幅度提高。由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目標,特別是A、B層次的學生,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后產生了巨大的學習動力,在不斷體驗成功后,學習熱情高漲。
當然,分層教學模式的運用在實踐過程中也會存在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去不斷地探索、總結和完善,科學地將分層教學運用到初中化學教學中,并進行推廣,真正實現減負增效。
(責任編輯:羅艷)